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既有平安富贵之寓意,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故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所以在全国各地以“凤凰”而称为地名与景观的很多。

北京西、北、东三面环山,自西南部按顺时针方向环绕至东部,有十余座以“凤凰”而称的山岭,就好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环绕护卫着古老的北京城。

▲凤凰山景区凤凰雕塑。(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房山两座凤凰山以“凤凰亭”知名

房山区有两座凤凰山,一座位于辖域北部,当地人称“北大梁”,为太行山系,百花山支脉,海拔米,山岭呈东西走向,南陡北缓,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远远望去,峭壁迭起的南峰异常显著,酷似凤首高挺,而东北、西北两峰向两侧舒展,极像凤凰的两道振翮翩翩的翅翼,由此人们给予其一个极美的名称:凤凰山。其山体上部由中生界火山岩、砂岩等构成,坡麓一带由上元古界、古生界的白云岩、灰岩等构成。附近古迹众多,有辽、元古塔,明代铁瓦寺等。

从京城出发,走莲石路、国道,至佛子岭,向南而行便到达凤凰山公园。在此登高而望,百花山的雄姿,大石河的秀美,山村的风光尽在眼前。附近有著名的银狐洞,是中国华北地区唯一开放的水旱洞为一体的自然风景溶洞。

房山区的另一座凤凰山,位于燕山办事处凤凰亭路东侧,原本是一座无名的小山包,因山上有凤凰亭,被俗称为“凤凰山”。

驾车走京港澳高速,在阎村收费站下高速,沿京周路一路向西,至迎宾公园,向右走燕房路、迎风北路、凤凰亭路、高家坡路,便来到凤凰山下,走过一段小路,远远地便看到凤凰亭。

这是一座重檐攒尖的石砌碑亭,上部以筒瓦盖顶,亭四周各开券门,门额上有浮雕图案,图案为浮云飘带,精细生动,清晰可辨。碑亭内竖有清雍正九年(年)汉白玉石碑一方,碑下为螭首方座,碑额上雕有坐龙一条,四周刻有精美花纹,多为宝相花和莲花叶片,正面明书“圣德先昭西山仪凤碑铭”。

据房山区文旅委的朋友介绍:当地盛传,清雍正八年(年),有数十只凤凰栖息于此,以为祥瑞,在此采石的工匠遂报于官府。当时任总理石道事务散秩大臣的常明和侍郎宗室普太便上奏:“据石工监督司官田周呈报:正月二十日,房山石梯沟中,见瑞凤集于千峰顶,五色俱备,文彩灿然,工匠樵牧居民千余人,莫不共见。”雍正皇帝听了这番活灵活现的描述,甚是高兴。此时又有总兵管承泽、顺天府尹孙嘉淦相继呈奏内容相同的奏折。随后直隶总督唐执玉又上奏此事。说这是天降祥物,寓意国泰民安、施政仁德、人心所向。雍正皇帝大悦,传旨在凤凰栖息之地建凤凰亭,纪念“凤凰来仪”,并立碑记之:“至首至治之世,百职修奉,和气充盈,黎民偏德。天用锡以嘉祥四灵徵,诸福之物莫不毕至,其绩之也……雍正八年正月二十日,房山县西山之上,朝阳方升,有彩凤翔然来仪,高数尺,尾长丈余,五色缤纷,众鸟拱卫。官吏及居民观者千余人。”

碑文既追溯了上古仁德皇帝当政时,也有此种祥瑞之禽出现的事例,又借此称颂雍正时期的仁德政绩。

此亭历经数百年风雨,整体保存完好,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房山凤凰亭。(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门头沟凤凰山因附会而得名

门头沟区永定镇西峰寺东面有一座双凤山,又叫凤凰山。当地传说,凤凰山之得名与慈禧有关。

据一位久居双凤山脚下冯村的老人介绍,所谓双凤山是卧于青龙山下的一座山丘,原本不知名,后来有风水先生说此地为形胜之地,“头枕笔架山,南望青龙岩。背靠九龙临浑河,足踏马鞍走六国。左傍天山集仙观,右拥龙背桃花源。太乙真人把岗站,双凤在前为卓案。”所以不少有权有势的人死后便葬在这里,其中就有慈禧太后的父亲承恩公惠征。

叶赫那拉·惠征,生于嘉庆十年(年),满洲镶黄旗(原属镶蓝旗,后被慈禧升至上三旗)人。出身监生,曾长期担任笔贴式之职,后历任文选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山西归绥道、安徽宁池广太道等职。咸丰三年(年)被革职后不久病死于江苏镇江府,遂葬于京西。咸丰十一年(年)咸丰帝驾崩后,身为懿贵妃的慈禧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同治元年(年),其父惠征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谥“端恪”。

惠征墓占地四十余亩,坐西朝东,俗称南坟地,内有牌楼、石供桌、石凳、石碑等。背靠的双凤山原本无名,惠征葬在山下后,该山被叫成了“双凤山”或“凤凰山”。因为承恩公家族分别在咸丰朝和光绪朝“飞”出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两只“凤凰”,故此而称。年惠征的坟头被彻底平毁,而今已无踪迹可寻了。

海淀两座凤凰山以凤凰岭最知名

海淀有两座凤凰山,一座位于香山南麓,因山岭酷似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凤凰而得名。这里自然景观以红叶知名,人文景观以法海寺知名。该寺因坐落于凤凰山上,每至深秋,山岭红叶遍布“凤凰”的头和身,金碧辉煌的香山法海寺恰好落在这只“凤凰”的背上,所以该寺也被称为“凤凰山法海寺”。

沿着香山南麓的山道缓缓而行,几经迂回路转,不多时便来到一处平台之上,一座高大的建筑群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香山法海寺。

在朋友的引导下,我登上九层石阶,步入法海寺山门。

朋友介绍说,法海寺始建于元代,为元世祖忽必烈所建,元明时均称弘教寺,明代随着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交织更迭,弘教寺经历了兴衰起伏。清顺治十七年(年)重修弘教寺后,改为敕赐法海禅寺、法华寺两座寺庙。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对法海寺进行修葺或扩建,使其最终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年以前寺庙毁于战火。直到数十年后才得以复建,再现昔日皇家寺院的宏大、气派。

历史上法海寺名人荟萃,是传说中顺治皇帝“出家”,郑板桥“访友论道”,曹雪芹“逃禅”的地方。

海淀另一座位于辖域西北部苏家坨镇,早年间称“凤凰山”,今称“凤凰岭”。

据凤凰岭景区管理公司的朋友介绍,凤凰岭属太行山余脉,大西山一隅,主峰海拔米。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美丽的凤凰栖息在这山岭之中,为人们带来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座山叫成了“凤凰岭”。另一种说法是因这里的山势巍峨险峻,从空中俯瞰,状似一只蹲伏的凤凰,欲展翅高飞,故称“凤凰岭”。山上有“凤凰岭”三个大字,刻于一块立面平整的巨型花岗岩上,每个字高4米,宽3.2米。若天晴之日,三里之外字迹清晰可见。

游览凤凰岭有多条线路,我选择了南线,因为这条旅游线上有著名的黄普院遗址和金刚石塔。

沿着一条较为宽敞的公路行走,穿过一个叫车耳营的村落,随后开始登山,路变得越来越窄,但景色却越来越美。半个小时之后,终于来到凤凰岭著名的景观——黄普院遗址。

进入山门,眼前豁然开朗,想不到深山之中,还有这样一处宽敞的院落,尽管其中的建筑已破败,但古韵犹存。

山门右侧兀出一块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须弥座塔身的每面雕刻着一头肥壮的绵羊,昂首环角、威武强悍,构图十分别致。此塔建在拔地而起的巨石之巅,石下是陡峭的悬崖,石上宝塔犹如天外飞来,游人至此,无不称绝,由此成为凤凰岭的标志性建筑。

顺义凤凰山上有北京唯一的洞中寺

顺义凤凰山位于北石槽镇,从良善庄村向北侧眺望,一座山岗宛如一只舒展两翼、振翅欲飞的大凤凰,故名凤凰山,海拔余米。山腰有洞,深30余米,名“潮源洞”,最初称“凤凰洞”。山洞顶部有个“天窗”,可照进日光和月光,据传很久以前有两只美丽的凤凰栖息于此,故名。洞内有北京市唯一一座洞中寺。

据考,该寺始建于明代,民国时重修。洞内佛殿两层,前为关帝后供释迦,南有禅室三间,洞内西北渐狭距洞口约三十余丈。因洞内建筑年久失修,仅存山门及残破的释迦牟尼殿,关公殿及南侧禅房仅存台基,大门院墙坍塌残损。年文物部门对洞内文物进行了修复。

相传,清代有一位云游四方且医术高超的老僧,来到凤凰山上,居于山洞之中。他为四方乡邻治病不取钱物,只要病愈者在山上栽株树木即可。有一年瘟疫蔓延,老僧连忙赶制了许多九仙丹,广施于众乡亲,使疫情未能蔓延。他一连忙了十几天,累得躺在洞中的石榻上睡着了,谁知这一睡竟没有醒来,在此圆寂了。村上人为高僧的善举所感动,依老僧之意,在附近广植树木,以感谢他的恩德。多年后,山上树木郁然成林。

昌平三座凤凰山不高但各有景致

一座位于昌平城区东南部兴寿镇,南临京密引水渠,山体属平原孤丘,虽然海拔只有米,但整个山丘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山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

一座位于南口镇西北部,山体由西而东走向,犹如丹凤展翅,故称凤凰山。其周边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宜人。若沿柏油路一直向西北纵深可达“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外围峰岭下。这里人迹罕至,如世外桃源。

一座位于城区东北侧,南邵镇北部,因山形似凤凰,初称“凤凰山”,后简称“凤山”,海拔米,属军都山南麓的侵蚀丘陵。山势缓和,北依群山,南临平原,西与汗包山、龙山隔川相峙,北与蟒山一脉相连,为昌平区城中部知名山峰之一。山体由中元古界白云岩和中生界火山沉积岩构成,林木茂密。山上有观景台,登临于此,如置身于青山绿水间,令人惬意。

凤凰坨可眺望京城

在京城周边的十余座凤凰山中,位于怀柔区与延庆区交界处的凤凰坨最高,海拔米,为军都山的主要山峰之一。

凤凰坨,又称凤凰山、凤坨梁,因峰顶秃峭似凤首高昂,整个山体形似凤凰展翅欲飞状而得名。据《北京百科全书·怀柔卷》载:凤凰坨为燕山期以来形成的断块山地,由中生界侏罗系大山沉积岩构成,北侧断裂发育,南侧出露燕山期岩浆侵入体。岭脊呈东西向延伸,南坡陡峻,北坡略缓。这一带峰峦叠嶂,谷深林静,登高远眺,但见中部低洼,两头翘起,东似凤头,西似凤尾。远观群山及脚下,远远地看延庆北部的太安山、半块豆腐山,近处可以看到大孤山、永辛堡西山,而永宁、四海等镇依稀可见。据说早年间,秋高气爽的时候,站在这里能隐隐约约看见北京的城楼,所以也被称为“望京坨”。

凤凰坨有绿草成茵的高山草甸,景象壮观的蚂蚁窝,怪石嶙峋的大石龙和小石龙怪石瀑,山间常年流淌清凉的泉水。而坨顶东西两侧各有一烽火台旧址,据说是明代长城遗存,四周皆为基台的碎石已全部崩塌。

最迷人的景致在七八月间,山顶草甸子上数百亩山花全部绽放,满坡尽显生机。

怀柔两座凤凰山,各有传奇故事

一座位于怀柔城区西部,怀柔水库西南侧,与水库东侧的龙山相对,也称凤山,因山形地貌似凤凰展翅欲飞状而得名,由中生界侏罗系火山沉积岩构成,山上多树木。

凤凰山的来历有个神话故事。传说王母娘娘出游时不慎将心爱的玉梳遗落于此,命韦陀骑凤凰下界寻找,韦陀寻梳走遍了千山万水,终于寻到了玉梳,但它却飞不动了。王母娘娘大动恻隐之心,降旨葬凤凰于此,并留玉梳陪葬,“凤凰山”因此得名。

另据记载,清康熙皇帝曾慕名亲临凤凰山下选陵址,目睹此景龙颜大开,随即决定在此建皇陵,后因一近臣提醒“康”(糠)与“凤(风)”相悖,不为吉壤,故将陵址选在京东遵化昌瑞山下。

怀柔红螺寺正南也有座凤凰山,头南尾北。据传,有一年慈禧太后到红螺寺进香,在礼佛上香之后,登上寺前的小山,观览寺院全景。她问陪同的知县脚下的小山叫什么名,知县答:“叫青龙山。”慈禧朝南边一看,还有一座较高的山,便问:“南面那座山叫什么山?”知县说道:“叫凤凰山!”“为什么看着凤凰山要比青龙山还高呢?”慈禧又问。知县回话:“凤飞天,龙潜海,凤高,龙低,天经地义,本该如此。”这句话说得老佛爷眉开眼笑。随即赋诗曰:“脚踏青龙山观全景,南松北柏庙居中。抬头遥望红螺山,只见白云不见峰。”回到寺院后,即兴为寺院御题了“福”和“寿”两幅大字。

密云凤凰山曾为商朝领地

密云凤凰山位于城区北部,密云水库北岸,因山形似栖息的凤凰得名。

山虽不太高,却历史悠久。据凤凰山商代古墓及出土的黑色陶器考证,约年前,这里是密云地区商朝领地,曾建有共工城,其历史可上溯年前,比琉璃河商周遗址还早,可谓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古城。唐代《括地志辑校》载:“故共城在檀州(隋唐时期密云古称)燕乐(燕落)县界。”该城四边各长约五六百米,高约十余米,系黄土堆积而成,如今其遗址已淹没于密云水库之中。

凤凰山还有一处清朝皇子陵,已知可确定的墓主有乾隆第一子定亲王永璜、第三子循亲王永璋、第五子永琪。《密云县志》记载,永琪墓脚踩莲花山,头冲凤凰山,背靠苇子峪、麻子峪、鹞子峪等绵延的山岭,中间有月河奔腾流过,整座陵墓被山山水水环绕。内有石桥、碑楼、宫门、朝房、享殿等。如今也已被淹没在密云水库之下。

平谷凤凰山山上有座药王庙

平谷有两座凤凰山,均属燕山余脉。一座位于金海湖西北部,有人说凤凰山像一位打坐的神仙,也有人说凤凰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远处望去,其山体形状确实与传说颇为相似,当地有“九龙二虎单一凤”之说。

站在山上,但见四周山势犹如九龙呈环抱形从后聚向凤凰山,山前不远的东西老虎山就是二虎,整个山势树木葱茏,宛如展翅欲飞的凤凰。山上有座药王庙,据传始建于唐代,后因战乱毁弃,年修建,有山门、正殿、东西庑殿等,正殿供奉药王及三皇诸神。

另一座凤凰山在南独乐河镇南山村北,豹子峪石河东侧,海拔近米,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山上植被茂密,据当地老人介绍,早年间有狼、狐狸、獾、山鸡、野兔出没,如今植被仍是繁盛。(完)(原标题:凤凰绕京城瑞气兆吉祥)(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户力平

责任编辑:赵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