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清供,是文人雅致闲适之生活的缩影,体现了古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追求。斋室之中,置奇石嘉木,或立或卧,恍然间享林野之趣,与造物游。设花器香事,摆案上小器诸件,燕闲之日,蕉竹掩映,燕雀啼鸣,烹茶焚香赏花,听焦桐之音,赏案上雅玩,不亦乐乎?
《文人漫生活》专场,甄选六十余件奇石嘉木、花器香道、文房小品,一展古人妙师造化、观象得意、格物尽理的审美妙趣。
Lot 明 黄金簪子
L:14.2cm;19.3g
发簪以纯金打造,造型简洁,錾刻有度,用料沉实。至明代金银首饰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如《世事通考首饰类》中所列举的“挑心"、掩鬓"、"压发"等。明代多首饰以整体配套的方式佩带,一副头面是为一单元。诸如本品的小簪,多起到点缀作用,虽然样式简单小巧,确是不可或缺的。
Lot 清晚期铜鎏金灵芝笔山
L13cm;.6g
笔架山呈五峰灵芝形,铜质,周身鎏金。造型生动,高低错落,置于几案上,颇有意趣。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
Lot 清 银质“仙芝鹤寿”摆件
11.8×8.5×13.3cm;.5g
此对仙鹤银质,呈俯仰相应站立状,通身錾刻羽纹,脚踏层叠山石,其间生有仙草灵芝,象征着传说中蓬莱、博山、瀛洲等三座仙山。整体錾刻细腻,鹤身的羽纹、腿部关节、爪部指甲都力求写实。
鹤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动物,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说鹤寿无量,人们常把鹤视为长寿之王。《淮南子·说林》载:“鹤寿千年,以极其游”。唐代诗人王建在《闲说》中亦有“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的诗句。
Lot 清中期 红木万字纹花板
71×55cm
此件红木材,板心双拼,饰以万字纹,边缘皆起线打洼,纹饰细致入微,工艺精湛。室内装饰,气韵古雅,寓意祥瑞。
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卍”为逆时针方向。“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采用汉字,读作“万”。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Lot 清 张廷济款“瓜瓞绵延”端砚配黄杨木盒
13×8.6×2cm
此砚老坑端石制,质细而润,包浆黝亮,随形巧雕,玲珑雅趣。砚砚首瓜叶藤蔓萦绕,圆润流畅,灵动趣雅,惟妙惟肖。砚堂平坦,砚背做叶脉状,并有刻款:“叔未”。整器精巧,盎然趣雅,实为一幅绵绵瓜瓞图,寓有“子孙繁盛,世代绵长”之祝颂。此砚造型典雅别致,雕工细腻纯熟。置于案头,清赏可玩。
张廷济,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新篁人。嘉庆三年解元。工诗词,风格朴质,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伪,别其源流。喜收藏各类古器文物,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
Lot 清早期 春和堂制黄花梨戥子
29.8×8×2cm
释文:“春和堂”
此戥子盒以黄花梨为材,盒面“春和堂”三字错铜款,制作精细,为线条流畅的琵琶形,首宽,窄端置铜轴,可开合。由整木剖成两半,内挖凹槽存放戥子。器表包浆浓郁温润,纹理如旋涡,清晰美观。这类小型戥子收纳在纹理优美的黄花梨盒中,是秤量贵重物品和药物的衡器。
Lot 清早期 楠木夹头榫带翘头案上案
36.7×11×13.5cm
小案楠木制,案面独板,两端嵌入翘头,飞扬飘逸,边抹素混面,夹头榫结构,嵌夹垂云纹式刀牙板,优雅灵动,方材腿足至底外撇,中间设横枨一根,增强牢固性。整器小气大作,不设多余线脚,古朴雅致,线条流畅。置于大案之上,可为“炉瓶三事”的小供案。
Lot 民国 紫檀方形香筒
3.4×3.4×10.4cm
笔筒选精良紫檀整挖而成,牛毛纹、金星满布,美观耐看。呈高挑长方体,四壁厚实,用料奢侈。平口,挖方形委角内膛。口沿顶端立面阴刻一周回纹,增加了装饰性,底承四龟足。
笔筒圆形多而方形少,此件紫檀笔筒形制流畅而美观,置于案上,颇为雅致。
明治戊申年()
下村春章“古刹松云”二曲屏风
×cm
释文:明治戊申。春章。“浅野”“春章”
屏风二曲,接近一人之高。屏风绘“古刹松云”之景,两侧古松苍然,松树枝干挺拔,松针团簇,冠盖如云,左侧松树一直延伸出画,画面中央古刹山门,为两叠歇山顶阁楼,飞檐梁栋以界画之法,绘制细腻,远景雾霭沉沉,但依稀可见角楼转脊山花玲珑之形。作为屏风陈设,给整个空间平添悠远之意。
下村春章(生卒不详)师从川崎千虎、木村金秋、川端玉章。明治三十四年入川崎千虎之门,同年入木村金秋。三十八年来到东京,进入川端玉章的私塾,经过六年的刻苦钻研,住在知多郡大高町,以画画为业,当地小有名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