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开展以来,合肥市围绕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和健身氛围发力,以小切口、接地气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健身问题,让群众在快乐健身行动中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如今,“快乐健身”已经融入生活、成为常态、全民享有,群众收获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健身场地触手可及

“以前这是块空地,现在社区给我们安装了健身器材,我们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这个变化让我们很暖心。”蜀山区水岸茗都小区居民王琴说。

王琴所住的这个小区有多名居民。今年9月,笔架山街道文博苑社区将该小区原有的空地,改建成健身场地,配置1个三人制篮球场,并安置了6件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

市体育局副局长陆志勇介绍,今年以来,合肥大力实施“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其中补齐健身设施短板工作是重中之重。年,合肥共建成了个居民身边的场地设施,维修改造了处农村和社区的一些老旧的设施设备。同时,合肥还建成骑行道和健身步道近公里,绿道近公里。合肥“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家门口”健身场地有了着落的同时,合肥经开区南艳湖体育公园、新站高新区天水体育公园、长丰县护城河体育公园、包河区塘西河体育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建成投用,满足了群众健身的“升级需求”。

市民周晴最近有了新爱好——在南艳湖智慧体育公园运动打卡。她说:“在这里跑步可以直接打卡,跑完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运动相关数据,感觉很方便。”既“入云端”又“接地气”的智慧步道、集智能与健康于一体的国民智能体测站、充满科技感和潮流元素的智慧健身车……南艳湖智慧体育公园里,“科里科气”的体育设施,向市民深度诠释了“快乐健身”的丰富内涵。

今年,合肥将越来越多的智慧体育元素融入生活方方面面。陆志勇介绍,合肥利用运动合肥平台,整合全市各类健身场地和赛事活动的资源,聚合在线查找、场地预定、线上支付等高效便捷的功能,让市民通过手机就能够预定想要的场馆,通过手机就能够报名参加活动。另外,市体育局还与支付宝合作,为广大市民量身打造了个人运动码,大家通过日常的运动健身,能够为自己进行体育积分,通过体育积分可以兑换一些运动商品,提高大家参与健身的热情。

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合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自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是合肥市除市运会外水平最高的群众性综合性体育赛事。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全民健身运动会采用线上和线下两条线进行。线下有足球、篮球、乒羽等传统赛事,也有轮滑、啦啦操、桨板等新兴时尚项目,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登山、徒步、迷你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项目,甚至包括了趣味田径、滑雪、冰壶等趣味项目,共有近5万人次参赛。线上,也是各种比赛精彩不断。

陆志勇告诉记者,今年合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置了本草纲目毽子操挑战赛、合肥十峰打卡挑战赛、线上马拉松等极具特色的线上活动,累计参加的人数超过10万人。他说:“线上线下同向发力,是合肥今年体育赛事活动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合肥坚持以“快乐健身”为主题,构建形式多样、内容多元、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为群众搭建健身平台。据统计,今年全市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场次,实际参赛人数已达86.59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计划。

此外,合肥还注重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组织和发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级单项体育协会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队59支,以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检测、科学健身大讲堂等活动,在13个县(市)区、开发区和3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完成多人次检测和1.5万人次的体育项目培训;通过体育组织、社会健身场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和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各级各类体育项目培训,累计完成18.74万人次,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快乐健身、科学健身。(朱震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