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峏山白龙洞
○“江北第一洞”紫微洞
○紫微山有着两座天然溶洞
○王乔洞内的石刻佛像有着千古未解之谜
○仙人洞革命遗址纪念碑
○仙人洞宛若地下迷宫
○藏佛洞洞口外形似猫耳轮廓,因此又被称为“猫耳洞”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了一位渔夫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忽遇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的尽头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他走进洞口后发现了世外桃源的故事。文学作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洞”,也因此增添了美好而神秘的色彩。
合肥山水自古闻名,秀美的山水中隐藏着很多神奇的洞穴,它们历经千年沧桑,被大自然赋予了珍奇的景致,也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堪称豁然开朗、奇妙无比的庐州“桃花源”。
江北第一洞——紫微洞
紫微洞景区位于巢湖市北郊的紫微山,距市区中心仅4公里,占地面积约亩,青山碧水、绿树掩映,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看到“紫微”二字,很多游客都会想到“紫薇格格”或者紫薇花。其实,紫微洞原名双井洞,因有两个天然井状出口而得名,后称为“紫微洞”。相传,春秋时期,周灵王之子王子乔曾在紫微山修炼,得道成仙。王子乔,本姓姬,名晋,字子乔。因被奉为王氏始祖,所以又称他为王子乔、王子晋或王乔。王子乔在紫微山得道成仙之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山下建了一座道观,用道家星座“紫微星”中的“紫微”二字命名,紫微山因此而得名。紫微山下有着两座天然溶洞,上洞为王乔洞,下洞为紫微洞。
紫微洞总长米,主洞长米,为全国罕见的地下河型廊道式喀斯特洞穴,其形成已有2亿多年的地质史。紫微洞中常年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整个溶洞由浅入深,一直深入地下72米,以雄、奇、险、幽而著称,号称“江北第一洞”。
洞内钟乳纷呈,石柱林立,形态保存完好。洞中有洞,洞中有厅,洞洞相连,先陆路游览,后水上荡舟,别有情趣,共有10大洞天、36主景、72辅景。不过在众景中当数“三奇”和“四绝”最为有名。“三奇”为双井开天、铁索寒桥、地下长河。“四绝”为迎宾锣鼓、天河飞瀑、天板天沟、猴子捞月,景观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千古未解之谜——王乔洞
紫微山中有两个溶洞,一个是“江北第一洞”紫微洞,另一个是安徽省唯一的摩崖石窟造像溶洞——王乔洞石窟。
“十里烟霞入翠微,石门萝薜带春晖。鸟啼竹径客初到,花落茅堂僧未归。独向溪阴寻野鹤,不妨苔色点征衣。百年二妙风流在,洞口仙凫何处飞。”王乔洞石窟是江淮之间唯一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安徽省仅有的摩崖石窟艺术宝库,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乔洞因为有个千古未解之谜而备显神秘。
“王乔洞”,又称王君山洞,其名称的由来,据《巢县志》载,因周灵王太子晋(即王子乔)在此隐居修炼成仙而得名。相传春秋时代,王子乔因直谏犯上,被贬为庶人,遂携同王公侍者浮丘公云游海内。至巢湖岸畔紫微山,见一石窟,俨然人间仙境,子乔十分流连,便决意栖身修道于此。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乘履化凫而去,王乔洞便缘此得名。屈原《楚辞·远游》中有“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的诗句,吟咏的即是这一掌故。紫微山也因此成为“天下第十八福地”。
“王乔仙洞”位列古巢八景,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形为月牙形,南北两个洞口相通,自古就是一个探幽旅游之地。王乔洞两侧洞壁有唐代早期(亦有专家认为是南北朝时期)的石刻佛像尊,雕工精细,惟妙惟肖,场面宏伟。另有麒麟、狮、虎、象、马浮雕多处。众佛像中,唯有一座彩绘佛像形态完整,其余皆无首,是未雕刻还是遭损,个中原因至今未解,从而成为千古之谜。
其实,关于这个千古之谜,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刘伯温智取罗汉头”的传说。
相传宋代无名氏巧匠,利用王乔洞内天然壁画,刻成浅浮雕佛像五百多尊,号称五百罗汉。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了防止立过汗马功劳的元老们不服统治,甚至谋反,便大肆杀害有功之臣,演出了火烧独脚楼的惨剧。死里逃生的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是朱元璋的主要谋士。他面对事实思忖:与君只能同患难打天下,不能共享乐坐江山。为免遭毒手,便告老卸任周游海内。
这天,刘伯温路过紫微山王乔洞,发现此处祥云缭绕,瑞气冲天。他走进王乔洞,眼见洞壁五百多罗汉各呈姿态,神态逼真,料到此乃风水宝地,日后必出非凡之人,与朱元璋争夺大明江山。为念昔日君臣之情,刘伯温决定散布谣言,煽动并借用百姓之手来破坏佛像,以保明王朝安详。
刘伯温来到附近村庄,得知这里经常受灾,粮食奇缺,便对老百姓说:“你们缺粮,是因为王乔洞五百罗汉的食量太大呀!”大家听了都将信将疑。有的问道:“五百罗汉都面善目慈,如何能做这等贼子勾当!”刘伯温笑答:“诸位不曾听说青田人士《卖柑者言》的忠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几个读书人闻言便赶到王乔洞,见五百罗汉一如往日,并无变异,扭头便走了。
刘伯温随后进洞,急中生智,迅速将五百罗汉的嘴中一一点上石灰水。剩下还有一尊比罗汉大一倍的观音像,神态栩栩如生,犹如鹤立鸡群。最后他正欲给观音嘴里涂上石灰水,猛然间百姓一拥而入。刘伯温只得罢手,煞有其事地宣称:“你们连年闹饥荒、无饭吃,皆因此洞五百罗汉暗中偷食。看!他们的嘴上还留有麦面呢。”众人一听大怒,一气之下将五百罗汉的头逐个凿掉。惟有观音幸存,其余皆成无头佛。
刘伯温智取罗汉头,无疑使王乔洞大煞风景。但是这一颇为神奇的传说,也为王乔洞增添了神秘色彩。
龙的传说——龙洞
自古以来,巢湖百姓对神话中主水的“龙”尤为敬畏,因此在当地有着很多以龙命名的洞,流传着神奇的龙的传说。
巢湖北岸的群山之尾,有座山叫羊山。这座山的山涧有个很大很深的洞,叫龙泉洞。
每逢干旱年头,每天清早都有老者站在村口,对着羊山龙泉洞凝望。据说是只要看到洞口升起一团雾气,一两天之内,必会下雨。
这个洞的外表无任何出奇之处,可洞内就非同小可了。洞在山底下尽情延伸,有人说它通到巢湖,又有人说它通到大海。过去,瞻仰它的香客络绎不绝,有烧香的,有上供品的,有汲仙水的。当然,更神奇的是住在洞里小白龙的传说。
相传住在洞里的是条秃尾巴龙,龙为什么变成秃尾的呢?据说这条龙十分作恶,它的娘家就住在与巢湖姥山对峙的峏山。它是最喜欢走娘家的,回家一趟,来回途中都要掀起狂风,降下暴雨。有时兴致起来了,还把沿途的房屋、庄稼、树木一扫而光。因此,周围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无不恨之入骨,但又都无可奈何。一天,乡间来了一位仙风道骨、银髯鹤发的老者,据说是刘伯温。他手执拐杖,步履蹒跚,沿途相告,说当看到龙要出洞的时候,在屋上插些镰刀、斧头之类的利器,这样它就不敢猖狂了。百姓得此传教,无不称谢。
没过几天,这龙又要回娘家。它还是与先前一样,先是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然后腾空而起……可当它再甩起尾巴骚扰人间的时候,竟被这些镰刀、斧刃把尾巴割断了,从此得了个秃尾巴龙的称号。从那以后,它虽还是喜欢回娘家,却再也不敢像先前那样猖獗了。
直至今日,每当龙卷风来临时,家家户户仍把带有刀刃的利器插在屋上,这也成为当地人的一种民间习俗了。
瞻仰洞口的人虽多,但进洞的人却很少。进洞去要准备照明的火把,每进一截,都要在拐弯处做上记号,以防进入岔道不能出来。洞里处处都能听到滴水声,那声音清脆圆润,幽雅入耳,如翠珠落盘,如拨琴调弦,可洞内却烘热干燥,连壁上也见不到一丝水迹。有的地方宽敞平坦,能容下百十来人,有的地方却又崎岖狭窄,要躬着腰才能爬过去。里面有很多石桌、石凳、石碗和石床之类。这些罕见之物,虽不精美,但若用棍棒击之,即发出粗犷、雄浑、很富有韵味的旋律来。因此,凡进洞的人,大都会带上一根棍子,一则来探路,二则遇着石器之时,便敲几下,以助游兴。据说进洞的人,有时会碰见“龙”,但“龙”十分敏感,一发现有人,立即变成小蛇或其他不易看出形体的小动物,悄悄隐过,使你根本看不到它的真实模样。
既然小白龙喜欢回娘家,经常往返于羊山和峏山之间,那峏山自然也会有“龙洞”。相传很久以前,峏山上有一条白蛇在洞中修炼,最后得道变成小白龙。白蛇成龙之日,乌云翻滚,电闪雷鸣,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小白龙破土腾空而去。这条小白龙还常回娘家,可每次回来,总是风雨呼啸,墙倒屋摧。故当地有句歇后语:“峏山小白龙——出门就闯祸。”
龙洞分前洞和后洞,分别在山的南侧和东侧山腰。上世纪三十年代,因发现有狼群藏身前洞内,伤害到人畜,村民遂将洞口用石块堵死。上世纪中期,发现堵石松陷,有隙可进,又再次堆黄土堵洞。
前洞到后洞之间的地下到底是如何迂回曲折,无人知晓。据说有前人进入,言洞内曲折回廊,钟乳奇绝,深不可测,但至今未被探明开发。
巢北小黄山东侧的一条山脉由龙华山、大寨山、汗山岭、箍子山、石境山、石龙山、石马山等山岭相连,状如游龙。石龙山上,因有左右分列的两口山洞,洞有清泉而出,栩栩如龙首,被誉龙头处,而龙尾则蜿蜒至七八里外的龙华山。
据当地村民口口传说,此龙洞深不可测,自古至今无人探知其在山里的走向。由于洞中曾藏有野兽,几十年前被人用土石将洞内“龙喉”处封住。洞侧有泉流淌,清澈无比。泉水池中可见虾蟹小鱼,青苔厚结。
康熙《巢县志》记,唐诗人王维曾到此一游,并作《龙泉洞游记》一首,诗曰:“老龙出入此为家,云雾氤氲日夜遮。划地一声鸣鹤过,天风吹下碧桃花。”
古籍《庐阳名胜》则记:合肥界东黄山五十里,有泉四时不枯称龙泉山。清进士王绍中赞其:泉到此间,带几分灵气,生一片禅心。
龙洞及泉水前,有小庙称古人庵。传说唐代时曾在此发现古人类化石,后人因此在洞前建庵祭祀,故名。明初,古人庵烟火鼎盛,庙宇曾达数十间。直到抗战时期,庙宇多半被炸毁;后原址废毁不存;如今,村民重建小庙一间,接续历史。
古人庵后的石壁上有一天然洞窟,传说仙人曾在此歇宿,被誉仙人床。洞窟位于绝壁之上,四周怪石嶙峋,林木葱茏,环境优雅,风光迤逦,不失为闲足山野,放纵心情的好去处。
绝壁下的奇景——仙人洞
说起银屏山的千年白牡丹,可谓是家喻户晓、名扬天下。而生长奇花的绝壁下,还有一天然溶洞,传为崔自然、吕洞宾修炼成仙之地,故称仙人洞。
关于仙人洞,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游览银屏风光时曾写下律诗《仙人洞观花》:学书学剑来封侯,欲觅仙人作浪游;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绕他世态云千变,淡我尘心茶半瓯;此是巢南招隐地,劳劳谁见一官休。作家杨杰在《银屏碧波》一书中对仙人洞也有描绘。该洞离城15里,位于“九狮拥抱”的银屏山中,隐于八仙山的“漏斗”之下。有上、下两洞,下洞,可从前山通到后村,有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洞,长约一华里;上洞为无底洞,洞里石乳,像物类人,千姿百态。正如古人所描绘的“天开灵境果非凡,笋绿泉香惹客馋”。仙人洞内有“仙人”生产用的仙人马、仙人桥、仙人田,生活用的仙人井、仙人灶、仙人床,修炼和娱乐用的仙人钟、仙人鼓、仙人台等,充满浓郁的神话色彩。
仙人洞是一处天然石灰岩溶洞,溶洞长米,上下落差30米,经上亿年的地下水溶蚀缓慢发育所形成。溶洞分为白洞和黑洞。白洞宽敞透亮,气势壮观;黑洞曲径通幽,深不可测。洞中钟乳奇绝,怪石神妙,滴水润壁,泉水淙淙,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宛若地下迷宫,令人目迷神醉。
仙人洞还见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银屏山区军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7师在银屏山区建立,并以银屏山为屏障和依托领导军民抗日,开展抗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年3月17日,日军第师团、第15师团及伪军共余人,从东、西、南三面对安徽省巢(湖)无(为)抗日根据地银屏山地区进行“扫荡”。新四军第7师机关率直属部队与敌展开激战,在予敌重大杀伤后,乘夜暗分散突出包围圈,从敌侧背进行袭击。第7师含和、沿江、皖南支队乘敌人后方空虚,向东关、开城桥等日伪军据点袭击。经过两周激战,毙伤敌余人,粉碎了“扫荡”。
解放战争时期,杨杰领导巢无工委进入银屏山区,成立巢无游击大队,开展山区斗争,配合解放军解放了巢无地区。年8月,巢无游击大队作战组长董全福,为掩护二十多名游击战士突围,在仙人洞壮烈牺牲。
如今,银屏山上竖立的仙人洞革命遗址纪念碑,提醒着后来人要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新四军兵工厂和粮食储备地——藏佛洞
银屏山南,有条巢湖到无为的山区公路,路边分布众多景点,其中有一个地方叫藏佛垱,山上有一处鲜为人知的溶洞,洞虽不深,却有洞厅,后洞泉水长流不断。抗日战争期间,因溶洞隐秘,成为巢无一带新四军兵工厂和粮食储备地。该洞叫藏佛洞,其洞口因形似猫耳,又被当地村民称为猫耳洞。
藏佛洞隐于山道边。过去,这里山高林密,草木丛生,溶洞隐藏,极难发现,所以成为巢无地带新四军的兵工厂和粮食储备地。幽深山谷间,逼仄山道而下,洞口藏于谷底。进洞后,豁然发现,步入而进是一座洞厅。抬头望去,洞顶朝天,光线斜射而进。由于洞厅较高,洞内分为三层,垒石而起,每层有石阶相连。从洞厅三层拾阶而下,便可见曲折而出的后洞。站在后洞位置,仔细观望,洞口外形形似猫耳轮廓,当地村民称这里为猫耳洞。洞内有暗泉汩汩流出,走在泉石上,看见石台垒砌,多留先人的人工痕迹。后洞口外,面朝山谷,植物繁茂。洞内的泉水顺岩石流淌而下,一起汇入到山下小岭水道。隔着水涧,有着先人凿出的石阶通往山后。藏佛洞内岩壁上多分布大小石臼孔,左右对称。这些石臼孔,大多为巢无新四军搭建粮库、储备土豆玉米等粮食时所凿。洞厅下,天井泼洒下的光线映在钟乳石上,万年水流,将石壁雕琢成飞瀑状。蔚为壮观。
○寨基山顶的祖师洞,据说伏虎禅师曾经隐世于此
○有着冶父山八景之一“虎洞吟风”景致的伏虎洞
藏佛洞边有一古刹,名藏佛寺,据说源于唐朝,香火兴盛时,曾为巢湖第一大寺。
藏佛洞石碑上这样记载着,藏佛洞又名猫耳洞,位于小岭村大白山与笔架山之间。洞东西长三百米,宽三至四十米,从洞前到洞后有三个台阶,每处台阶五至六米不等。洞内钟乳奇异,怪石嶙峋,泉水淙淙,空寂幽谧。据了解,此洞抗日期间曾作为新四军的兵工厂之用。
与虎为伴的禅师——祖师洞
庐江县黄屯古镇南行三公里有一座寨基山,山顶有一个祖师洞。祖师洞是远古的传奇,进入洞里,仿若一抬脚就跨入了历史深处。
祖师洞由山顶上的巨石自然形成洞穴,主洞并不深大,宛如依山凿建的一所石房子。有一方宽阔的洞门,接纳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站在洞里面,能够感觉到一股清凉,剔去了人间的困惑纷扰,有仙风道骨的气场,裹挟着自然的原始气息弥漫在身体周遭,并潜入鼻息,让人顿感身心通泰。有一眼泉位于主洞正前方,泉水顺着石缝悄无声息地缓缓流淌,汇集在洞底的石洼处,形成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水潭。潭底的石块上依附着朝积暮攒的灰尘形成的苔藓,有一些一元硬币沉寂地安歇在水底,贴合在苔藓上,将这与世隔绝的山洞,和外界联系到了一起。
依附着主洞的还有一个次洞。主次两个洞门成锐角状,次洞的门并不小,往里走几步,石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甚至有些石头像钟乳石那样拖下来,洞体变得狭长,只能容一人低头行走。次洞洞口两端通天,所以由此端至彼端,日影返照,室始洞然。这两个石洞静静地聚在一起,供人们欣赏、凭吊,也供人们发思古幽情。
山顶的石洞之所以叫祖师洞,是因为伏虎禅师曾经隐世于此,故得此名。这里面还有一个跌宕起伏、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禅师是黄屯本地人,自幼就是盲人。其父见他不似常人,狠心将他遗弃于山中。一只怀孕的雌虎下山觅食时看见了他,并没有加害于他,而是将其带到山顶石洞,像呵护自己的孩子般以乳汁将其喂养长大。雌虎还用利爪刨开石头,以涌出的清泉水日复一日帮其拭目,直到他重见光明。这汪清泉就是虎刨泉,也就是祖师洞里的那眼泉。
成年后的禅师慈眉善目,颇有佛缘,复明后的他因为经历过黑暗,更加珍惜光明,善念也长存于他的心中,让他爱其众生。深居简出与虎为伴居住在深山的禅师,终被一得道高僧发现,高僧见他异于凡人,于是收他为徒,传他佛教真经,待他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后,高僧便消隐了。
禅师在民间行善积德,广结善缘,后来在村民的支持拥护下,于黄屯光明顶上修建寺庙,命名光明寺。那只雌虎也一直与他相依相伴,从此他的声名逐渐远扬。后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拥兵自重,建立了以淮南(今江苏扬州)为中心的地盘,将在庐江的府邸改成寺庙,命名金刚寺,杨行密将禅师聘请为金刚寺住持。然而,杨行密乃武将,又有着巩固内部、割据地盘的野心,不免要铲除异己,杀戮频频。禅师为其打理金刚寺,也备感罪过,后辞去住持一职,前往冶父山开山修行。
正因禅师曾经在寨基山的山洞里与虎为伴,为他日后的修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个山洞也因为他的曾经隐居而声名鹊起,被后人赋予祖师洞的美誉。
伏虎禅师与虎有缘,因而在他修行的冶父山上也有一伏虎洞,是伏虎禅师开山建寺时,与老虎栖息为伴的住所。老虎陪伴伏虎禅师打坐诵经,助他一臂之力。伏虎洞高不过一米六七,深不满丈,弯腰方能进入。若是刮西风,风灌洞内,声响酷似虎啸,惟妙惟肖。若有人胆小,还真以为洞内有虎,不禁双腿战战兢兢。“虎洞吟风”,单听名字就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陶醉不已,因此其也是冶父山八景之一。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秦鸣
(图片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