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笔架山 >> 笔架山传说 >> 什么是潮商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39.net/pf/a_6122185.html

编者按:

潮商,发源地广东潮汕地区(潮州、揭阳、汕头、汕尾),是一支具有海洋性格、海洋文化的华人商帮,被誉为红头船商帮,与晋商、徽商鼎足而三,为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也是唯一在当代仍有极大影响力的传统商帮。时下学界人士多把潮商称为“东方犹太人”,“百载商帮”,但潮商的活动,远不止百年。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阅读时间:约5分钟

潮商发轫

西汉中期至东汉,潮汕地区就已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粤东门户潮州府,海外交通在隋代已有一定基础。大业四年(年),陈棱、张镇周经略琉球,就是以潮州为基础的。唐代潮州已发展成“岭南大郡”,是粤东最大城市。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汕地区。带来了闽南丰厚的经商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在唐朝,莆田已经成为福建重要的商业中心,莆田商帮始于唐,兴盛于明清,再兴于改革开放之后,莆田丰厚的经商文化和能力促进了潮州经商文化的形成。

宋朝潮州对外交往更趋频繁,《宋史》已有关于潮州“岸海介闽,舶通瓯吴及诸蕃国”的记载。而当时潮州笔架山窑是著名的陶瓷窑,其生产的瓷器曾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当时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到了元时,据饶宗颐《潮州志·交通志》载:“元时三佛齐(今印尼巨港)已有闽粤人足迹。”

▲三佛齐

然则潮商正式形成,还是在明朝中叶。明朝正德年间海外贸易兴起后,潮州逐步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崇尚工商习俗,沿海居民开始大量从事私人海上贸易活动。到了明代中后期,大批潮人涌向海外进行商业冒险,他们的活动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以至形成了“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的局面。

▲海盗林凤

明朝后期,大海盗林凤、林道乾,是明代潮商的代表人物,二人想要拓殖海外,进攻西班牙控制的菲律宾,终因当时国家安定没有拓殖需求,得不到大陆支持,以失败告终。

潮商是在与中央政权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天然带着一种海洋的野性。因为交通不便与重山阻隔,使得潮商无法像晋商、徽商那样与官府联结,由此得不到王权官府的庇护。另一方面,投资基本在海外的特点又决定了受国内战争、动荡和政权更替的政治影响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财富的积累,从这一意义上说,是近代社会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与移民浪潮的长期存在以及远离大陆动荡的政治环境,为潮商的持续成长与潜力开发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高速发展

明中后期和清代“红头船”时期是潮商高速发展期,其远洋贸易范围北到天津、日本,沿东海沿线贸易口岸,南抵暹罗(今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经营商品种类繁杂多样。

▲红头船

清康熙二十三年(年)稍开海禁,至嘉庆年间,随着海运的发展,澄海樟林取代饶平柘林成为“通洋总汇之地”,船舶“上诉津门,下通琼趾”(趾即交趾,今越南),也可以沿海岸线到达暹罗(今泰国)、马来半岛,以至爪哇、婆罗洲等地。

当时海上交通工具主要是一种高桅的大型木帆船,因船头油饰朱红色,称红头船,也叫“大八桨”。澄海华富村人郑镛(暹罗郑信王的父亲),就是雍正年间乘红头船南渡暹罗的。乾隆十二年(年)潮汕缺粮,清廷特准商人领照往暹罗购大米和木材;暹罗吞武里王朝对华侨实行优惠政策,也招徕了不少华商去暹。据嘉庆《一统志》“暹罗条”记载:“澄海县商民领照赴暹买米,接济内地民食。”

▲吞武里王朝

红头船的所有者是船主,船上有分管账务和船事的船头,负责掌舵的船公和负责管理水手的押班,船上的船头、船公和押班统称司事。由于航海技术条件的限制,远洋商贸只能依靠季风进行往返航贸。《澄海县志》记载:“邑之富商巨贾,当糖盛熟时,持重赀往各乡买糖,或先放账糖寮,至起收之。自有行货者,有居以待价者,候三四月好南风,租舶艚船装所货糖包,由海道上苏州、天津。至秋东北风起,贩棉花、色布回邑”。在茫茫大海航行中,红头船面临着自然和海盗带来的巨大风险。因此,红头船船主(大多是富商巨贾)会联合一些中小商人一同合作,采用合伙分红机制,按照比例分配收益和承担风险,船主一般不随船出行,亲自从事海贩贸易的是那些合伙的中小商人,他们“为之四处经营,以分其息”。

▲汕头地形图

清末被迫打开国门后,汕头成了潮州府商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远东“惟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潮商文化

潮商的思想和行为根植于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是传统儒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传统儒家文化造就了潮州人浓重的儒学礼教思想,海洋文化塑造了潮州人对内团结、对外独立的个性。潮州地区自古以来重视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关系,因此,潮商是一个综合血缘宗族和地缘同乡关系的商帮。在创立并经营商号时,通常采用家族企业模式,强调从宗族内部选拔人才继承或担任商号职务,依靠隐形契约、宗法族规等传统礼教管理商号中的族内成员;而在商业运作时,整体上采用合伙分红制,与同乡其他宗族商人进行合作,收益风险共分担,利用分红收益激励合作,并以合作契约来约束合作双方。

潮州地区除了有浓厚的儒学礼教文化之外,纷繁多样的宗教信仰也是潮汕文化特色之一,“儒”“释”“道”“关公”“妈祖”和“本土神”

等神灵都被潮人所祭拜,每逢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举行或参加祭拜仪式。

▲妈祖

尽管与晋商、徽商的发迹相似,潮商也是靠长途贩运起家;但其海贩的特征也使其在商业人格上与前两者截然不同,其演绎的商业宗教也与内陆商帮大相径庭。

从历史上看,潮商未曾像晋商和徽商那样称霸中国商业,但在世界商业史上,潮商的全球性声誉,则远比晋商、徽商响亮的多。

由于明清王朝的连年海禁,潮商曾经拥有亦盗亦商的特点。明代的谢杰在《虔台倭篹》一书中写道:“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由海商之事观之,若病于海禁之过严。”

海外潮商

由于其海洋性格,潮商大量扎根于海外。清代潮人多是以个体或三三两两的小组合闯荡海外。他们移居东南亚各地之后,繁衍生息,不断创造出各种奇迹。其中,最能代表海洋文化的成功事例,当首推泰国第二代潮人郑信在泰国建立新王朝的事迹。

▲郑信雕像

郑信(—)又名郑国英,泰名乃信,帝号颂绿拍昭德信皇帝,泰史称为达信大帝,吞武里大帝,是泰国最大地域王朝吞武里王朝的创建者,祖籍澄海,出生于泰国华裔家庭。其父郑达,是典型的海外第一代潮商。郑达于康雍年间,过番泰国,以零工营生,后购地建屋,又承包大城赌场的税收,受封“坤博”的爵号。郑信出世不久,郑达就去世,遂由当时大城王朝的财政大臣昭披耶节基收养,接受良好教育,后充当御前侍卫,升为达府的太守。年,缅甸军队攻占泰国首都,郑信率部勤王,及后退至尖竹汶府为基地,以“收复山河、匡复暹罗”的旗帜,短短数月间,组成一支数万人的队伍,挥师北上,驱除缅甸侵略者,建立吞武里王朝,并统一了泰国。郑信登基之后,注重发展生产,趁其国力正盛,奠定泰国国家的版图,为现代泰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龙眼

越南的潮人大量地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蔬菜、菠萝、椰子、龙眼和葡萄等多种作物,并且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居民,促进当地生产技术的提高。他们还积极地经营机器碾米、纺织、化工、造纸、大米出口,以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华人资本占60~80%,其中潮人资本占华人资本的四分之一以上。

此外,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潮商也具有巨大影响力。

潮商的文化特质体现在“精”、“拼”、“信”、“义”、“亲”五个方面,到当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讲求信义在一些潮汕商人眼里只限于小范围的生意来往,在大范围内就可有可无了……他们以‘谋财不害命,假货不劣质’,为自己的违法投机行为辩护,并一度在潮汕形成了扭曲的社会氛围”。当代,在潮汕本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造假氛围,然而,海外潮商仍旧秉持着极为严格的文化信仰。

当代潮商

潮商在今日拥有远超晋商、徽商的影响力。出现了李嘉诚、林百欣、谢国民、陈弼臣、马化腾这样的商界巨头。据统计,年有34位潮汕人登陆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人坐拥亿元财富。

▲当代潮商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各类潮汕籍贯社团组织个,在重视海洋商业的现代大势之下,潮商影响力必将乘着长风越来越深广。

参考资料:

黄赞发《潮商:蓝色文化的先行者》

王文科《潮商的文化特质与取向选择》

赵佩华,张柳钦,谢舜龙《明清时期潮商治理制度研究——基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曲墨封。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