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25年前,第一次听说菩提树,不是因为它产自印度,而是源于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菩提偈》,其中那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当初不解其意,但隐约觉得很有道理,似乎还有点豁然开窍的感觉。
年秋,当我和妻儿沿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淹没于海水之中的“天桥”登上位于锦州港附近的笔架山,当看到那株树冠巨大、树形秀美的菩提树,多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神州大地,这种与佛教渊源颇深的树种难得一见。
我不是佛教信徒,但我知道菩提树在佛教信徒心中的神圣地位。在他们看来,世间之树,没有哪种树比得上菩提树神圣。因为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正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梵书》中称其为“觉树”,对此圣树,佛教信徒万分敬仰,顶礼膜拜。
对于笔架山上的菩提树,还有一个传说,说是释迦牟尼成佛后云游天下,行至笔架山见神桥躲藏、岛屿雄伟,叹曰“此乃灵山妙地”,遂摘下菩提树籽做成的佛珠,在地上画了数圈,一株菩提树便破地而出,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
其实,笔架山是道教名山胜地,因其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而得名。该山道教庙宇及相关设施较多,自下而上建有山门、真人观、吕祖亭、太阳殿、雷公祠、电母祠、五母宫、方丈院、三清阁。其中,花岩石仿木结构、共6层、通高26.2米的三清阁最为精美,八角攒尖顶,飞檐翘角,独具风格。
也就是说,除了那棵菩提树,笔架山与佛教并没什么直接联系。而传说中释迦牟尼所称“神桥”,正是连接海岸与笔架山的那座“天桥”。
此桥非真桥,而是一条宽约30米、长约2公里、从海岸一直延伸到笔架山的砂石路,涨潮后淹没于海水之中,落潮时露出水面,像一条隐藏在海水深处的蛟龙,随着潮涨潮落时隐时现,堪称神奇绝妙,号称“天下一绝”。
事实上,在整个笔架山风景区,“天桥”与笔架山岛为两大主要景点,另有若干自然景观,包括马鞍桥、一线天、神龟出海、石猴泅渡、虎陷洞、梦兰湾等。
说实话,除了那株充满神秘气息的菩提树,笔架山风景区最吸引我和妻儿的,还是与潮汐共舞、与大海共存的“天桥”。
那天,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反正我们赶在涨潮之前抵达“天桥”海岸一侧。当时看起来,“天桥”并没什么特别,一条凸出于海面的砂石路而已,人走在上方面,有些硌脚,还有点酥麻的感觉。有此体验后,爱人玩心大发,脱掉鞋子让我拎着,她自个光着脚丫试探着往前走,一路大呼小叫,好不快活。
等我们逛完笔架山往回走时,碰巧赶上涨潮。之前,尽管工作人员早就提醒游客们要安排好下山和过“天桥”时间,但包括我们一家三口在内的众多游客并没怎么在意,稀里糊涂就赶在涨潮时通过“天桥”返回陆地。
刚开始海水还很温柔,浪花偶尔会飞溅到脚边或身上。可没过多一会儿,海浪开始咆哮起来,前浪推后浪,一浪高过一浪,“天桥”也逐渐淹没在海水之中。
眼看就要面临无路可走的窘境,我和妻儿变得紧张起来,撒开脚丫往海岸跑去。一时间,笑声伴着涛声,惊叫连着欢笑,加上海浪的冲涮和海水的迅速上涨,真的是既惊险又刺激。快到岸边时,海水已没过小腿,脚下的“天桥”早已不见踪迹。
年8月13日晚草于天津河东,8月17日晨修改完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