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黎存根通讯员粤文旅宣

11月26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印发,为未来五年广东文旅确定发展蓝图和施工“路线图”。

此外,该《规划》还公布了“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包括:省直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共7项;部分市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共40项。

明确广东文旅发展11项任务

《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到年,广东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到年,广东建成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文化和旅游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未来五年,广东文化和旅游具体如何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文化和旅游发展有11项主要任务,包括:

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全力推进社会文明显著提升;

聚焦新时代主题舞台艺术创演,构建繁荣有序的艺术发展体系;

聚焦革命文物体系建设,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聚焦岭南技艺传承创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聚焦精准化数字化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聚焦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培育,建设高质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聚焦产业融合和服务品质提升,进一步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健全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聚焦中华文化现代传播,加强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与推广;

聚焦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深化对港澳台交流合作;

聚焦产业引领和城乡一体发展,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年全省将有个博物馆

在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方面,《规划》明确,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工程,实施一批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岭南文化研究相关的重点文物考古项目;

做强做优水下考古,持续推进“南海Ⅰ号”发掘、保护及后续研究,加强对“三海”(海丝、海防、海岛)遗存及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推动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

推动创建一批广东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卓越博物馆,实施广东博物馆质量提升项目、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探索类博物馆发展,推动广州、深圳、佛山、梅州、东莞、潮州等地“博物馆之城”建设。

《规划》提出的发展指标,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将由年的个,到年增至个;博物馆数量,将由年的个,到年增至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将由年的10个,到年增至13个。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增至1.25册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规划》明确,高水平建设一批体现广东特色、国际水平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好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等文化新地标,支持深圳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推动尚未达标的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达到国家建设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设图书馆和文化馆分馆;推进国有美术馆、演出场馆在市一级的全覆盖,推动民营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和免费开放;

实施《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划(-)》,扩大优质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规划》提出的发展指标,广东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将由年的平方米,到年增至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将由年的0.93册,到年增至1.25册。

全省将建成4A级以上景区个

《规划》明确,广东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加快发展大众旅游,深化智慧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建成4A级以上景区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0个。

《规划》还提出,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粤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发布逾40项文旅重大工程项目

《规划》还发布了“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分为两类。

其中,省直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共7项,包括: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广东粤剧文化中心,广东人民艺术中心,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

部分市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共40项,其中广州有4项,包括:长隆粤文化项目、广州天人山水“玉英谷”旅游首期项目、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广州博物馆(新馆);深圳有3项,包括: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国深博物馆。

“十三五”时期广东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丰硕

“十三五”时期,广东创作多台大型主旋律剧(节)目,演出总场次超过4万场,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全国性文艺奖项个,获得戏剧奖、荷花奖、金钟奖等专业领域国家最高奖项约人次,舞剧《沙湾往事》《醒·狮》、粤剧《还金记》《白蛇传·情》、音乐剧《烽火·冼星海》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成为近年来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创新建成“粤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多家。公共文化重点改革成效明显,超过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建立了理事会。

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建成4个国家示范区、8个国家示范项目和12个省级示范区、26个省级示范项目。

推进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大洲湾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南粤古驿道、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和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创新推出“云游博物馆”“宝览南粤”等项目。

全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新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名,新增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35个,登记公布国有可移动文物87.5万件/套。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8个展览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

文化和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年的亿元增加至年的亿元;全省旅游总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接待过夜游客从年的3.62亿人次增长至年的5.31亿人次。

“十三五”期间,共创建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18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5家省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44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3家5A级旅游景区。

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华侨城集团、岭南国际集团、华强方特、长隆集团等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编辑

朱绍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