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www.pfzhiliao.com/

编者按: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行农事。欲知山乡新巨变,且看益阳新农人。今起,红网时刻记者带您走遍益阳,探访村里的“新七十二行”——

长势喜人的稻田。

红网时刻记者田伶实习记者曲澜赵佳妮益阳报道

“诶呀,都晒得黑黝黝的,坚持不下就回家来吧!”6月27日,下午一点多点,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的农田里,带着草帽的刘晓宇刚刚结束了与父母的视频电话,才用力摸了一把汗,“爸妈总心疼我,他们从前都是农民不好糊弄,为了让他们放心,我就来田里找长得好的苗儿给他们看。”

点开刘晓宇的视频账号,可以看到一条条“种地日记”“种地心得”,但就在一年之前,他还是在江苏做工程的“刘总”。现在的他,是每天说着“我叫刘耕田,在湖南种田”的90后“新农人”,是流转了亩赫山农田的“连续创业者”。

不同于经济学概念中所指的不停调整创业方向,不断尝试不同领域、行业的投资者。这里所说的“连续创业者”是指愿意不断为赫山农田花费时间、金钱、精力甚至感情的长期主义者。

刘晓宇在田里查看水稻。

年,初到湖南,恰逢赫山区实施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实施,刘晓宇被赫山区浓厚的实干氛围吸引,竞拍获得了笔架山乡中塘村的多亩耕地经营权。“亲眼看着坑坑洼洼的农田变成大块的辨准天,我感受到了脚踏实地,所以哪怕有风险,我也愿意在这里做农业”。

在赫山这片土地上,带着这股“投资”热情的,除了刘晓宇这样“奔赴他乡”的投资人,更有一批“捍卫故土”的守望者。

“我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看见很多田抛荒,心里舍不得。14年,24岁的刘赞退伍返乡,放弃了城市务工的机会依然选择了回归故土,流转了80亩土地,但全部的安置费也只能支付定金,第一批水稻赚了钱才补上了尾款。

水稻绿油油,长势喜人。

至今他的水稻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多亩,种植和服务面积辐射全镇9个行政村,拥有农业机械设备49台套,建有智能化育秧工厂平方米、稻谷烘干房及粮食仓储房平方米。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仅仅抱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

初期,作为名副其实的“小白”,刘耕田索性就直接住在了田边,每天跟着村民下田,学播种学插秧,不知不觉间皮肤晒得黝黑都没发现。不了解土地、不会选种、不知农时等问题不断困扰着这个还没走出“农民新手村”的江苏人,但刘晓宇对这面沃土满怀信心,“播种就会有收获,土地不会辜负我们,希望不会被磨灭。”

刘晓宇拍抖音视频诉说自己的心得。

对于刘晓宇来说,“连续”不仅仅是时间上持续性的投资,更是产业链的延长。曾经还是种田“小白”的刘晓宇,现在已精通各种农业术语,不仅开展了许多种田新尝试,还做起了新媒体账号。“我还会有更多新的尝试,实现农业从一产业向二产业、三产业的延伸,将新元素、新资源不断带向土地,在乡村舞台上大展拳脚。”

对比技术上的困难,“原住民”刘赞对农业是靠天吃饭的感触更深。、年连续两年遭受洪灾,、年又遭受干旱,连续四年收成不利,刘赞多次萌发了放弃的想法,但军人的果敢与坚毅与对故土的热爱,使他不忘初心,克服困难继续前行。“这么多年我和土地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我和土地一同成长,他就像我的孩子。”

刘赞在田间耕作。

外乡人奔赴而来,本土人守护故里。这些满身是泥的青年,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赫山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这些“连续创业者”?

这离不开赫山区从上到下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付出,地处湘中偏北、洞庭南缘、资水尾闾,赫山区拥有耕地63.64万亩,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十代”社会化服务、农田“管家”模式皆是赫山区农业现代化改革的有效尝试。

在赫山,农业上有问题,有困难,在赫山都能得到解决。解决刘晓宇种植技术方面问题的就是“农田管家”高海田,“老高”是一位有着丰富农业经验的63岁的退休老支书,“这小伙子愿意来投资,有魄力把时间精力花在田里,我们当然要帮他。”

无论他乡故乡,小田也有梦想,寻得阵阵稻花香。保持热情,坚持“连续”走,赫山新农人将一直在路上。踏实向前,下活“革新”棋。赫山现代农业综合改革之路也还在继续前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