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吉白茶的品牌雄心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
从一棵茶树到全国十强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起源于“白叶1号茶树”,它原产于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海拔余米的桂家场,唯一一丛树龄逾百年的野生形态的白茶丛。
20世纪70年代,安吉县林业工作者发现了此茶树。年8月,县政府拨款予以保护。年成立了浙北茶树良种选育课题组,年4月,课题组人员从该野生茶树丛上剪取插穗支,在县林科所进行短穗扦插,成活株。年3月,成活茶树移植于良种对比试验小区,种植82丛,成活75丛,结束了白茶1号只此一丛的历史。年,安吉白茶开发基地试验课题组成立后,从试验小区母本上剪取插穗继续繁殖,至年底,在县林科所建立了基地5.6亩。
年到年,安吉县溪龙乡已有安吉白茶上百亩。年,安吉全县可采茶园已达亩,每克售价1-2元。4年4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安吉白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年,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9.1万亩,年产量吨,产值6.75亿元。安吉白茶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元,增收比重占据了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近20%。
年,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种植户15余户,茶叶加工企业家(其中经工商注册的家),安吉白茶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次。其年产量达1吨,产值20.16亿元,仅此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多元。年11月15日,安吉白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年,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5.17亿元,连续十二年入选全国十强。
这一组数字勾勒出安吉白茶40余年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这一农业品牌的品牌基因。
从靠天吃饭到大数据种茶
谈及安吉白茶品牌的未来发展,安吉县委常委、安吉县副县长项侃文表示:“安吉白茶未来将采取更多数字化、品牌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因为用数字化的方式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既有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白茶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品类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也是一种借鉴。”
说到安吉白茶的数字化,就不能不提到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区(以下简称农高区)。过去,茶农往往“靠天吃饭”,以安吉白茶的开采期为例,茶农往往靠井水冒气、桃树开花等现象来估算何时开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于是,安吉县笔架山农高区经过研究认为,茶叶大数据的建立能帮助茶农找到更科学的开采时间。在出现极端天气时,茶叶大数据也能提前预警,让茶园做好防护措施。
一杯茶里有大约片茶叶,如果能对小小的茶叶进行“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管控,推广到其它农产品一定不成问题。为此,从去年10月开始,笔架山农高区与阿里云、甲骨文超级码合作,试点建设安吉白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实时滚动着的“数据大屏”,大屏连接着茶园里的小型气候站、土壤检测等物联网设备,从茶园管理到茶叶流通,茶园、茶企的最新动态一目了然。这也是此项试点的成果之一。目前,安吉县共有20.56万亩茶园,其中安吉白茶规模面积17万亩,年产近万斤茶叶。
每年4月是安吉白茶一年一度的采茶季,茶企忙得不亦乐乎。去年采茶季,有26万外来采茶工来到安吉。采茶工的流动性大,在用工高峰期,管理一直是个难题。于是当地茶企鼎泓茗安吉白茶有限公司,采用了一套最新的采茶工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采茶工的作业进行完整的记录和管理,保证鲜叶入筐时做到可追溯,比过去的纸笔录入更精确、可回溯,对来年招散工也有参考价值。
从茶园种植、茶叶采摘,到炒茶、包装、仓储、流通,如今安吉白茶的生产全流程溯源数据,也通过阿里云区块链服务被安全存证。目前,已有四家安吉本地的茶企为安吉白茶“上链”。消费者只要扫描包装上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