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机。连日来,太和镇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群众抢抓晴好天气,翻土犁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成为初冬暖阳下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11月13日,清新区推进“百千万工程”促农业高质量发展暨太和镇冬种马铃薯现场会在太和镇井塘村召开,清新区委副书记潘康凯,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蔡忆江,清新区领导侯利新、罗宁出席现场会。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冬种马铃薯的“协奏曲”正式拉开帷幕,太和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正徐徐铺展。马铃薯是一个时间短、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冬种马铃薯可以大大挖掘增粮潜力,确保粮食稳产保供。“今年10月底,我们百翠农业公司第一期已在太和镇井塘村一带共租赁土地约亩,前期已全部完成耕地整治整合,目前水稻已收割完毕,现正采用全机械化模式开展马铃薯冬种。”广东省百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引进的品种马铃薯,亩产可达斤,亩产值约元。据悉,近年来,太和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坚持党政同责、区域统筹、齐抓共管,以全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主粮种植面积、种植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愿景图”变成“实景图”,太和镇积极探索“水稻+”轮作模式。年9月,引进广东玄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黄岗片区白莲村、新洲村整治整合租赁耕地亩,打造水稻玉米轮作基地,开展优质丝苗米、玉米示范种植;今年5月,与广东省百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主粮种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粮食生产工作又迈出关键一步。目前,百翠农业公司在井塘村一带整合约亩土地,积极打造稻薯轮作示范基地。太和镇将以玄真农业公司水稻玉米轮作基地、百翠农业公司稻薯轮作基地作为示范引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开展“水稻+玉米”“水稻+马铃薯”轮作种植,由公司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扩大种植覆盖面,扩大生产规模,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潘康凯在现场会表示,要站在保发展速度、保经济全局、保农村稳定的高度,切实把冬种工作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主线、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支撑、把农产品流通作为重要环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障措施来抓,不断壮大优势和特色产业规模,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产出率,实施完善各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强龙头、树品牌、延链条,为明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为清新区实施推进“”具体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接下来,太和镇将继续深入落实农业产业“”具体举措,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农业产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壮大基地示范效应,推动村级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同时,强化农旅融合,依托古龙峡、笔架山景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功能,促进镇域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南方+记者江绮雯贺欢通讯员曹远芳郑碧艳点击图片,一键报料↓↓↓江绮雯;贺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9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