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共有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41家,数量居全市首位;12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产品认证、1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莆田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秀屿区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惠农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促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新步秀屿区农业农村局领导到闽华农业有限公司指导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图片来源:湄洲日报 这几天,在莆田市中天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的月塘镇胡萝卜基地,工人使用机械,完成种床疏松、整形、开沟、施肥、敷设滴灌带、打孔播种、覆土和种行镇压等精准作业。 “除了南日镇,公司在秀屿区其他6个镇都有胡萝卜基地,主要种植品种有沙卡达、秋宝、红帝三个品种,种植总面积达.4公顷。”莆田市中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嘉雄告诉记者,公司主打产品胡萝卜获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中天牌”胡萝卜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近年来胡萝卜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 秀屿区胡萝卜种植总面积达到0.万公顷,占全市的58%,已成为全市最大的胡萝卜产区,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 保障粮、油、肉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秀屿区着力夯实基础,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有效供给。 该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面积稳定、产能稳步提升。-年,全区连续两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增幅居全市前列。今年种粮面积计划达0.66万公顷。 加快生猪等畜牧业产能恢复。该区落实扶持政策措施,抓好生猪生产,推进畜牧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去年畜牧业产值6.07亿元,全区规模化生猪养殖达%,规模化肉禽养殖达90%。今年上半年,全区生猪规模养殖场出栏育肥猪4.8万头,出栏仔猪4万头,家禽出栏.5万羽,肉牛出栏头,羊出栏1.5万头,蛋奶产量吨,有效保障市场供应。 该区还注重产业融合,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融合平台建设,鼓励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开放招商,去年落实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7.12亿元;今年已落实投资项目达9个。扎实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今年新增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目前全区共有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41家,数量居全市首位;完成4个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验收。 “在巩固传统农业地位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培育和发展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秀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加禄表示,他们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前,全区共有12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产品认证、1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此外,区农业农村局每年还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围绕水产养殖和甘薯、花生、玉米种植等产业需求,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秀屿区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聚焦发力、精准施策,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此,秀屿区持续压实压紧区、镇、村三级党委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设立5年过渡期”的要求,保持现有各级帮扶队伍力量、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突出“精准”二字,落实资金、产业、就业等扶持举措的主导地位,坚持资金的投入规模、力度不减。今年该区共预算区级财政专项资金超过万元,已下拨脱贫对象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补助资金27.83万元、产业项目补助资金万元、雨露计划11.1万元。 完善防止返贫机制。通过“一键报贫”、莆田“掌上求助”平台、“”热线等平台,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常态化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巩固的情况,做到动态管理。落实莆田市精准扶贫医疗综合补助政策,为全区脱贫户参保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意外伤害及医疗补充保险。同时,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元,不断提高兜底保障的最低水平。 落实产业帮扶衔接。该区利用全区原有的37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脱贫村、脱贫户稳定增收。累计与户脱贫户订产业帮扶保险。落实就业帮扶衔接,健全用工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劳务转移,继续设置公益性岗位和银发脱贫人口劳务服务岗位,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该区还落实对口帮扶衔接,推进山海协作,坚持与南平市延平区定期开展互访交流,加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消费协作等帮扶,持续提升协作的层次和水平。 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南日镇港南村发挥山海田优势,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图片来源:湄洲日报 近日,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单公示,秀屿区南日镇港南村入选。昔日的“空壳村”、市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正华丽转身。 港南村坚持规划先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立足资源优势,确定了“山、海、田”乡村旅游综合规划,推出由港南笔架山、九重山景区等景点构成的南日滨海度假旅游线路。去年,村里将游客服务中心店面、海鲜楼等集体资产经营权以每年23万元租金对外招标,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翻番。今年,港南村还被评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 港南村是秀屿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据秀屿区农业农村局振兴办的吴伟介绍,该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抓试点,创亮点。全区7个镇和个村全部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设方案。去年以来,共投入省市区三级乡村振兴专项经费万元,策划生成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个,重点加强“一镇十二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项目。 强产业,促发展。全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储备人才支持,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工作基础。大力扶持东庄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和12个省级试点村建设,涌现出东庄营边生态农业园、白山百草园、埭头汀港山旅游等一批农村特色旅游线路。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培育了一批经济强村。引导碧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民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果多多家庭农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壮大。攻难点,优生态。出台《秀屿区年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目前,已完成新建农村公路3公里、埭头镇铺设污水管网9.2公里;在东峤、埭头、平海、南日、月塘等镇的20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计划完成长95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计划年投资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湄洲日报记者傅梅香通讯员吴志军郭海锋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