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寺位于莱芜区高庄团山村,暮春四月,清明之际,拜谒该寺,为抗疫逝去的英雄烈士和逝世同胞祈福。
该寺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于万历三十一年、清乾隆三十年重修;该寺在团山之阳东沟一平坦地上,有大殿3间,内有塑像和壁画;小庙两座,凉厅两间,周围有围墙,还有钟楼、石碾、戏台等。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象山乡·团山”。据高庄镇党组织史记载:年5月团山村属新甫县野店乡;年10月属莱芜县汶南区鲁家乡;年10月属高庄人民公社;年团山并入小庄(西辛庄)大队(团山、小坟、黑峪为一大队);年4月属牛泉人民公社;年属高庄镇鲁家管区;现属高庄街道办事处鲁家管区。
团山北与九条峪相接,西傍笔架山,南接马嘴山,呈东西向,海拔.3米,占地两平方公里,山顶有围墙、石屋,系青石山,植刺槐、柏树。
笔架山位于团山之西据《亓氏谱》记载,明朝正德年间,亓姓由羊庄迁此建村。因址在团山南麓,以山名村团山村。作为明朝年间的古村落,这里还保留着许多古屋和古树,一座座石头房子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村中有一溪流穿过,溪边石崖上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清凉甘甜,且常年不断。还有一棵千年流苏树,树形蜿蜒,盘根错节,多年来在村民的保护下依然挺拔茂盛。
听村里的老人说,从多年前,团山村就已经开始种植黄梨,至今在山间还能看到一座座古老的小型石屋,那是老梨农们居住的房屋。近年来,黄梨种植不仅给梨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吸引了很多城市里的人们来这里踏青旅游,带动了村庄的旅游产业。现在村民们更将梨树当做宝,不仅悉心管理,还增加了种植面积。
唐代诗人元稹更是在《离思五首》中用梨花代表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意思是,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这是《离思五首》中的第五首,而第四首中有一句更加有名,那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东坡居士”在《东栏梨花》中有些伤感地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首诗通过梨花抒发了苏轼对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叹,但也表达出他淡看人生,清正坦荡的风骨。
在梨花的簇拥下,一座红墙灰瓦的寺庙格外显眼,这里就是“团山寺”。团山寺对面,一大片形似蘑菇的奇石颇为壮观,当地人称为“和尚石”,在这背后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传说故事:传说团山寺内有99个和尚,吃饭时到个,缺一双筷子和一个碗。时间久了,众僧想出一法:不打钟,提前吃饭。一天众僧正吃着饭,从正南跑来一跛腿和尚,众人忙放下碗筷,拼命追撵,一直追到马咀山前崖,眼看要逮住,跛腿和尚一纵身,跳下山崖。众僧探身俯视,悬崖上有一深深脚印,崖下便是一石人,石人后有一洞,即和尚的居处—和尚洞,而这一片和尚石就是这群和尚的化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