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前往笔架山。虽然近在咫尺,却一直列在出游计划之外。听说山并不高,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嘛!
车队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蓝天如洗,偶尔有几朵白云点缀,倒真是天公做美。蓦地,空旷的野外“扑簌簌”飞过几只黑白相间的鸟儿,哦,是啄木鸟!看它们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地之间,一时间竟涌出了艳羡之情。
到得山脚下,仰头望去。半山亭掩映在巨石之间,交相辉映。山虽不高,但山势陡峭,奇石壁立,顷刻间,便被那险峻的山势吸引了。
有来过的友人指点给我们,让我们在某个角度细细观瞧,嗬,山头起伏不平,特别是最高处的三座石峰,高高低低,既像一个大写的“山”字,又像一个文人使用的笔架--“笔架山”倒真的是山如其名啊!
沿着山间石径一路攀援,山势渐高,山路愈加崎岖,有些地方必须谨小慎微、相携前行。最险处是两块巨石中间的通路,这是上山的必经之路,却狭小得像一条细线,即便是身材苗条的女士,也只能侧身通过。
不知道这块石头叫什么,但在我心中,已经给它取了一个恰当的名字--“一线石”。
到了半山亭,稍作休憩。旁边这块大石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它到底像什么呢,颇有些可爱。
我细细观察,多么像一只“呆萌”的狮子,性格温顺,面对着众多观赏者,它一方面想鼓起眼睛,做出百兽之王的威严;另一方面又有些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斜着眼睛用鼻子“嗤”了一声,算是默认了我们对它的指指点点。
终于攀到了顶峰。笔架山头奇险无比,写有“笔架山”字样的巨石旁更是难以立足,所以照相合影的人,多数选择了坐姿。
很多人都被这大自然的杰作陶醉了,但我的目光,却长久地定格在那一抹抹粉红上。哦,达子香,绽放在北国的报春之花!当其他植物还在冬眠中未醒时,她已经在寒风料峭中一展风彩。“斗雪开花心意长,亭亭玉质芙蓉装,泛春千里映山红,芳散风随万户香。
当地的人说,昨天还没有开花,午夜的一场小雨,今天就开遍了山头。我激动起来,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了,花开了!
站在笔架山头,极目远眺。远山连绵起伏,虽有春风吹拂,但山间林木似乎还在留恋冬天。相信不久之后,它们将全部换上盛装,给这片大地奉献出绿色华章。
一条小河蜿蜒曲折,缓缓经过笔架山下,虽在高处,依稀可听到流水潺潺,当地人称之为“密江河”。若是午时阳光普照,河面波光粼粼,山水相映,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山下传来了歌声,那些游客一定来自最擅长载歌载舞的民族--山市镇也是鲜族人密集的地方,有韩国“孙中山”之称的金佐镇将军纪念馆就在笔架山下,每年来此旅游的韩国人络绎不绝。
瞧,山脚下就有一群穿着鲜族民族服装的游客,正在骑着景点的马儿,畅游于旷野之上,感受着恬淡宁静的自然风光。
往南望去,则是另一番景象。田野阡陌纵横,依稀能看到农民们在田间劳作,偶尔有黑白花色的奶牛经过--这是当地畜牧业的主打品牌。一年之计在于春,好一派优雅的田园风光!
站在笔架山头,感受着山风的凛冽,聆听着山鸟的鸣叫,一时之间,尘世间的喧嚣尽被洗涤!若能长居于此,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
哦,笔架山,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续相约,可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