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台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伐鱼河,传说是西周姜子牙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钓鱼台风景名胜区是陕西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籍《史记·齐太公世家》、《苻子·方外》、《武王伐纣平话》对“姜太公钓鱼”均有记载:“果遇太公於渭之阳”、“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立钩钓渭水之鱼”。

姜太公既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

1、姜太公钓鱼成语典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一个成语典故,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来到西岐。到达西岐后,他来到渭水北岸住下,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人们见了很好奇,姜子牙便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有一次,周文王姬昌外出打猎,在渭水北岸遇到正在钓鱼的姜子牙,觉得很纳闷,就与姜子牙攀谈起来。姬昌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于是便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姬昌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姜子牙也被周武王姬发封于齐地。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哈,大家说说,姜子牙用没有诱饵的直钩钓到的是什么鱼?是不是如他所言钓到了王与侯!

2、钓鱼台风景名胜区。

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是陕西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在天王镇的伐鱼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巨石,传说是西周姜子牙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风景区内有姜子牙钓鱼台、中国西部影视基地、静室景区、笔架山景区、金波峡景区、青峰山景区、仙人坝景区、玉皇山景区等八大景区。

姜子牙钓鱼台景区有一块巨石——璜石,俗称丢石,又名钓璜灵矶,上径达11.2米,下径仅4米,高约10余米,重达多吨,似倒锥状屹立在溪水之中。相传多年前,姜子牙在此垂钓,鱼虽小,肚子却特别鼓,剖鱼腹获石,随手丢于溪中,其见风就长,眨眼功夫就长成了巨石。巨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1米见方的苍劲楷书:“孕磺遗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