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了大都会的人,往往便开始记挂幽静的乡村。
东阳、诸暨、嵊州三地交界处,会稷山脉逶迤而至,东白山峰层峦之间,余下一块平缓狭长的平地。
一条上林溪蜿蜒而过,汇入东白湖,不疾不徐。在这个依山伴水的山坳里,似曾相识的江南风扑面而来。
上榜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大型清朝建筑群落,却藏着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段乱世情殇。
依山傍水的千柱屋、低调内敛的华国公别墅、雕梁画栋的发祥居虽历经了百年风雨,但仍能看出曾经的辉煌。
唐末至今的余年来,上林溪两岸散落的粉墙黛瓦里,从未断过居住的人。《百家姓》上找不到的罕见姓氏已在这座江南巨宅里繁衍了50余世。
古村斯宅,最不缺的,就是水乡那份多情。
隐蔽的环境使得这里的民居建筑鲜为人知且完好的保存至今。
高高的围墙把生活安静地揽进门内,被倒映在溪水里的白墙青瓦,原汁原味的幽深老宅,院里子的残墙、飞翘的屋檐、雕花的木窗都让人恍如往昔。
01
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烟火人间
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
高高的马头墙依然气势非凡,自然地和往来的行人车马隔开了距离,喧嚣远了、淡了。斯宅村并非自古繁华之地,却是是全国斯姓最大的聚居地。
东汉末年,累官至廷尉的史伟因不及请示就擅自赦免罪犯,而被孙权治死罪。史伟的两个儿子“陈情”吴主,哥哥要求以身代父,弟弟又要代哥哥。孙权深感其孝,赐姓斯氏,复斯伟原职。
这里保存着14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大多建于清末。组群个个规模宏大,素有“江南巨宅”之称。这些上了年岁的老宅依然保留着沧桑而华丽的身姿,每一栋都真实地记录着祖祖辈辈的故事,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江南山水的神韵。
/千柱屋/
曾经有一部老电影《天朝国库之谜》里讲述:千柱屋的第一千根柱子下,埋藏了太平天国的宝藏。电影故事是虚构的,但剧中的千柱屋却真实存在。规模之巨大,前所未见。
“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意为由此而兴盛。因此,千柱屋也称“斯盛居”。自清嘉庆年间建造以来,老宅历经了多年时光。
4个堂、5座大门、8个四合院、10个大天井、32条弄堂、36个小天井、间廊檐相连的屋子、1多根立柱……共同撑起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村庄。
千柱屋足足占地平米,布局严谨,严格讲求端正。宅院以中轴为中心,通过多条轴线向左右两侧扩展,各自构成独立的小院落。
几代同院,子孙满堂。没有尽头的走廊,有序分割着各个分支,创造出“晴不见天,雨不湿鞋”的奇景。
千柱屋里安睡着大量嘉庆年间的砖雕、木雕、石雕,其中最精彩的“百马图”就在正厅后檐的门额上。
21块青砖上有浮雕骏马67匹,它们或立或卧、或行或奔、或扬蹄或俯首、或嬉戏或相偎,姿态丰富,无一雷同,凸显了雕刻工匠的细腻刀功。
现代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时间在这里却流淌得格外缓慢,如今依旧有斯家人居住在里面。偶有好奇心驱使而来游人,斯家人也见怪不怪,不厌其烦的告诉来客关于这座宅子的“秘密”。
从门厅到廊道,从门扉到桌椅,如今老宅已经苍老,重新置换了筋骨,粉饰了容颜。从千柱屋里,我们在墙外读着斯家曾经的奢华,墙里的时光却被定格在百年前。
/发祥居/
发祥居,因门厅有“长发其祥”门额而名,俗称“下新屋”,是斯元儒的胞兄斯元仁所建。
下新屋坐北朝南,沿门屋、大厅和座楼共有三进,造作极为讲究,尤其是门窗、牛腿、雀替、砖雕、石雕等,工艺高超,精美绝伦,为民居建筑所罕见,有雕刻艺术殿堂之誉。
/华国公别墅/
不是现在人以为的豪宅,华国公别墅其实是后人为追念斯华国而建的家祠,供奉着斯家先祖的灵位。建于清代的高大屋宇依山而建,兼容了学塾与家庙的功能,厅前一弯半月形的泮池倒映着往昔从容的岁月。
/笔峰书屋/
从“千柱屋”后门出去便是一条通往后山笔架山的卵石铺就的小道,小道两侧古木参天,老树虬枝盘缠,叫得上名的银杏、水杉、枫树、黄檀、楸树、罗汉松、龙爪槐随处可见。
小道尽头,赫然有一座小小的独立院落,略显神秘。飞檐高挑的木制门楼下,一块旧匾高悬,这便是斯家专门为子孙读书而建的家塾。
书屋建筑面积原为三进,现为二进,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一扇镂空雕刻成冰裂纹的石窗棂,叫寒窗,是对读书人的一个励志符号。
/小洋房/
斯宅村耕读传家,以孝道传世,历经百年而不殆,而小洋房的存在又让这里平添了几抹传奇色彩。
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房建于年,原是辛亥革命先驱斯豪士、斯魁士兄弟的故居,却因见证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乱世情殇成为了一个浪漫的地方。
才子佳人,自古绝配,只是在胡兰成这里,张爱玲的爱恨终究被岁月渐渐击碎。小洋楼也在她的《异乡记》、《小团圆》中留下屐痕。这栋三层小阁楼既有精美的中式木雕镂花,又有西洋建筑经典元素,如今虽已陈旧,却仍不难看出它曾经的大家风范。
/裕昌号/
裕昌号目前收藏有明清藏品万余件,是斯宅村的一大民俗文化馆藏之地。同时,这里又开设了古色古香的农家乐和民宿。它依赖于老去时光中的物件而存在,又独立于那些物件。
爱情仍然美丽,十里红妆依然值得女子的期待。裕昌号民间艺术馆里,件件明清女子的嫁妆饱含着收藏者的衷情,小到一支珠钗,大到一张中式婚床,令人叹为观止。
/斯民小学/
斯民小学,诸暨第一所现代学校。这里曾走出古生物学家斯行健、教育家斯霞、历史学家斯维至、国民党上将蒋鼎文等,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灿烂。
02
有滋有味的烟火人间
还有什么能比美食更得人心
5月正是吃阿公公的时节,阿公公是诸暨人独有的叫法,它的学名叫↑“蓬虆”(pěnglěi)。常拿来和覆盆子混为一谈。外形上两者确实相似,但蓬蘽的中心是空的,形状偏向圆形,果粒小且密,味甜,偏软。
小小的植株,开着白花带着果子的便就是了。不过采摘时可要做好防护,不然碰到了皮肤容易发痒~记得要挑又红个头又大的摘,这样才甜!
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让斯宅当地孕育出了诸暨最早的茶——↑石笕茶。而千年传承的制茶工艺,也吸引了不少闻香而来的取经之人。
诸暨人吃↑藤羹,从最简单的咸菜豆腐到如今五花八门的内馅,都能吃出个门道来。在腾腾的热气中,蒸好的藤羹变得透明,印出了藤编的纹理。将雪白的米浆一撕而下,裹上咸菜豆腐和萝卜丝干,刷上一层自制的甜酱,口感就得到了升华。
到了诸暨,一碗↑西施豆腐可少不了。嫩滑的豆腐在勾芡过的土鸡高汤中滚熟,辅以香菇,木耳,笋干等配料增鲜。一碗热腾腾的西施豆腐出锅时或许相貌平平,但鲜美的滋味总让人难忘。
说起诸暨美食,↑香榧是定有一席之地。诸暨的香榧已享盛誉全国一千多年,壳薄仁满,种仁酥松细腻,质脆味香。苏东坡曾有诗赞叹:“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出行攻略#初遇人间仙境#
交通信息:绍兴市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乘坐诸暨d路到千柱屋站下
比乌镇静谧,比周庄静雅,这座千年古镇,或许这就是你梦中的生活
5-6月旅行去哪好?我推荐这3个地方,现已到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比三亚纯净,比青岛浪漫,中国这座海滨老城,倦了就去小住几天!
声明
来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本着学习分享目的,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