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也许不知,新邵县境内的道教胜地文仙观曾与江西龙虎山古道场齐名。至今,龙虎山香火不绝,游人络绎,而文仙观却特别冷清,几至湮灭无闻。
从地理位置上看,新邵县恰是湖南之“心”。这“心”上有一佛一道两处好风景,即白云岩古寺和文仙观。如今白云岩古寺在资江两岸甚至更远的地方声名越来越显赫,而历史更为悠久的道教胜地文仙观,却衰败不振,形成强烈反差。
提起文仙观,先得说说该观所在地文斤山。从新邵县城酿溪镇出发,沿省道北行二十多公里,便到达了旧有“宝庆北路”之称的巨口铺镇。再从该镇沿县道西折而行五公里,就到达了一个桃花源般的地方:文仙观村。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水流清澈,乡音媚好。极目远眺,则见西北一带青山逶迤而来,中有一峰耸秀,坐西朝东,状如狮象,又酷似一顶高峨道冠,灵动欲飘。蓝天白云之下,山峰紫气隐隐,大不平凡。这座山就是文斤山。
文斤山旧名高顶山。之所以改名,颇有缘故。晋咸宁五年(),江西南昌洪都人文斤(道号超然子)授高坪县令(县治在今隆回县北部高坪镇小坳村)。文斤精通诸家,学富五车,胸怀旷达,钟情烟霞,公事之暇,常常轻车简从,芒鞋竹杖,遍览县内青山绿水。一日游至高顶山时,观其气势,竟为所迷,罔顾归路。文斤叹曰:如此灵妙福地,堪做归隐之所!
官场鱼龙混杂,世风戾气横生,文斤早有出尘之志。三年任满后,他终于做出了人生最为勇毅的抉择:弃官隐居高顶山绝壁长龙洞中。这长龙古洞,恰在高顶山绝壁正中,外形如一莲瓣。古洞背西朝东,距洞下陡坡垂直高度为六米,仅有石坎三级可攀援而上。古洞内穴狭窄,迂曲莫测。文斤就在这里过起了白云野鹤的日子。后人为纪念文斤,遂将高顶山改名文斤山,又称文仙山。
站在文斤山远望,只见左有黄鹤顺水仙桥,右有黄幡雷岩,前有青山排列一百二十余峰。其中笔架山高标挺立,秀出云表;白云岩福地和大明山仙境,恰似蓬莱。背面则与九龙山一脉相联,重峦叠嶂,柏古松苍。山顶峭壁突兀,日照生辉,山右古洞密布,岩泉涌出,水质甘冽,饮者无不神清气爽!
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到北宋神宗时期,道教第三十代传人张靖虚之子张景华,某年弃俗云游,来到了文斤山。那时候文斤山尚是一片荆榛遍地的山野。张景华在得到宋王室的资助后,与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称为谭公(观妙)的一道,劈荆斩棘,采料设图,构筑道观。至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宫观前后修葺扩建,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观院坐西朝东,总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宫殿区和住宅区两大片,中间为文斤街,街口建有灵真宫。宫殿建筑自下而上,依次是城隍庙、三官殿、玉皇殿、东岳殿(又称五岳殿)、文斤殿。整个宫观建筑规划谨严,气象恢弘。文仙观创立后,影响不断扩大。至民国时期,由文仙观发派的道观多达院,遍布湘中及湘西南地区。
四面风云任吐纳,满山花草耀春秋。文仙观从创建后就没有缺少过磨难,现存的古建筑只有两处,一处是城隍庙,一处是三官殿。
三官殿位于文仙观中部,前临城隍庙,后接玉皇殿,殿宇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该殿保持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除南北山墙为青砖外,柱、梁、枋、东西墙,皆为木质构筑,后墙另有保护墙。屋顶单檐悬山,双坡青瓦面,殿内为两排减柱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的木构架,四只梭柱为杂木。这四只梭柱属宋代遗物,至今完好无损,在我国南方实属少见,对研究古代建材的选用和保护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四个柱石墩为青石质地,鼓形,四周刻着浮雕图案,式样、大小、构图相似。殿内现存石香炉一只,分为炉钵、连柱、炉座三部分,炉座上浮雕仰莲和覆莲花瓣,以及狮象人物图案。
与三官殿相呼应的遗迹尚有道士墓群。墓群中有石棺石室石碑,对研究古代葬俗文化颇有价值。其他文物如碑记及石雕造像之类,所存数量不多,但有的还是比较经典,足可反映文仙观的历史沿革,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新邵县委县政府早就重视文仙观的保护与重建工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着手。在组织文物部门进行了文物普查后,将文仙观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了保护标志。正式着手保护维修工作,是从年开始的,当时通过讨论,还拟出了一个总体规划。可惜的是,没来得及论证,规划就遗失了。由于资金紧缺,各项保护维修与重建工作搁浅至今。文仙观的保护与重建,有识之士也做过经济效益分析。分析表明,通过文仙观的保护与重建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前景可观,而且后劲雄厚。
春风又绿江南岸,千年紫气待时飞。谁来承担起保护和重建文仙观的重任?天时已至,地利尚在,只待人为。文仙观在静静等待!
(肖克寒,新邵县作家协会主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