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笔架山 >> 笔架山旅游 >> 南门玉带桥之殇
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ww.xftobacco.com/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的二十四桥享誉江南,你知道吗?古代广德城里有桥二十一座,怎么样?不逊色扬州吧。

然而,在乾隆五十七年四月(),知州胡文铨却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拆掉一座桥。

这是怎么回事?

城内二十一桥分别是:梅公桥、王家桥、三步两桥、武定桥、上松桥、下松桥、复古桥、迎春桥、梅婆桥、杜公桥、杜婆桥、六斯文桥、柏溪桥、五马桥、银锭桥、仓桥、玉带桥、梅花桥、斗门桥、织女桥。(其中三步两桥是二座桥)

现在的桃州城所剩无几。

胡大人拆的那座桥是哪一座呢?就是上面二十一桥里面名字最好听的那个,“玉带桥”。玉带:相传天上的玉带是以玉为材料,上面镶上钻石,犹如银河一般,在玉一样亮的河里面,放上了很多星星。你看,玉带桥多么诗意浪漫。他为什么要拆掉?

州志记载“玉带桥在州治南三峰楼前,通秀水,入古研池”。这里需要放一张古城图,看秀水、三峰楼、古研池位置。

注意看护城河,围绕州城,却在南门没有联通。为什么?在古代,认为州城乃龙脉。与州南的笄罩山一脉相承,所以南门龙脊不能斩断。

三峰楼正在州城南门轴线上,有好事者要引秀水绕其前。三峰楼有什么背景?史料记载,三峰楼在州治南,跨街而建,宋代参政李光有《登三峰楼》诗。可见早在宋代就有了,后来楼毁。明万历三十年,知州何凤起重建,直到清代。

李光,高宗建炎元年(),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他写三峰楼的诗《怀三峰楼》:

一川花柳拥雕栏,浓绿浮空四面山。

便欲移家来住此,不将名姓落人间。

见《明一统志》、元《混一方舆胜览》,题咏止录此诗首二句。

清朝的方谷《三峰楼春望》:

杰阁临衢道,楼高足振衣。

三峰当槛出,一水抱城归。

麦浪连天白,桃蹊映日绯。

研池连笔架,相向觉氛稀。

在宋代,三峰楼前是没有桥的,到了清代,“一水抱城归”“研池连笔架”。在古研池和笔架山之间有河连接了。玉带桥横空出世,架在南门三峰楼前,龙脉被挖断了。

胡文铨,乾隆乙未年()进士,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到任,一年之后(五十四年七月)调到宁国任知府。三个月后又回任,到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受人举荐,调回京都。仅隔一年,乾隆六十年,二月再次回任广德,三个月后(五月),升任常州知府。七年时间,他三任广德知州,对广德感情自然深厚。

他二任知州就开始思考广德落后原因,经过他的堪舆,找到根源,那就是广德龙脉风水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广德出不了人才。他认为“郡治来龙,关系阖境休咎。”什么意思?就是说广德州城的根源,来龙去脉,关系到整个广德的祸福荣辱。他分析,“广德州治从丁龙入脉,其脉发自笄山,山麓尽处承以高田,中间大路隆起,迤逦入南门约二十余里,绝无穿断之处,由南门出北门,水始东西通流,萦回环抱。”古人这样筑城,就是为了接笄山的龙脉入城,在州署(衙门洞子)结穴。他说,倘若龙脉有损,就会秀气涣散,出不了功名。

他举例子说早在明万历年间州守段猷显在南门澄清亭诗碑上刻下“永禁掘损来脉”字样。城外都不准乱挖,城内可想而知,更是禁忌。

问题出在哪里?乃治南三峰楼旧址之前有桥名“玉带”者。因此“其下停蓄秽水,龙脉至此而断。”

他断定就是玉带桥下挖的水沟断了龙脉,秀水是代表文脉,文脉涣散,文曲星昏暗,导致桐川数十年来“科名寥寂”。查阅乾隆六十三年间广德进士,的确如此,63年只有乾隆十年,濮阳楼中进士,乾隆三十一年杨滩琳塘的陈锡高中进士,之后三十二年再无进士。

胡文铨分析,康熙志没有记载玉带桥,说明那时候还没破坏。乾隆李志开始有记载,“通秀水入古研池”。原来是康熙二十三年()年仅二十岁的州守朱国柱在豪民手中收回古研池(宋代范仲淹所掘),并加以疏浚。到了乾隆四年,州守李国相通秀水入古研池,建桥名“玉带”(此桥名最早出自李国相所编州志)。自此,南门龙脉被挖断。“郡人佥称掘断龙脉所致,履勘所及,则玉带桥实有扼吭之患”。所以胡文铨写下《撤填玉带桥,培补龙脉示》,以告诏州下。(古研池在州南,大约是老供电局宿舍,玉带桥就在女人街路口附近。)

不过胡文铨拆了玉带桥,填平水沟似乎也没有扭转乾坤。之后也就只有嘉庆七年刘丙和咸丰六年张光藻中了进士。

施政者不去抓教育,怪责一座不会说话的石桥,以此推脱失职之责,嫁祸无言的石桥,玉带桥无端背上教育失败的黑锅,惨遭玉石俱焚,实在是有苦难言。

不知道如今的“玉带桥”又在何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