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

每年的4月下旬,怀来县都会举办海棠节,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取消了海棠节,但花儿还是会如期开放,我感觉海棠花的花期极短暂,也就那么三五天,于是趁着这个周末,驱车来到了怀来县。从东花园下高速后,没走多远,街道两旁、田间地头,那一树一树的繁花似锦,让你如临仙境,白中带粉的花儿竞相开放,嫩绿的叶子恰到好处的点缀其中,枝条茂密重叠、花团似锦,绚丽夺目,似云霞万朵,若有若无的淡淡花香飘散空中,令人心旷神怡,绝对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让你不愿离去、不忍离去!

海棠花的栽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海棠花在中国古代的栽培历史。在汉代,海棠花就已经与园林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海棠花在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宋代时期,海棠花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终于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就被视为“百花之尊”。元朝战火硝烟不断,很多花卉都受到了牵连,不复唐宋时期的昌盛。但是海棠不同,它仍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

进入近现代以后,作为传统花木的海棠更是得到了广泛种植。常把海棠植于湖畔、溪边、近水旁。“落英缤纷,夹岸数百步”确实诗情画意。人们称赞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甚至有“花中神仙”之说,同时将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

在官厅水库南岸的怀来县,拥有多年的海棠栽植历史,海棠种植面积1万余亩,占全国种植面积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八棱海棠产区,独具“海棠原乡”的地理坐标和文化禀赋,是京西重要的绿色生态旅游重镇。

看完海棠花后,时间尚早,决定去一趟镇边城,顾名思义,是一座镇守边防的军事小城。镇边城西南是巍峨秀挺的笔架山,山北属怀来,山南就是北京,可见当年镇戍边城扼守京畿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由于疫情,不能进城,只在城门口拍照,等疫情完全结束后再来游览。

有一成语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没能进入镇边城游览,我们在回程的路上却发现了“横岭城”,是明代修建的一处重要的长城关口,再详细记述!我感觉在北京、河北周边这样的长城的很多,一座座长城,一个个城堡,甚至一个个小村庄,都发生了很多故事,慢慢的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