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了周至县和眉县的人:这峪口这么好的水,他们都可以轻松的慢慢转一天。

没办法,西安到西边的峪口确实有些远。

不过有个机会我都不会浪费,咱一天不行去两天,反正里面有农家乐——泥峪安排上。

泥峪是周至县最西边的峪口,是西安和宝鸡眉县的分界口。车过了泥峪村向南的水泥,看到了这个池塘,山青水绿,我心里就喜欢上了。

泥峪是傥骆古道最重要的支线之一,如今西安飞往汉中的飞机航线,还是沿着傥骆道飞行的。

真的要赞叹一下,泥峪里是水泥路沿途都有停车点和凉亭,都是免费停车,比西安周边某些峪口停车就收费友好多了。

进到峪口,一路过了检查站、五里庙,双龙洞就出现在面前。

这个双龙洞每年盛夏就成了网红山洞。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周眉二县移山修水库,此洞便是当年人工开凿的导流洞。泥峪溪水从上流进,百十米后从下游出。

当时水库修建的不是很成功,所以停工,没成想“无意插柳柳成阴”,这个山洞成了消夏纳凉的好地方,起名“双龙洞”。

泥峪原来叫作“韦谷”,清朝的时候就讹传为“泥谷”。我倒是很奇怪:这么清澈的水,泥从何来?

溪水真是渗凉,脱下鞋子下水,一会儿就透骨。好在旁边有大石头,沿着石头过去。这水碧绿,看着浅,实则深,两三米都不止,还是要注意安全。

走到对面的石洞口,一股凉气扑面而来,不由得打个寒颤,这进去不把人冻死?

往石洞里望,水流激荡,可以看到进水口的亮光。我有些怕,就不进去了,洞高约两米,胆大的人起哄就进去了。

我就喜欢坐在洞口,看飞溅的水花,通轰轰的瀑声,然后抽上一袋烟,心里就舒畅得不像啥了。

坐了好长时间,驾车继续前往,在进水洞口望望,这里看着水流不是很大。不知道到了下流为什么就那么大的水流?

一路上的景色不少,很多地名:西牛沟、瓢儿沟、倒回沟、发财沟……

这个瓢儿沟又叫作一堵墙,说是道路狭窄,东西俱有高墙样的山壁,故名。

沟里都有人家,房前屋后都是庄稼地,很多地方都秧着猕猴桃苗,这是一大产业。

倒回沟这里有户农家乐,主人很年轻,也很热情,院子收拾得很清爽。

农家乐旁边就有到水边戏水的地方,小院旁边有一座造像奇特的山峰,有人说叫做笔架山,还有人说叫做跑马梁,问小院的主人,你看他咋给你说。

山水俱佳,在这里我是狠狠赞叹一番。

从小院再往前,路忽然就窄了。说实话,从峪口到这里水泥路还算宽,会车基本上不成问题,下来就麻烦了,所以从这里开始就容易堵车。

从峪口进来水泥路也就五公里左右的样子,到了发财沟,水泥路到头了,再走百十米土路,汽车是彻底行驶不了了。

这里就是河平客栈,旁有一块泥峪石门遗址的石碑,有吃住的地方。

眼前一大块平展的土地,老房子隐藏在请绿之中,很有山居的意思,小院外面的平地上也秧着猕猴桃苗。

深山中有这么大一片平地,也算难得,这里停车休息,露营吃饭都是可以的。

从这里徒步,可以到仙人墓、石门和鹰嘴石,大概不到2小时就能。沿途草木茂盛,蚂蝗很多。

《周至县志》记载:周至很早就有“周箕王,入泥峪,凿石门”的传说。

泥峪石门遗址尚在,仅能过一人。

网上资料

若一直走到泥峪南段,可到“一脚踏三县”(原周至县、眉县、佛坪县),在海拔米的界石岭山峰,大概来回需要2-3天时间

看看时间,我们还是就在这里玩玩溪水,看看山色罢了,今天就算是探路罢。

说实话,泥峪的山水就是好,但是怎么却叫一个“泥”子呢?

山石累累,溪水淙淙,掬一捧水,且享受这一片山色。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