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我们在奋进新征程中绕不开的大考。走好这程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把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加以谋划、推进,并以乡村振兴为统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聂智陈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自此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应将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培育致富沃土,促进产业兴旺
(永顺县灵溪镇沐浴村的烟叶种植基地,犹如“琴键”,奏响乡村产业振兴乐章。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健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支撑,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彰显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在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全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档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培植新型产业龙头,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要素、引进社会资本,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和打造本土品牌,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进乡村产业“三产融合”、扩容增效。结合各地实际,促进农业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康养服务业等高度融合发展,在推动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增大第三产业比重。
留住绿水青山,打造宜居生态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推进生态保护制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筑牢乡村振兴生态屏障,加快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乡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着力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河道治理力度。三是完善农村生活设施。补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短板,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提振精神风貌,涵养文明乡风
涵养文明乡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应大力培育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明乡风、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一是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扎实推进移风易俗。通过评选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正确的价值引导,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二是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支持农村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作用,涵养乡村人文精神,加强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三是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在推进文化惠民、提供更多更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支持“三农”题材尤其是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推动人才振兴,实现高效治理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高效治理的关键要素,立足全面小康新起点,应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一是强化战斗堡垒,持续优化农村党支部干部队伍。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力度,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本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帮扶工作队、志愿者、带头人作用,推行“先富带后富”,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三是搭建人才发展平台,释放人才活力。通过兴办生态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区、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吸纳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增活力、添后劲。
筑牢返贫防线,实现生活富裕
鉴于部分脱贫农户和边缘农户缺乏抵御风险能力、部分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还不足,应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助推广大农民过上稳定的富裕生活。
一是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衔接期间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现有帮扶政策逐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二是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兜底保障。三是提高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对帮扶方式进行调整完善,引导脱贫农户积极主动求富致富,通过技能培训等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逐步降低其对外界帮扶的依赖程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工商大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与传播中心执行主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紧扣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链
张玉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一大背景下,目前我国“三农”工作重点在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南省委省政府近日颁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鉴于此,农林高校应紧扣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链,助力补齐我省农业农村人才不足特别是缺高层次、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的短板,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根据现代农业产业链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隆平高科”亩基地,红瓦民居点缀其间,集中连片的良田丰收在望。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徐行摄)
明确设定培养目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立足湖南、辐射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建立层次丰富、特色鲜明、培养形式多样的湖南现代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依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教育《国标》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相关规定,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和课程标准,结合“三高四新”战略实施需求,并结合湖南农林院校办学定位,明确制定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设置新专业群。优化、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增设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与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生物信息业等相匹配的新专业,探索建立新农科建设的新范式、新标准;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和我省特色农业优势,打造特色农业专业群;围绕循环农业,调优整合新兴交叉学科,推动涉农学科专业由单一型向“农业+”融合型、创新型发展。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围绕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构建具有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的新农科课程体系;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理论课程模块和实践模块等无缝衔接;以农林专业一流课程体系建设为契机,增强“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形成适合“新农科+”发展的多层次、兼具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课程生态系统”。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创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优化、整合,构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项目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培养途径,探索就业适应准入机制,强化校企联合,推动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习、科研实验场地与设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充分挖掘农科教学资源。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网络+课堂+实践基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设APP小程序和实践操作直播,加快研发实践课程包、实践课件包、共建共享课程;建设农林专业实践线上教学资源库、农林人才信息库、民艺传承人信息库等。
精准服务农业联合培养。探索建立农林高校和涉农企业高端人才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推行“双导师制”和“多导师制”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联合授课制度,打破专业界限,聘请农业、企业优秀专业人员授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探索开展“学历教育+培训+考察”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共建协同平台。
打造深度融合农创高地。以隆平高科技园、浏阳市两型产业园、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农创示范基地为重要抓手,打造“众创+众筹、科研+孵化、科研+实训”等多模式、多功能的农创综合平台;加快建设大学生乡创空间和乡创服务中心,促进大学生在农林领域创新创业、服务乡村振兴。
完善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农林高校应联动农企、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农林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创新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完善科研教师创新创业机制,大力支持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下沉”投身农业研发一线开展科创工作,促进农林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建立有效“校农融创”平台模式,开展深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创新。
筑牢农业政产学研联盟。健全协同共建培养体制机制,实现农教高效对接;搭建“湘农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平台”,形成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圈,实现学科平台与人才培养平台复合协同、校内与校外育人平台互补对接;探索由校、政、农联合设立乡村振兴学院,合作举办高级人才培养项目;创新产学研运作模式,走好农业技术产品化、农业产品产业化、农业产业集约化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大力发展洞庭湖区生态农业
李明贤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和要求,是缓解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路径,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6月7日,长江岳阳市君山区段,绿意盎然、水天一色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健摄)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承载着湖南43%的人口、48%的农业产值,还担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责任。加快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要抓手,也是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关乎整个长江经济带区域乃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在洞庭湖区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须统筹兼顾、多方协调。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把发展生态农业纳入洞庭湖区乡村振兴整体布局。洞庭湖区内岳阳、常德、益阳等各地各级政府应协同发力,共同制定发展生态农业的行动方案;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过程中,明确农业农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为和贡献,注重发展绿色产业;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考核、资金支持、能力建设等方面确定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制定并落实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奖补政策,调动各主体参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绿色低碳技术、绿色建材和绿色农业生产资料、回收农业废弃物等绿色低碳行为进行奖补,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惩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引导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调动农民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加大对绿色低碳农业技术研发主体的支持力度,帮助技术研发机构引进高水平技术研发人才,提高其技术研发能力和适用性;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奖补,提高其推广绿色生态技术的积极性。
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加快相关技术推广运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快进入农业农村能源体系并成为主流,降低农业生产生活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植物枝叶、茎秆转化为动植物容易消化吸收、且受动物喜欢的饲料和肥料,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化利用水平,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绿色转化利用,减少农村废弃物排放;提高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绿色化建设技术,提升农膜等可重复利用的技术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积极推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和节能减排领域的运用,实现精准施肥、施药、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机科技进步,发展太阳能农机、电动农机、低碳农机,降低农机能耗,提升农机综合利用水平、利用效率,提高农田保护性耕作水平;提升种子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提高农作物抗病、抗虫、抗旱、抗涝等能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绿色农业建材和绿色农业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加快农业领域资源利用的升级迭代,减少碳排放。
科学规划和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为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夯实基础。以整体系统思维综合考虑洞庭湖区自然生态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村环保、改厕行动和“空心村落”改造等,将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中,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治污基础设施的综合效能;提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便利农业耕种收管以及农民生活等前提下,力求节能、节水、节材、节电、节地、节人,形成有机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水电及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工营销、仓储保鲜、冷链运输等创造条件,同时满足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及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应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加快农村新基建建设步伐,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聚力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姜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应着眼强弱项、补短板,聚力乡村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打造乡村文化建设重要阵地。
(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下盘村举办侗寨节庆活动,向游客展示侗寨灵秀的山水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尹序平刘强摄影报道)
建好乡村文化活动场馆。文化场馆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公共文化建设要求,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原则、“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标准,加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破解农民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器材、场馆和现代网络传媒等硬件不足问题。
健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文化组织机构,切实解决乡村文化队伍人员编制、工资待遇、学习培训等问题;积极扶持民间文艺团体,不断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支持乡村文化骨干更好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成立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建立乡规民约,发挥其在民间事务调解、监督与服务、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
——夯实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基础。
招聘文化人才。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各级政府应强化摸底统计、统筹安排,面向社会尤其是大中专院校招贤纳才,把一些热爱乡村文化事业、具有专业特长、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吸纳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打造专业化乡村文化工作队伍。
发现文化人才。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源于生活、颇具区域特色的文化样式,有一批源于农民、扎根乡村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应加大发掘力度,对他们实行建档立卡、跟踪服务、重点培养,引导鼓励他们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培训文化人才。文化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训机制,通过积极与大专院校对接、与知名文化公司交流合作,定期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基层文化骨干开展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综合素养。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价值诉求。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应紧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不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乡村文化生态、村民生活习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当前,应进一步在广阔乡村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推进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通过开展先进人物教育引领、孝老爱亲模范评选、能工巧匠选拔等形式多样的价值观导向活动,让广大村民切实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底蕴,自觉按照核心价值观指引的方向前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守护乡村传统文化之“形”。各地政府应积极支持、引导、部署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复兴工作,重点保护利用好古镇古街、祠堂民宅、廊桥亭台、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村文化多一点“泥土的芬芳”、多一点“时光的味道”,承载并留住更多美丽“乡愁”。
守护乡村传统文化之“魂”。经过数千年传承发展,我国传统乡村文化丰富多彩,比如世代累积的族规祖训、家训家风,各种礼仪讲究、原汁原味的乡村婚礼、寿筵、乔迁、丧葬、祭祖、庙会等民俗活动,无不蕴含着先辈的智慧结晶、体现出他们对文化的渴求与尊重,同时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友善、团结和谐。对这些发源于农耕文明并长期存续于乡村社会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当代人从中寻找到心灵的归依和精神的“原乡”。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深耕非遗文旅新业态广开乡村振兴新跑道
何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充分发挥农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优势,打造农村“非遗+”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项,且大部分根植于农村。它们凝结着湖湘先辈的生活智慧,承载着湖湘儿女的深情记忆,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文化、教育价值。全面打造、升级湖南农村非遗文旅新业态,既是对“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保护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开辟“非遗+研学”跑道,绽放乡村振兴新魅力
非遗与研学旅游深度融合,可以促使更多人走进非遗村落、走近非遗传承人、感受非遗魅力,从而促进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的双赢。
一是在非遗资源的深度上下功夫。应向下深挖非遗资源品类与精髓,向上提升非遗研学旅游的文化内涵,为研学者深刻领会非遗的核心要义提供高质量基础性资源。二是在研学主体的广度上下功夫。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中小学可持续广泛组织非遗研学旅游活动,各高校可积极开展非遗研学游实践,全面提高研学主体的覆盖率和影响力。三是在非遗研学项目的精度上下功夫。应立足本土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味浓、互动性强、趣味性佳的非遗研学旅游路线。湖南省文旅厅近日推出10条各具特色的非遗主题研学旅游路线,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良好借鉴价值。四是在组织主体的配合度上下功夫。政府、学校、乡村、文旅企业应积极协同合作,实现职能优势互补,共同把控好质量关、价格关和安全关。
开辟“非遗+文创”跑道,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非遗能为文创产品提供特色素材和丰富灵感,文创产业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为乡村文化发展、经济振兴带来强大驱动力。
一是以保护传承为根本。非遗是文创的基础性资源,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对象上,兼顾对非遗传承人、表现形式、传统技艺尤其是精神内涵等方面的保护;在保护方式上,强调在地保护、活态传承。二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应大力引进、培育设计人才尤其是本土创意达人,深入挖掘、深刻领会、生动诠释非遗资源的精神内涵,设计出一系列“有特色、有功能、有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以生产制作为重点。应平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吸收传统工艺精髓,体现产品的非遗本真和特色,又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规模和质量。四是以市场营销为出口。依托非遗景点、非遗园区、非遗传习所、非遗博物馆等平台进行线下产品展销,有效利用直播带货、网购APP等载体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全面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开辟“非遗+民宿”跑道,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非遗+民宿”的有机融合,既能满足游客体验特色文化的消费需求,又能使乡村经济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迸发新的活力。
一是配套政策、资金、管理、人力等方面支持,鼓励本土青年或非遗爱好者来乡创业,吸引投资进军乡村非遗民宿业,并邀请非遗研究、创业实践、酒店管理、环境设计等领域专家学者对从业者进行培训指导。二是制定非遗民宿行业湖南标准,紧密结合乡村自然风光和非遗资源改造或修建民宿:在设计上体现非遗主题和特色,提升非遗民宿的文化意蕴;在空间利用上设立非遗文化产品展示区、体验区、销售区,通过传承人、文化手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