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位于清远高新区的广东际华园项目机器轰鸣,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清远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努力做好“大招商、要素保障、项目落地”三篇文章,凝心聚力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大抓落实,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清远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把产业作为清远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找准产业赛道,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注重引链育链、突出延链聚链、发力强链优链,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着力推进十亿级项目、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构建“大产业集群、大企业集聚、大项目集成”发展格局,将清远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广东绿色生态产业基地。

南方日报记者刘秋宜

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

11月30日,全省乡村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清远召开。作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大市,清远正以民宿的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发展。

近年来,清远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依托“离大湾区最近、发展空间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民宿村、乡村民宿集群。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各样板区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将民宿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全市现有乡村民宿家。

五年来,清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清远战法”,“一把手”抓“五个一”促乡村全面振兴、消费扶贫、乡村民宿“六活六支”模式等创新经验获省肯定,农村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企兴万村等多项工作成为全省样板,连续三年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居粤北片区第1名,“乡村新闻官”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探索推进政策保障、产业增收、金融服务、扶志扶智、社会帮扶、内生动力等“六大长效机制”。

清远提出,将筑牢生态屏障,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北部生态发展区优先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农林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工业、生态产业,大力扶持岭南中药、瑶药、原料药等产业,推动粤北特色食品与文旅结合,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

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

今年3月,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粤北联合钢铁有限公司签署了“基地管理、品牌运营”合作框架协议。粤北钢铁将借力韶钢松山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管理优势,融入韶钢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通过联合优化,破解省内钢铁企业生产合规性难题。

只有落后的工艺,没有落后的产业。钢铁企业走绿色低碳路线,这是清远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针对陶瓷、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清远提出了生产“全过程”管理,鼓励现有产业“三化”升级,关停落后产能,引导不符合规划的产业项目逐步退出。

以源潭陶瓷产业城为例,园区禁止新建陶瓷项目,推进陶瓷产业制造过程清洁化、能源使用低碳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强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减少无组织排放;陶瓷原辅料的料场堆存、物料运输应采用全封闭措施,各工序的产尘点应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防尘除尘设施;现有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逐步提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引进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清远提出,要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质量强巿战略和制造业髙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水泥、陶瓷、钢铁、玻璃、再生金属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鼓励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制造过程清洁化、能源使用低碳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方阵

年底单机试车,明年初投(试)产,广晟新材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有了新进展。广晟新材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位于英德高新区,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建设用地约亩。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营收约13亿元、税收约万元,为当地创造约个就业岗位。

而在清远国家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5+1”主导产业体系。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稀散金属国家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在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南部如何布局产业?清远提出,南部融湾发展区布局发展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配套、现代物流、时尚美妆等产业,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高端铝型材、改性塑料、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等产业链。

接下来,清远将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方阵。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好做足广州科技服务清远产业发展的文章,强化对接引入新能源、量子信息、北斗导航、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等高端领域产业,建好用好清远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形成一批总产值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线实践

清新打造

三大民宿集群

在清新区三坑镇,投资万元的米墅民宿生意异常火爆,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三坑镇以温泉资源为核心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推动当地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大力提升,吸引了许多民宿主前来投资。

米墅民宿打造“共享营地”模式,由“米墅、土地主、米墅会员、第三方金融”合作共建、共同经营。农田土地和鱼塘依旧保持原貌,正常种植和收割,分别由客人来参与认养认种,体验农耕文化。

随着清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特色民宿不断涌现。目前,清新区共有特色民宿40多家,其中精品民宿15家,主要分为温泉型、山水型和田园风光型等三类。

接下来,清新区将把发展乡村民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致力打造三大民宿集群:

一是依托笔架山、秦皇山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古龙峡等清新漂流的辐射带动,打造环笔架山高品质休闲民宿集群;

二是依托三坑镇温泉特色资源,构建六位一体的温泉康养产业体系,打造环温矿泉精品民宿集群;

三是依托桃花湖的景观特色和优质的生态环境,打造环桃花湖度假民宿集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