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江淮晨报」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合肥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以实干担当贯彻全会精神,科技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推动合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岛上”新技术就在家门口
近日,合肥的“科学岛”上掀起了一阵阵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合肥研究院智能所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中心曹庆庆告诉记者,自己近期在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学习中,再次深切感受到,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应是许多科研人员的奋斗目标。
升级改造后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
“百姓对慢病检查的需求,早已不再是测得一个血压值、血糖值。而是想知道数值背后对身体各方面有什么影响?自己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控制慢病?”曹庆庆说,落实到自身工作中,运用技术手段,让百姓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应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截止到11月22日,基于该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多年研究成果打造的“智慧健康小屋”已在合肥三孝口街道、五里墩街道、笔架山街道、芜湖路街道等十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智慧健康小屋
在这里,基层社区医生得到技术端的有效辅助,合肥居民也能够享受到先进的快速检测、风险预警、精准指导、闭环管理等一整套主动健康服务。
“接下来,科研团队将继续对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更新与扩充,同时与更多街道、社区接洽,力争年底前在肥建成20个左右的健康小屋,让更多合肥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科学岛”上的先进健康服务技术。”
智慧健康小屋智慧建档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合肥“科学岛”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也持续展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担当作为。
仅11月,便又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诞生,包括发现了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代谢调控机制;开发出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管理的无创检测系统;研制出高性能太阳光热墨水和光热薄膜等等。
11月15日,合肥研究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中,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晨光表示,研究院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要结合研究院实际,将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落实到科技创新主责主业中。
“我们要做好‘国家队’‘国家人’,肩扛‘国家事’‘国家责’。”黄晨光表示,研究院将以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和依托,以强化基础研究为支撑,突出多学科交叉,发挥建制化优势,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科学普及
新馆开始“穿新衣”
合肥再打造一处惊艳科普基地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统筹科技创新及科学普及,让“科里科气”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再次明确了科普的重要地位。
11月22日,合肥气温骤降,而位于高新区王咀湖东岸的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仍一片热火朝天!
建设现场
现场,约十台登高车同时运行,数百名工人正在这座合肥科普新地标中加紧施工,颇具震撼视觉冲击力的新馆建筑已拔地而起,初具雏形。
建设现场
新馆整体造型呈不规则状,极具个性,远远看去,缓缓升起的绿坡与穿插错动的4块“金属盒子”构成了馆体的整体印象。为达到建筑与自然“共生”的视觉效果,4幢场馆的侧面都使用了阳极氧化复合铝板,这些材料会产生雾化镜面效果,能够映射出周边植被等环境,让整个建筑融入自然中。
新馆效果图
“今年6月,新馆主体结构封顶。”市重点局合肥市科技馆新馆项目负责人吴敌介绍,当前,工程已进入外幕墙施工美化阶段,这相当于给新馆制作一套精美的“衣服”。同步进行的机电安装工程,则是为新馆搭建起运行的“神经网络”。
“如今,合肥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我能为合肥创新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无比骄傲和责任重大。”吴敌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会立足本职岗位,以实干担当时代重任。着眼于当前工作,就是要严把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关,扎实把新馆建好。
“新馆建设是一项创新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作,我们一定竭尽所能,力争在明年5月所有工程实现竣工,早日为广大合肥市民提供又一个能尽情领略创新魅力的科普基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