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州的底色,生态是高州的名片。
近年来,高州立足“一带”区域政策延伸适用范围和“一区”区域政策延伸适用县的功能定位,努力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青山绿水”逐渐变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与环境质量的双提升。
来自茂名市生态环境局高州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高州空气优良率为98.5%,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4mg/m3,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对辖区内涉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排查,截至目前,未发现土壤受污染的重大情况。不久前,高州市被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专家组评定为“绿色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
专家组经过考察认为,高州已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通过严格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工作各项要求,在绿色城市创建工作、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可再生能源、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扬尘污染防治、美丽村庄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具有典型的可推广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杨建雄
通讯员高再武李日宇卢锦建刘粤华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先行先试建“碳中和新乡村”
在高州,随处都可见满眼的绿意。立足“一区”区域政策延伸适用县的功能定位,高州不断厚积绿色优势、改善环境质量,绿色发展基础有效夯实,山水自然之美、人文精神之美、城乡特色之美得到了提升。
天蓝水清空气好,不仅因为高州自身的生态资源禀赋,更因为高州所做的种种努力。
自年起,该市将生态建设、环保目标考核指标和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镇街,制订了《高州市镇(街道)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镇街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专项考核,实行通报表彰。该市发改、科工商务、环保、国土、住建等部门各负其责,严把环保准入关和监管关。
近年来,高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号召,以构建高州水库库区为主的百万亩“环库”景观森林生态圈体系、鉴江流域为主的“一江十河”水源地森林生态体系、笔架山为标杆的“星星伴月”式森林公园景观生态体系、高州城区主干道和圩镇街道为主的城镇森林绿地体系、国道省道过境路段等主干线为主的道路景观生态体系为重点,全民动手,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高州大行动,打造高州生态新名片。
在绿化大行动等措施的推动下,高州于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并于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目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进,打造了高州水库百万亩环库景观生态圈,建成了“一镇(街)一公园”等森林进城围城工程,有18条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认定,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2个,森林覆盖率达63.85%,林木绿化率达64.24%。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高州先行先试,正在探索打造“碳中和新乡村”。在位于分界镇的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作为标准打造的光伏阳光亭示范样板矗立在大院入口。从样板可见,由4条立柱支撑起一个“人”字形的屋顶,屋顶两侧斜面为光伏板,面积约50平方米。这是茂名推进“碳中和新乡村”建设的先导项目。
建“碳中和新乡村”,是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入社会力量推动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乡村的美,既有精神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叶红指出,这是在全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新乡村”的构想,通过农房改造型光伏屋顶的实施技术与模式,让人们看到了农房屋顶空间的价值。
因地制宜治水护水
累计投入6.8亿元资金治污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高州牢固树立自然生态理念,在切实做好常态化巡河治水、河道“清淤、清障、清违”、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的同时,还通过修复湿地植被、提升河湖水体自我净化能力、打造水生态文化景观等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开展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该市坚持“一河一策”,注重治理与生态相结合,不搞一刀切,避免乱挖滥伐,从实际出发,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水源涵养林、绿化树、果树、竹林等,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河岸坍塌、崩堤。
例如,在该市云炉河治理工程中,根据山区河流特点,河流堤线布置保留原河流的自然形态,对岸坡不追求浆砌石或混凝土挡土墙等刚性护坡,而是就地取材、采用生态缓坡,在坡面上植草,对不妨碍疏浚河道和通行的树木、景观带做到尽量保护,适当进行剪裁。
古丁、马贵等镇街在开展河道“两清”时,对在河岸发现的古树名木及时完善信息登记并加强保护,对需迁移保护的进行科学选址迁移,部分河段为保留古树名木而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为古树名木让路。
为有效修复湿地植被,该市把新一轮绿化大行动与江河湖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通过在湿地范围内植绿造景,不仅绿化了水岸、美化了村庄,还能有效保持水土,修复流域生态系统。
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高州推行“以奖代补”补贴机制,奖补资金由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配。年以来,该市重点区域建设个自然村,投入资金1.51亿元;第二批建设个自然村,投入资金4.亿元;分界乡村振兴擂台赛建设和完善个自然村,投入资金万元。目前,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分步推进条自然村水质净化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社会效果。
为深入贯彻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决策部署,高州市年度10条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力争在8月底前进入施工阶段,11月底前完成治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或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
去年以来,高州积极探索既能解决生猪养殖污染、守住绿水青山,又能促进养殖业发展、确保生猪稳产保供的有效办法,对养殖重点区域重新规划,严格划定禁养区范围,并引入实力雄厚的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生猪一体化养殖基地。
目前,高州已成功引进了京基智农、温氏、德康、海大等四大养殖业巨头,总投资58.2亿元,分别在荷花、石板、沙田、镇江4个镇,建设现代化一体生猪养殖基地。基地采取产、加、销模式,实行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全程质量可控可溯。
结合推进乡村振兴,高州同时加快推进全县域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一方面,紧盯高州水库水源地和鉴江河、白沙河流域,本级财政投入1.6亿元资金,通过补贴的方式,强力推进禁养区养殖场关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关闭养殖场家,其中养殖政策退养类家。
另一方面,高州利用上级专项资金万元,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扶持家养殖场对相关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还支持3家企业建设生物有机肥厂。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95.55%。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