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记录的“八景诗”,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各州县名胜地也多称其景物为“八景”,如燕京八景、柳州八景、永州八景、贞丰八景、龙城(安龙)八景、兴仁八景等。
“兴义八景”以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八首为标志,从而形成“兴义八景”:笔山耸翠、天榜连云、桥横三亩、灵源三尺、花水绕城、鱼跃清泉、雨洒芭焦、腾龙戏珠。黎峨为兴义别名。这些景观现多有留存。
现对古代“黎峨八景”和“安南八景”略作考证。
黎峨八景之一:“笔山耸翠”
“笔山耸翠”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笔山耸翠”(见《民国兴义县志》,民国三十七年稿本。下同)诗一首,诗云:
奇峰挺拔似巍峨,独据城南毓秀多。
雨后岚光千堞荡,晴余黛色五霄拖。
好从天外挥椽笔,已兆人间及第科。
倘使携筑临绝顶,众山一览俯森罗。
“笔山”即笔架山,“笔山耸翠”景在兴义老城城南笔架山,今盘江宾馆、邮电大楼后面三座山峰。
兴义盘江宾馆(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
《兴义史话》(贵州科技出版社,年版第页)载,笔架山三峰连耸,中峰高,左右二峰略低,宛如笔架,故有笔山耸翠之称。山前有龙潭,水深而清。山麓古泉,潭碧如镜,为游人傍晚憇息之所。相传有一秀才,苦读于山麓泉边,以山为笔架,龙潭为砚池,吟诗作画,感动仙女化为丹凤,衔秀才之作传于天地之间,民间有“丹凤衔书”之说。民国兴义人蒋秋溪《兴义竹枝词》(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芳塘半亩锁烟环,散步难忘笔架山。
记得前宵人静后,与郎双照好容颜。
刘以诚全诗首四句写笔架山的风光。“奇峰挺拔似巍峨”写笔架山高大雄伟,奇峰挺拔。“雨后岚光千堞荡,晴余黛色五霄拖”描绘雨后笔架山雾气缭绕,映照在垛墙里,色彩斑斓。后四句寄托作者对兴义人才辈出的愿望。“已兆人间及第科”是指笔山书院培育人才“毓秀多”。兴义笔山书院最初即建在笔架山,并因笔架山而得名。据《兴义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载,清乾隆年间,笔山书院初建于老城后山水井坡山麓,因年久失修而荒废。嘉庆十八年(年),院址改在县城门外,咸同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元年(年)院址改在老城后山文昌宫,俗称老书院。后又由县人刘官礼、赵学坤等于光绪十五年(年)主持迁建于城北之老官坟(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光绪三十一年(年),笔山书院改办高等小学堂,堂长徐天叙带领书院学生王文华、魏正楷、窦简之等13人赴省会贵阳报考贵州公立通省中学,囊括前13名,名震贵州学界。“倘使携筑临绝顶,众山一览俯森罗”寄托作者希望笔山学子当具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和魄力。
黎峨八景之二:“天榜连云”
“天榜连云”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天榜连云”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天将一幅画图开,榜挂云边不染埃。
姓字高标酬素愿,文章焕发试鸿才。
丹霄直步基本地,碧汉相依接上台。
山势钟灵称太古,凭谁走马报春魁。
兴义南有笔架山,北有《兴义府志》称之“镇县之山”的巴骨“天榜山”。天榜山,在城北郊巴谷山群中。其山高百丈,山体薄而陡峭,岩层如削,笔直朝天,远远望去,状若碧空悬榜,山中常有云气,氤氲翕忽,故有“天榜连云”之说。
兴义巴谷山
《民国兴义县志》第二章记载“天榜山”:“在城北二里,为县城左翼,高百丈,石壁森然,状若悬榜,常有云气,阴晴皆见”。
清道光直隶望都(今属保定市)知县,兴义府人邬井南有《九日天榜山登高》诗:
万壑松风一啸秋,手扪天雨落红流。
登临岂借白衣酒,酩酊难销青眼愁。
三径园林安梦蝶,百年世路听呼牛。
萸囊空解嗤常例,未必仙源不可求。
是诗“以酒言志”,表现了作者“萸囊空解嗤常例”的尴尬,期望归隐的愿景。
黎峨八景之三:“桥横三亩”
“桥横三亩”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桥横三亩”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斯桥生就本天工,数亩纵横一水通。
绿绕平畴刚泛鸭,晴遮峭壁又垂虹。
逢春时涨三篙雨,破浪长乘万里风。
过客何劳再题柱,秋成独喜兆年丰。
“桥横三亩”,景在兴义城西南坝佑普戛山。《兴义史话》(贵州科技出版社,年版第页)载,坝佑河由普戛山下溶洞伏流而过,出水处潭深水碧,藤萝垂挂,景色清幽。其上自然成桥,俗称“天生桥”,桥四周怪石嵯峨,莲蓬修竹点缀在奇石丘土间,有“桥上三斗种”谚语。桥面有耕地三亩,故名“桥横三亩”。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穿云洞公园
清道光诗人张国华《贵州竹枝词》“兴义县竹枝词”(见《咸丰兴义府志》)有诗云:
水急山高路不平,此中桥险号天生。
雨余仰见云烟卷,人在云烟雨上行。
民国兴义中医李芳芝有《天生桥》(《兴义市文史资料》第2辑)对“桥横三亩”有细致描绘:
天生桥,为兴义天然名胜之一。泉石绝妙,风景殊佳,去城南十三里,上流有二水抱绕笔架山麓,其源一来自纳桑箐古井,一来自高卡寨大山,一来自补路村后河,南北交汇合流,即灌洞口,洞上有田约三四亩,两岸崎岖,双峰夹峙,牧童牵犊往还,如履平地,故称天生桥。面部洼陷一穴,直贯洞底,每值月朗风清,白光射影,圆如玉盘,桥下深渊曲折,渔人探险,不敢通过水出洞口处。岸上青峰高垒,水溪蜿蜒二三里间,而坝塘、而耳寨桥、而横山、瓢山,与红旗丰产坝之三道桥毗邻相望,再半里许,纳诸溪细流而汇于鱼龙、经双生、乐立、纳灰等乡村入落水洞,穿越崇山峻岭,突现为母猪塘,由塘底潜行约二十里,从马鞍营半崖湍流而下为清水河,复约行二十余里,乃至巴结,汇盘江流域。计自开源夹两岸,纵横百里,凡所灌溉皆称产米肥沃之区,布依汉家,烟村杂处,户多殷实,斯但言水利也。其桥介然于两山之间,形为翠畴可耕,亦兵家必争之地,地方风雅,前辈曾登临赋诗,号“桥横三亩”。余且频游塾赋矣,喜风景之奇,感沧桑之变,丰产所赖,富源悠关,不禁抚今追昔,悲歌慨然,乃聊缀骚词,以供后之考古探胜者之一粲,若曰长啸狂吟,亦文献足徵,则不才讵敢望耶。词附后:
翠畴三亩洞天通,仙造鹊桥无此工。
笔架峰青舒眼底,玉盘雪白射心中。
幽家灌口双流汇,伏浪穿肠千岁空。
普戛山营血染岸,悲歌吊古访龙宫。
黎峨八景之四:“灵源三尺”
“灵源三尺”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灵源三尺”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岂独山秀水多灵,别有甘泉自可铭。
浪级千寻翻地白,潮来三尺涌天青。
涨消迹向潭头认,清浊歌从岸外停。
若遇夜阑人静候,波澄几点映疏星。
“灵源三尺”,景在兴义城内沙井街之冒沙井。冒沙井有“兴义第一泉”之称。据《民国兴义县志》记载,冒沙井“在土城(即黄草坝土城)东半里许石窟中,源泉混混,不分涸溢,异常清冽,石底积沙无数,不啻一天然滤池,供居民饮用,可称黎峨第一泉。”清末民初的兴义城区,人口不足万人。居民饮用水源均来自城区水井,那时水井遍布城内,有沙井街的冒沙井,向阳路的四方井,湾塘河的姑娘井,市府路的双胞井,城南的梅家井等十余口。其中,以冒沙井水质最好,水量最大。
兴义街心花园沙井街
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城区人口迅速增加,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年,地、县政府拨款18万元,等建自来水厂。最终选择水质好、水量大的冒沙井为水源,在将台营山顶修建了兴义城内第一个水塔,容量为立方米,年5月1日正式通水,这也是兴义城区居民第一次用上自来水。改革开放后,随着兴义城区的不断扩建,人口不断增加,冒沙井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灵源三尺”也消失在兴义人的记忆之中。
黎峨八景之五:“花水绕城”
“花水绕城”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花水绕城”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天然图画拟江城,放眼楼头万里清。
花作锦团春著色,泉拖玉带雨添声。
落看水泛千章丽,济得川流一棹横。
更喜波光遥绕郭,东门桥畔日初晴。
“花水绕城”,景在兴义城南门外。“花水”即花水河(又称花桥河,今称湾塘河)。《民国兴义县志》记载:花桥河“源出兴义县城西之破古寨(距城十里),经木贾大寨东流,纳鳝井诸泉,流绕城西南,”蜿蜒北流,至天心桥注入马岭河。所谓“花水绕城”就是花桥河穿越兴义南北两城区,盘绕东流,一路形成鱼跃清泉、双狮锁水、小桥赏月、跋浪亭阁、文昌大桥等景观。
兴义湾塘河
花水河上曾有六座石桥,分别是三月桥、花桥、谢家桥、牛鼻桥、三圣桥、瓦窑桥,这些石桥将南北城区连为一体,其中以“花桥”最富诗意,兴义士人着墨甚多。《咸丰兴义府志》卷十三《河渠志·桥梁》载:“花桥,在县城南门外护城河。护城河,一名花桥河,因桥以名河也。”
清乾隆进士丰县知县、兴义人卢世昌赋有《花桥》诗描述花桥景致:
烟波十里漾清涟,水到城南别有天。
试看花桥鱼跃浪,跳珠白雨乱飞泉。
清兴义人吕声桐有《花桥河月夜闻笛》,诗云:
玉宇沉沉万籁清,天街徒倚夜凉生。
月移花影当窗暗,风送笛音隔院惊。
几处离人悲远道,谁家嫠妇怨长征。
愁心莫漫吹将去,直到榆关古戍城。
民国兴义人蒋秋溪《兴义竹枝词》(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星河耿耿漏声迢,何处清歌韵最娇。
待得檀郎归去也,花桥河畔坐吹箫。
如今的湾塘河周边,已经高楼林立
花桥河畔,秋夜月明,闲雅之士常流连于此,或赏月、或抚琴、或吹箫、或愁思。当然,花桥河畔也有不雅“画面”:
民国唐守一《兴义竹枝词》有《洗澡》诗(见《民国兴义县志》)云:
花桥一带日初晴,多少游人两岸横。
裸体惯随波上下,旁观争说太无行。
其诗注云:“城区花桥河一带,每届炎夏,常有少年男子祼体沐浴。”难免有煞风景!
黎峨八景之六:“鱼跃清泉”
“鱼跃清泉”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鱼跃清泉”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绝胜城南第一桥,天公特著此灵潮。
风梭锦浪分还合,鱼喷珠花起复消。
春水荡时依藻在,秋波澄后逐苹漂。
游鳞细数凭栏赏,深浅谁知妙趣饶。
“鱼跃清泉”,景在兴义城内南门,花水河谢家桥(今南门桥)下。据《兴义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载,花水河谢家桥下,一块巨石横卧河心,花水从石上飘然而下,银珠飞溅,雨雾迷濛。窜滩鱼群争相逆水而上,故有“鱼跃清泉”之称,民间有“鱼跃龙门”的传说。当年被誉为“绝胜城南”的花水一景,至今风貌犹存。
据《峰林大观》(贵州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描述,花水蜿蜒至牛鼻子桥,又是一番景致。西岸为火晶山,奇石多姿,翠竹夹道,东岸为穿云洞﹐楼台亭榭,画栋雕梁。两山对峙,恰似两只雄狮,守卫在东西桥头,人称“双狮锁水”。花水流至民主桥与文昌阁大桥之间,花水分流而下,汇成一小岛,岛周花水环流,绿柳夹岸。清光绪二十六年(年),邑人刘显潜捐资倡修“跋浪亭”于此。年,政府投资14.5万元重修跋浪亭公园。园内设置了醒目的跋浪亭、观水台、画廊长坊、画阁、茶厅、长凉棚、鱼池、花卉园和水泥拱桥等15项建筑设施。年,政府投资万元,对湾塘河从兴义市文化馆前起至跋浪亭公园段进行全面改造,规划建成苏州式古典风格建筑群。近年来,市政府多次治理花桥河,疏通河道,植树栽花,使花桥河四季清澈。又在沿岸修建五座别具特色的亭阁和卷棚式悬空长廊,其上琉璃筒瓦,朱漆彩绘,人们称之为花水一条街。
黎峨八景之七:“雨洒芭蕉”
“雨洒芭蕉”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雨洒芭蕉”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千寻峭壁势崔巍,顶上清渠一道开。
瀑影横拖疑挂练,泉声响达似闻雷。
九天珠玉随风落,万壑波涛带雨来。
翻讶银河下霄汉,如斯佳境胜蓬莱。
“雨洒芭蕉”,景在兴义城北马岭河天星桥左岸。《咸丰兴义府志·诸泉》有“天星桥两山悬瀑凡六,奇于永宁州之白水河瀑布(黄果树瀑布)”的记载。《兴义史话》(贵州科技出版社,年版第页)载,天星桥两山对峙,壁立千仞,由城北流去的花桥河水,至此在峭壁间飞流直下,下有芭蕉林,形成一处雨洒芭蕉瀑布的奇观“雨洒芭蕉”。只见“瀑影横拖”,银链悬空,雾气蒸腾,泉声如雷,水花如“珠玉随风落”,溅洒在悬崖下的芭蕉丛叶上。行人沿瀑布从山径古驿而过,雨雾蒙蒙,凉爽宜人,别有天地,为兴义夏季郊游的最佳去处。
马岭河峡谷
今天,“天星桥”河段已形成马岭河峡谷景区精华核心部分,有“十里翠屏”“绝壁天梯”“千米画廊”“霞光飞瀑”“海狮戏虹”“雨洒芭蕉”“翠竹摇雪”和“孤岛碧潭”等八景。其中,“雨洒芭蕉”是众多瀑布中唯一的泉水瀑布,瀑布高90米,水大时宽约10米。兴义地方文史专家张守恩赋诗一首(见《浅话兴义》,贵州人民出版社,年版第98页)描绘“天星桥”八景:
千米画廊绉瘦透,苔藓着色夹幽兰。
上有修竹迎风舞,下有划艇浪尖漂。
凌空三五飞瀑下,雾折阳光虹添花。
敢问历代画泰斗,谁能染就此丹青。
黎峨八景之八:“腾龙戏珠”
“腾龙戏珠”为兴义八景之一。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腾龙戏珠”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惜原诗遗失。
“腾龙戏珠”,景在兴义城西坪东龙头山。龙头山山势蜿蜒,坡上峭石嶙峋,呈东南西北向绵延八公里。因山脉似龙身,兴义人将这座山峰称为龙头山。龙头山龙首(山峰)高昂,小山峰犹如玲珑龙珠,因此有“腾龙戏珠”之称。
“腾龙戏珠”还有另一种说法。古人认为兴义县城为“九龙归位”,龙头山、狮子山、巴谷山、柯沙坡等九列山从四方奔赴而来,聚于黄草坝。穿云山乃“腾龙戏珠”中的“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八景诗”历代也会有变化,地方文士会根据地方景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今兴义地方文史专家张守恩有新“兴义八景”(见《浅话兴义》),包括:涵虚览胜、峡谷飞瀑、万峰叠翠、平湖倒影、南境大观、雾海云峰、山庄集锦、白龙披霞。(毛建军邢贵龙)
来源:黔西南日报
——完——
作者/来源:金州之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