礐石风景名胜区位于汕头市的达濠区礐石海南岸,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于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江汇合出海处。南与达濠接连,原为全岛,后因西南面由桥梁连广东省道而成为半岛。面积12平方公里,地处北纬23度20分、东经度40分。年6月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礐石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潮汕地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汕头八景之首。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太阳总辐射量为卡/cm,年日照总时数为小时,年均温21.5℃,七月均温27.9℃,一月均温14.8℃。春暖早,冬寒迟(比汕头市北区早或迟15天左右)。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为东北季风,六月至八月为西南季风,五月及九月为东北与西南风过渡季节。年均出现五级以上强风39次,平均风力比市区大一级,为多风易旱地区。年均降雨量毫米,集中在4-9月汛期,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

礐石风景名胜区是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礐石风景名胜区名石[1]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以“海”、“山”、“石”、“洞”为景观构成要素,具有“雄”、“奇”、“秀”、“幽”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景区内规划为六个景区,即啸石景区、塔山景区、焰峰景区、香炉山景区、笔架山景区、苏安景区。雄——礐石风景区内塔山、焰峰、笔架山、香炉山层峦叠嶂,海阔天空,磅礴苍溟,气象不凡,构成了“云翻峻阁千层浪,袖拂兰台万里风”的雄伟壮观场面。塔山的摩崖石刻“春潮八百里,南国第一州”、“海纳三江,气吞百粤”、“云衢天街”、“百载商埠,楼船万国”,形象的表述了礐石气魄雄浑的特征。

奇——礐石的石景以其独有的花岗岩地质地貌为基础,球状风化使岩石形态各异,或洞、或穴,鬼斧神工,雕镂百态,出奇制胜,可用“山岩多胜景,洞府独称奇”来赞美这奇妙绝伦的景观效果。秀——礐石的风景山清水秀、云影海涛、鸟语花香,秀丽的亚热带风光,礐石风景名胜区名石景色非常迷人。如桃花涧水波不兴,曲折深邃,小桥流水,修篁异卉,有江南水乡之秀美,更多潮汕风情之隽秀,令人回味无穷。幽——礐石的风景洞穴幽奥,山岩幽境,石阶通幽,层次幽远,清静幽然,都突出“幽”字。塔山的垂虹洞、焰峰的幽谷松涛,均是品“幽”的绝佳所在。

位于风景区北部,占地0.64平方公里,是汕头市区通往风景区的海上门户,也是礐石风景区的对外窗口。入口景区的主要特色为人文景观(开埠以来建的各式西式建筑物保留完好,如原英国领事馆,原德国领事馆,基督教堂,海关,汇丰银行等),东西湖水景及群山互为对景和借景,是整个风景区旅游服务基地。现状有海滨公园,由东西湖组成,东湖主要项目为游泳及水上娱乐活动;西湖主要为垂钓、休闲娱乐;还有海狗石、龙珠石、杏园远眺等景点。

苏安景区位于风景区南部中段,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占地1.54平方公里,是苏安村的所在地。其特征为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现状尚未有意识开发,处于自然状态。游客可在该景区体会到幽雅纯朴、民风浓郁的潮汕乡土气息,可欣赏稻菽金秋、奇花异卉、鱼歌唱晚、鱼跃湖泊、牧童放牛等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位于风景区西南部,西临国道线,南临省道线,东接苏安景区,北与塔山景区交界,主峰海拔米,是礐石风景区最高峰。山峰上有两巨岩耸立,名曰“香炉晓烟”。游客目前可在该景区进行登山、野营野炊和垂钓(西坑水库)等活动。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1]。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7公里,海岛岸线长.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2]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年常住人口.92万人。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头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汕头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剧、潮乐、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民俗等特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