中国用五千年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但如今已经衰败;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为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为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而潮州则是千千万万个文化古城中颇负盛名的一个。
广济桥
广济桥又称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它建设于北宋时期,但为了纪念韩愈对于潮州的贡献。因此民间创造传说,说它是和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建设的。潮州有名的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锉牛一只溜。”讲的就是广济桥。十八梭船讲的是中间的十八艘连接在一起的木船,可以顺着潮涨潮落,有船过来时可以解开连接,让船通过。而廿四洲讲的就是两边二十四个亭子,在古代,这些亭子商贩云集,一年税收很是可观。“二只锉牛一只溜”其实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就是本来桥上两只铁牛,有一只掉到河里去了,人们在下游找,却没有找到。而一个和尚却在上游找到了铁牛。广济桥一边是广济城门,另外一边是韩文公祠,可以在广济城门游玩之后,经过广济桥到对岸,参观韩文公祠。
牌坊街
明清时立的牌坊早因自然或历史的原因倒下,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翻新的。街道两旁大多是卖伴手礼的小店,虽还有些当地人在店里泡着功夫茶,但这里感觉更像一条旅游商业街。不过,你还是可以在这儿品尝到百年老字号“胡荣泉”的鸭母捻,阿八弟牛肉丸,咸水粿和甘草水果。
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韩山、湘子桥。此外,于乡镇间尚有57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而集中于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规模较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
韩文公祠
潮州的韩文公祠坐落在城东笔架山风景区内,它前临韩江,背靠韩山,周围树木茂密,景色十分壮观。进入石牌坊,展现在眼前的是绿色的草坪,南面是新建的碑廊,刻若许多领导人和著名书法家的题词。沿着台阶走进大门,一眼就可看到韩文公的塑像,他端坐着,心手拿肴一卷书,左手放在膝盖上,炯炯有神的双眼注视着正前方,看上去既慈样又严肃。要说韩愈在潮州的功绩,那就是他在潮州当刺史期间,关心人民的疾苦,释放贫苦百姓,驱走伤害人畜的跨鱼,指导兴修水利和种植农作物,而他最大的贡献还足在发展文化教育、培育人才方面。为办好乡校,他连自己微薄的收入都捐了出来。今人我们纪念韩愈,主要是他努力发展教育事业,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的精神。我想,这就是修建韩文公祠的意义吧。
潮州西湖公园
潮州西湖饱含着八大要素:依山傍水,曲径通幽,茂林修竹,奇石异峰,亭台楼阁(桥、堤),寺观祠庙,碑刻联语,名人传说。潮州西湖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它的历史概括起来就是:始于唐、著于宋、毁于元、盛于明、芜于清,民国不清不明,于今湖绿波平。潮州西湖是昔时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汇集了古文化的历史和新文化的风貌。
潮州,滔滔的韩江水从她身边流过;城东面有笔架山,西面有葫芦山,北面有金山,三山耸立,林木苍翠,给古城增添了生气,真是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老城区不是很大,但仍保留着原来的建筑特色;新城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与老城区相映,给人占朴而新型的感觉。城里马路虽不宽阔,但十分整洁,市面非常繁荣。到粤不到潮,枉走了一遭。”这是人们对潮州名胜古迹的赞誉,也是千万游客爱潮州的心声。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