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董思丁子昂/图

缺水的深圳,饮用水从何处来?东江水源工程,被深圳市民誉为“生命线工程”,其年供水量约占深圳市外引水量的40%。工程于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历经5年艰苦奋战,于年12月28日建成通水。

滔滔东江水,浓浓送水情。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惠州市水口街道的东江水源工程取水口。清澈甘甜的东江水,从惠州市水口镇的东江和马安镇的西枝江两个取水口,经两级泵站提升,跨越惠州两区6镇(街道)和深圳7区12个街道,在松子坑、西丽等水库调蓄后,输送到鹏城千家万户。

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东江水源工程自建成通水以来,总体运行良好,连续安全运行多天,累计为深圳供水超亿立方米,每年供水量满足了深圳近一半人口的用水需求,直接或间接支撑了深圳市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总值。

工程设计年总供水量7.2亿立方米,水质达国标饮用水源Ⅱ类以上标准

深圳,美丽的滨海城市,阳光充足,雨量丰沛。但或许大家想不到,深圳是我国七大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建立经济特区以来,随着经济、人口的超高速增长,社会用水需求大幅增加,水资源严重匮乏。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保障城市供水,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水务部门长远规划,科学论证,选定东江干流作为重点引水水源地,从惠州境内的东江取水通过专用输水线路引调至深圳。

东江水源工程是为长远解决深圳水源短缺问题,经国家计委和广东省政府批准,由深圳市政府投资42亿多元建设的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是深圳两大市外引水工程之一(另一为东深供水工程),其年供水量约占深圳市外引水量的40%,被誉为深圳“生命线工程”。

其一期工程投资37.28亿,设计供水量为3.5亿立方米/年,于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年12月28日建成通水;二期工程概算投资5.01亿元,增加供水量3.7亿立方米/年,于年8月5日开工建设,年11月26日正式通水运行。工程设计总供水量为7.2亿立方米/年,最大输水流量为30立方米/秒,供水水质达到国标GB-88饮用水源Ⅱ类以上标准。

据介绍,东江水源工程线路沿山脉自然走势布置,采用全线封闭结构输水,主要具有取水口选址理想水质优、供水成本低投资优、布局合理效益优、工程技术含量高、运行模式优等特点。为保障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使深圳成功抵御干旱灾害。

上万名建设者昼夜奋战,筑起一条绿色水带

东江水源工程的兴建,是深圳水源建设和水务发展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改善了深圳饮用水源缺乏的局面。

在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一座“东江水源工程输水网”沙盘陈列在展览馆中,工程所经之处,山峦起伏,河流时常阻断去路。

据介绍,东江水源工程输水干线全长公里,点多、线长、面广,横跨深圳、惠州两地。工程站点多处在城乡结合部,治安情况比较复杂,工程泵站、隧洞、渡槽、地下埋管、倒虹吸管等主要建筑物和检修闸、检查井、检修通道等次要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维护任务重,尤其是跨区域管理任务艰巨。

为了早日解决深圳的缺水问题,在东江水源工程公里战线上,开辟了50多个“战场”,全线开花,多点同时施工。建设高峰期时,近60个施工单位的上万名建设者,餐风露宿、开山凿渠、昼夜奋战,在南粤大地上用心血与汗水筑起了一条绿色水带。

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主任陈锦庆表示,东江水源工程自年12月28日建成通水以来,已陆续建设有坪地、獭湖、坪山、大工业区、大鹏半岛、横岗、盐田、笔架山、梅林、石松10条支线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工程服务全市的能力。

加快形成“三纵四横”供水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水资源

当前深圳拥有东江和东深两大境外引水工程的稳定水源,两大跨区域引水骨干工程和本地水资源相互连通,形成了境内供水水源网络系统,保障了深圳全市的供水安全。

据深圳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罗宜兵介绍,为解决珠江三角洲东部的广州南沙区、东莞市和深圳市等地长远缺水问题,广东省正在规划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水源为西江,工程目前处于施工阶段,预计年建成,每年计划向深圳供水8.47亿立方米。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水务局将以“城市双水源、水库双连通、水厂双水源、小区双保障、应急保障90天”为目标,加快形成东江、西江两江并举、“三纵四横”的供水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将加快推动自来水直饮工程,让全市人民“打开龙头就能喝”,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