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若舍,永嘉的星空

借山而居云如书望水长流溪为琴

楠溪若舍。楠溪两字,取自楠溪江,意为根在楠溪;若,则代表大若岩,生于大若岩镇,舍,便寓意乡村农舍,贴近自然,过悠然恬静的生活。

夜渐凉,走出楠溪若舍,在永嘉的群山间,仰望天空,银河依稀可见,在这片星空下,良辰美景,不舍入眠。

苍坡村,逢着一位丁香姑娘

苍坡村外,是一片农田。耕隐翁知勤稼穑,由来种田兼种德。

微风吹过稻田里,掀起了绿浪。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

苍坡村,与旗袍最相配。楠溪江畔的苍坡村保留着八百多年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尽管岁月给它们刻上了斑斑痕迹,却依然散发着清水芙蓉般的清新气质、闪烁着未雕璞玉似的天然光泽,穿越时空而来。

那天午后,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轻轻的推开那扇门,是走进了古村的尘封记忆,还是带来了夏日的清新绿意呢?

楠溪江,流淌着自魏晋以来永嘉的山水诗。苍坡,是一处酣睡在永嘉诗画里的老村庄。整个村子用鹅卵石,按正方形围筑,寨墙有一人左右之高。寨墙内建筑布局整齐严谨,民居屋脊层次分明而错落有致,宛如一张铺展开来写过字的一张大纸。

在21世纪的今天,苍坡古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村里的水井,不知是何时的,村里人依然在那里取水。世俗繁忙中,也总盼望着能有那么一点耽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时光。一场夏雨,我们在人家的屋檐下避雨,老人家用搬来长长的板凳,用世界上最难的发言请我们坐下避雨,这就是古村的记忆。

丁香一样的姑娘,漫步在古村的悠悠小巷之中,雨点滴答滴答落在池塘上,有着古老的意象却少了那份忧愁。

苍坡村在村庄的布局构思上,非常注重蕴藏文化的内涵。宋孝宗淳熙五年()九世祖请国师李时日商讨建村规划,依五行风水说,在东方建双池储水,四周开渠引溪环绕以水克火。后又依“文房四宝”布局。笔街、笔尖直指西面笔架山,村内开两池,将东西两池命名为砚池,在砚池边沿用条石砌筑砚槽,双池边沿靠近笔街的地方各放置一块大石条,意为墨,而方方正正的村落如同一张白纸。其规划布局可谓独具匠心,寓意深远。

田园风光与耕读理想交融,生老病死与诗情画意共存,这里是苍坡村,就在永嘉。

有诗有远方,才是永嘉

一边是小溪水潺潺,一边是绿树林森森。小桥、水车、古亭、老树、布满青苔的卵石小路,我们似乎行走在“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的仙境里。

屿北村因村南有一座树木葱茏的屿山而获名,系汪氏聚居之地。

民宅、宗祠、殿宇、凉亭建筑保存着丰富的石雕、木雕和砖雕艺术,如石雕柱础、木雕隔扇、砖雕照壁、镂空花墙等。屿北人就地取材,根据素木蛮石的本形、本性、本色进行取舍,似乎是不经意间随意垒砌,没有丝毫人为做作的感觉。依托自然的鹅卵石、山块石和条石垒筑城墙、券门、围墙、照壁,用卵石做成不同图案花纹铺墁院落、街巷道路地面,展现出一个粗犷的石头艺术世界。

这是一个低调了千年的古村,没有商业的开发,村里的生活一如千年前,宁静祥和,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羡慕永嘉人,当大家都在寻觅远方的诗时,永嘉就是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