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名著,不但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家喻户晓,就连齐天大圣的老家花果山,也成立一处仙山圣地,那么大家知道花果山有一块平卧着的长方形大石头,上面凹陷,很像一个大砚台,人称“仙砚石”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仙砚石的来历,与作者创作之路的艰辛。

相传说,这块仙砚石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用过的。多年前,淮安有个书生,家境贫寒,他想写一部《西游记》的书。于是,就从家乡,顺河而上,来到云台山。

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见树上的桃子形状很奇怪,虽然这些,奇形怪状的桃子,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像猴子的脸。他问当地的一位老人,这是什么桃?老人告诉他说:“这是蟠桃,原是天上的仙桃,孙猴子大闹天宫时,不但偷吃了,仙桃仙果,而且还带回来一个,吃完后,将桃核扔在了花果山,于是长处一片桃林”。

老人又将吴承恩领到水帘洞,给他讲述了猴子的故事。吴承恩听后,大悦到,这不就是我要写的故事吗?于是吴承恩就在花果山住了下来。

吴承恩在花果山住了许多年,相传在山上的大庙里,他写下了两部书,一部是《西游记》,而另外一部是《禹鼎志》。一天,一群猴子来到水帘洞,石猴看到,吴承恩面前奇奇怪怪的东西,很好奇,便都蜂拥至上,吴承恩见状,手却只捂到了《西游记》一书,而其他的东西都被猴子抢去。

吴承恩,怎么能从猴子手里抢回东西呢?无奈之下,他只能顾及这部《西游记》一书。其他也就只能随猴子们扔玩罢了。猴子们,对手里的东西兴致过后,便将《禹鼎志》连同笔、砚台、笔架通通扔到了云台山下。最后,笔变成了文笔峰,笔架变成了笔架山,而砚台就变成了这块仙砚石。猴子实属坑人不浅呀!

传说归传说,吴承恩能写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实乃功不可没。那么他创作之路的艰辛也是不难想象的。总之《西游记》是我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