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卷引宋元《三阳志·书院》曰:

(韩山师院)傚四书院(按,指宋初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合称“四书院”)之创,地在州城之南昌黎庙旧址也。淳熙己酉(十六年,)丁侯允元迁其庙于水东之韩山,其地遂墟。

由于《三阳志》中有“丁侯允元迁其庙于水东之韩山”一语,其后之地方志籍皆仿效之。如嘉靖《潮州府志·祠祀志》[韩公祠]条谓:“淳熙间知州丁允元复迁于今所。”顺治《潮州府志·祀典部》[韩公祠]条也谓:“在河东韩山上……淳熙中知州丁允元复迁韩山。”康熙、乾隆两朝《潮州府志》康熙、雍正、光绪三朝《海阳县志》均照录不误……至于碑记、著述等,亦皆言“迁建”。如宋末宝祐二年()刘克庄《潮州修韩文公庙记》谓:“淳熙己酉,丁侯允元又徙韩山,夷石为庙,地尤阔。”元泰定三年()何民先《重建水东韩庙记》谓:“庙故在城南,宋淳熙己酉,丁侯允元不忍虚其胜,蔽茀甘棠,迁公庙镇之。”明万历间郭子章《潮中杂记·韩公二祠沿革》谓:“淳熙己酉,丁允元又迁(祠)于州东韩山之麓。”民国间饶宗熙先生《潮州韩文公祠沿革考》亦谓:“宋淳熙十六年己酉,知州丁允元始建昌黎祠于韩山。”……众品一辞,几成不刊之论。故年值笔架山韩祠八百周年之际,笔者在撰写《建允元亭碑记》时亦随大流地说:“韩祠之建也久矣……迨淳熙十六年乃迁于韩山之麓……迁祠者谁?宋知州丁公讳允元也。”

年,潮州市丁允元文化研究会会址首层拟立先祖允元公半身铜像,邀请笔者撰写《像赞》。为此,特翻阅相关文献记载。然而,细读之下,笔者对丁允元“迁建韩祠”的说法,疑窦顿生,特别是在展读明·郭子章《韩公二祠沿革》之后。该文曰:

按《三阳志》……又云“忠佑庙,即韩文公庙也。”咸平二年()陈文惠公倅潮,闢正室之东为公祠,寻迁于金山……元祐五年()王涤迁于州南五里,苏文忠公为记。淳熙己酉()丁允元又迁于州东韩山之麓,盖昌黎游览之地,手种橡木犹存。庆元丁巳赐今额……由此言之,今韩山祠即《三阳志》所谓“忠佑庙”,城南祠即《三阳志》所谓“书院”也……由元入国(明)朝,韩山祠……天顺壬辰(按,天顺朝共八年,无壬辰年,恐为庚辰之误。庚辰,即天顺四年(),与民国《潮州志·职官志》所载任期正合)参政刘炜立石华表,题为“韩文公之祠”。

以上记述,可议之处颇多。一是“按《三阳志》……忠佑庙,即韩文公庙也”一语,可能存于《永乐大典》卷之中。查市志办年8月据中华书局专辑本翻印的《永乐大典》一书中独缺此卷,故无法说明该段话的文献依据。幸有郭氏的记述,今天的读者方能了解到韩山韩祠的初名为“忠佑庙”。

二是为什么要命名为“忠佑庙”而不迳用“韩文公祠”?其原因主要有二:

1、城南韩文公庙修建不久,不宜言“迁”。

南宋名臣王十朋(字龟龄,谥忠文)《王忠文公集》中有题为《曾潮州到郡未几,首修韩文公庙,次建贡闱,可谓知化本矣。某因读韩公诗,用韵以寄》之古风一首。而《梅溪后集》卷十九有《曾潮州万顷增辟贡院,以元夕落成,寄诗次韵》诗。《永乐大典》卷引《三阳志·贡院》曰:“乾道六年(),曾侯汪乃撤考官位为群试所,外巨室为考校地。”是知“曾潮州”即乾道六年来任潮州知州、翌年辄建“康济桥”(明代改称“广济桥”)之曾汪。(古人之名、字相关联,“汪”与“万顷”意同。曾汪尝是王十朋的老师,古人重礼节,对长辈、平辈皆称字不称名,故以“曾潮州万顷”作敬称)自元祐五年()知州王涤迁韩庙于州南七里、并请苏轼撰《潮州昌黎伯韩文庙碑》以来,城南韩庙是潮人心目中的文化殿堂。曾汪到潮州任知州,是在韩庙建成后的八十周年,故“到郡未几,首修韩文公庙”,可谓深知教化之本,顺应民心的举措。而到淳熙十六年(),新修建的城南韩庙仅过了19年,咋能奢言“迁建”?年后,元代泰定三年()潮州路儒学教授何民先在《重建水东韩庙记》中谓:“庙旧在城南,宋淳熙己酉,丁侯允元不忍虚其胜,蔽[~公式~]甘棠(按:同“蔽芾”。《诗·召南·甘棠》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之句。相传西周的召伯曾在棠阴下办理政事,致令天下大治。后因以“蔽芾甘棠,颂扬有政绩的官员),迁公庙镇之”等话,纯系因年代久远、不明真相而“想当然”的主观臆想。

2、创建“忠佑庙”的本意。

郡城溪东的双旌山(北宋改称韩山),是当年韩文公公馀经常游憩之处,相传他曾在山上种植橡木,还建有“揭阳楼”。此地除了与韩愈行踪相吻合,足慰谒者思慕至诚之外,且韩山三峰并峙,前有韩江汨汨流淌,山光水色,远胜只有旷野平畴的城南。故“治民养士,一以(韩)公为师”(乾隆间邹朝阳《太守丁公配享碑记》语)之丁侯允元,遂因其址而辟建“忠佑庙”。命名“忠佑”者,意为“忠义之士,天必佑之”。诚如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言:“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丁允元公亦尝因忠谏,由太常卿出守潮州,在“合于天而乖于人”这一点上,堪称隔代相应。故“忠佑”之名,可谓丁公之“夫子自道”。

忠佑庙由于选址得当,故建成后香火极盛。《永乐大典》卷引《三阳志·祠庙》曰:“淳熙十七年,丁侯允元又自溪之西岸立石洲五(按,“十七年”、“石洲五”,是否为“十六”、“四”之误,俟考),易舟为梁而屋其上,邦人得(德)之。及侯新作韩庙,乃相与即庙而生立祠焉。”不惟民间人士慕名而来,影响日大,且“庆元丁巳(宋宁宗三年,年)赐今额。”(即皇帝亲题“忠佑庙”匾额)庙建成九年后便得到朝廷认可。

其后,城南韩庙亦于庆元五年()由知州沈杞建“盍簪亭”;淳祐三年()知州郑良臣“以韩公有功于潮,书院独缺、相旧地而开创焉。外敝三门,讲堂中峙,匾曰‘城南书庄’,后堂匾曰‘太山北斗’,公之祠在焉……淳祐乙巳(),陈圭来守是邦,尤切加意。”(郭子章《韩公二祠沿革》)城南韩庙后又改称为“韩山书院”。宋元之际,其功能亦逐步向书院倾斜。而刘克庄于宝祐元年)撰写的修庙碑记已称为《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可见,丁允元创建的“忠佑庙”已被潮人认可为址在韩山的“韩文公庙”。到了元代泰定三年(),何民先撰碑记时则在标题中明确称“水东韩庙”,水东即韩江东岸,亦即庙址在韩山,以示与城南韩庙有所分别。该《记》曰:

……一登庙而山川之胜尽在目,城南有是乎?由是揭其堂曰“仰高”,取泰山北斗义焉;亭曰“天风海涛”,取“相期风涛观”之句焉(按,《别赵子》句);“尊贤有祠”,崇德也;“侍郎有亭”,存古也。合而颜其门曰“韩庙”,万户侯尹公铸大书不一书之。

自豪之气溢于言表,然也可看出,经历次修缮、扩建,韩山忠佑庙的规模、气势,已远胜于城南韩庙。尤可注意者是“颜其门曰‘韩庙’”一语。如果宋末刘克庄的《潮州修韩文公庙记》未将城南与韩山的韩庙严格区分,意思略嫌模糊的话,那么,元代何民先的《碑记》则表明:其时水东庙的门匾已正式称为“韩庙”。

郭子章《韩公二祠沿革》曰:

天顺壬辰,参政刘炜立石华表,题曰“韩文公之祠”。

天顺壬辰,如前文所述,当为“庚辰”之误。也就是说,忠佑庙建成后年,才正式命名为“韩文公之祠”(今韩祠门额同此,系清代嘉庆十六年按察使衔,广东督粮道、前惠潮嘉兵备道,潮州府知府太谷温承志重修)。从此,郡城中的韩祠乃有城南祠与韩山祠之分。据嘉靖《潮州府志·祠祀志》[韩公祠]记载,“岁春秋仍于城南书院行祀礼,以天水赵德配。”准此,知韩山庙的沿革过程为:宋淳熙己酉辟建忠佑庙(庆元丁巳赐今额)——64年后的宝祐元年称潮州韩文公庙——元泰定三年称水东韩庙——明天顺五年之后定称为“韩文公之祠”。因此,淳熙十六年丁允元“迁建韩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亟待改正。

为此,笔者去年应邀撰《允元公像赞》(共16句64字)时,其上半部分为:

漪欤丁公,直节干霄。

太常诤谏,贬守于潮。

济民利涉,曰丁公桥。

韩山建庙,忠佑匾标。

第七、八句特地标明:“韩山建庙,忠佑匾标”。而对“丁允元迁建韩祠”之“成说”,笔者郑重建议:是否可酌改为“丁允元辟建忠佑庙(后改称韩祠)”,字数虽略为增多,但基本不悖史实。

本文来源:潮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