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m-mip.39.net/fk/mip_6108173.html

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从古至今,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充满了诗情画意,那被唐诗宋词浸润过的地方像被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被世世代代流传着,吟诵着。

不管在哪个时代,城市都需要诗歌在场;不管在哪个城市,人们都需要诗歌安慰。

在不懂诗歌的年龄时,读了很多诗歌,即便是不明诗意,然而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景色却成了脑海里的画,久久不忘。年少游学,跟随老师步行三十多里路到笔架山下的杜甫故里,知道了伟大的诗人杜甫诞生于那样一个简朴的窑洞里。

生活在诗人的故乡,竟莫名的有淡淡的追寻诗意生活的欲望,想要在这平凡寂寞的人间,觅一处禅院,栽数棵绿竹,养数条红鱼,于云卷云舒之间,看庭前花开花落。

诗意的人生令人向往。

民国才女林徽因笔下人间最美的是四月天,这个季节似乎是适合写诗的。无数唐诗绝句字字珠玑,渲染出这个季节的美好,吟诵着杜甫描写春天的诗句,仿佛看到历史深处那明媚温暖的春天,犹如慢慢展开的卷轴画,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芬芳,也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烂漫;是“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细腻,也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繁华。

也许只有经历了人生的大半坎坷心酸,才能渐渐感悟“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伤感,也才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读懂诗人的一生。

那是怎样的跌宕起伏,流离失所的一生。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尽了诗人的乡愁,又给一座小城留下了多么温暖的诗意。当我站在长长的大桥上,注目桥栏上刻下的诗行,不由得想起千年以前,诗人是不是长衫飘飘,正如那“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千年以后,诗人的故土早已是新的模样。这个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城市里,依然上演着无数人家的悲欢离合,诗人把人生一世所有的滋味都尝尽了,也写尽了,留下这一首首的或明快,或伤感,或豪情万丈的诗歌,让我们可以逆流而上,回到那个从繁荣昌盛走向没落衰败的古代王朝。

富有诗意的城市,藏在古代,也活在将来。一座城市,一首诗。在中原大地上的文明城市巩义,因为诗圣的影响,在青山绿水之间,在流光溢彩的华灯里写满了诗意,这是一个被打造的越来越像诗的城市,漫步街头巷尾,公园河畔,道旁杨柳依依,花团锦簇。正是莺飞燕舞的好时节,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寻找诗性,重拾抒情。

朋友圈里每天都被诵读杜诗的的打卡刷屏,从老师,到学生,到家长,开启一个全民诵读杜诗的模式,那配着动听的古筝音乐的倾情诵读,令人陶醉,那精心演绎排练的歌舞,又带给人们几多感动。我们就这样慢慢的走近诗圣,去感受诗歌里的百味人生。

诗意地栖居着,该是多少人浪漫的梦想,也许,我们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呢!

作者:张伟红

编辑:神采巩义配图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