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驱车沿着蜿蜒曲折的村道缓缓驶入,藏身于偏远大山的深水村,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深水村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罗稳村委会,距离高明中心城区近30公里,是高明革命老区村。该村有着独特的岭南风韵,至今仍保存着始建于光绪元年(年)的清代民居群。岁月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刻上了斑驳的印记,却也让它们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依龙珠山

先人以耕种航运发家

巷道久无人迹,角落里已经布满苔藓。古屋久无人居,墙壁的灰塑早已褪色,砖缝的棱角渐渐被岁月侵蚀。静谧,是我们走进明城镇深水村古屋群、走过巷首的松涛书院时的第一个印象。

现年63岁的村民李汉华一边引路,一边为记者讲述深水村的历史。眼前的这个老人半辈子都在村里生活,曾经是村干部的他,对村中的古民居群和松涛书院满怀自豪之情,对李氏先民更是有着由衷的崇敬。

深水村开村始祖为李氏先民,后村里陆续迁入刘、张、苏三姓。李姓先民有几个分支,最早的是于年左右从下新村迁入的李简美、李登美和李武美兄弟,年又有岳塘村李氏兄弟迁入。

建村之初,先民除了耕作百亩良田,还利用靠近航运码头的便利从事内河运输工作,将农作物转销各地,又从广州运回各类时髦商品。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深水村先民逐渐积累起财富。

每每提起深水村的历史,李汉华都能清晰地讲述出来,谈到村名的传说时,他也能立马娓娓道来。相传深水建村之前,有个李姓人一天晚上做梦时,梦见了有个高人提示他,如果想要日子过得好,就去找“龙珠山”,在那里落户生根。之后,李姓人几番寻找,并没有找到这个好地方。

于是,这名李姓人就近找到一个名叫“岗子”的地方歇脚。“岗子”旁边有泉眼,泉水清凉爽口,周边有山有水,李姓人当即便买下这一带土地用来居住和耕作。过了一段时间,李姓人行船经商时遇到一名老伯,闲谈中知道老伯是一名风水先生,又有意将近年经商的钱财用于改建村庄,就邀请老伯来到村里做规划。

这名老伯告诉李姓人,村后山的泉水是龙珠喷出来的,该山叫做“龙珠山”。李姓人一听,便想起了梦里“龙珠山”的事。李姓人请老伯为该村赐名,由于村庄形若“田螺”,而田螺需要在水里生存,于是将村起名深水村,旧时也叫深溪。据村民所述,上世纪50年代龙狮队的队旗里的确印着深溪的字样。

深水村坐向为“坐西北向东南”,站在村口,能够看到明城远近闻名的笔架山;村前,有沧江河滔滔向东流,寓意财源滚滚来;东南方向是明城镇的文昌塔,寓意希望得到文曲星庇护,多培养出人才。

崇文重教 建松涛书院培育读书人

建村后,先民大兴崇文重教之风,在村中建造松涛书院,数百年间孕育了一大批读书人。

走进松涛书院,仍可见象征先民期许的对联:台阁文章万古书 兰亭诗序千秋画。古屋的大门上题有诗词:“池塘四五尺深水,槛外两三般样花;过客何须曾借问,读书声处是吾家。”

李汉华不把先民称为“祖先”,而是亲昵地称之为“前辈”。他说,深水村民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仍不忘崇文重教的传统,在营建这片青砖大宅的时候,特意将每条巷子的第一间青砖大宅辟为书院和书屋。书院即松涛书院,书院设有学堂,由李氏先民聘请老师授课,书屋则相当于现今的学生宿舍。

李汉华介绍,李氏先民世代务农,后以经商发家。随着阅历渐长,他们深感知识的重要。为此,他们大力培养后辈的崇文重教之风,在村庄规划时便将书院作为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建筑格局上看,当时的深水村古建筑按“书”字结构进行布局。村民共建造了22间房间,其中书院和书屋占了4间,李姓人的崇文重教之风得以体现。而整片青砖大宅的布局是1间书院带3间书屋结构,书院和书屋排在每行村屋的首位——即村民出入必定经过书院和书屋。为了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崇文重教之风,李氏先民在营建青砖大宅时将书院和书屋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不仅如此,财力丰厚的李氏先民还免费到周边的村落招收学生。一是因为村中人口稀少,借此增强村中的求学氛围; 二是因为先民深谙和气生财之道,借此增强同周边村民的感情。

此外,松涛书院还保留了两个专门用来存放官服和官帽的藤箱,其中一个滕箱内壁还留有“三元及第”字样。据传,官帽与官服就是曾在深水村求学的外姓村民考取功名后所赠。可惜的是,藤箱内的官服与官帽已于数年前被盗。

“过去高明曾隶属肇庆府,我们李氏先民在肇庆当官的就很多。”李汉华说,深水村最为兴盛的时候当官和从商的人特别多,村里多亩土地都是从高要禄兰村雇人过来耕作。

历经繁华 古村因改造重获新生

透过村里的青砖大宅,后人可窥探岭南建筑艺术的神秘之处。

深水村背靠形如田螺的元珠岗,所有古屋群坐西北而向东南,面朝明城笔架山,毗邻贯穿高明全境的沧江河。

现存的青砖大宅,全部按统一标准建造,墙体用耐火青砖砌成。村内巷道相通,纵向宽度约2米、横向宽度约3米,呈棋盘状排列。每间房子的屋顶上均有前后龙船脊。相传,之前这些龙船脊上面还有暗纹装饰。暗纹代表水,而龙船脊则代表先辈航行时用的船。

李汉华说,这里的所有青砖均产自南海九江,足见当时李氏先民财力之殷实。李氏先民以水运发家,在屋顶上造龙脊,也有“不忘本”之意。

“四门朝厅”的建筑工艺是深水村青砖大宅的一大特色。旧时为了防盗,所有房屋没有开设窗户,屋子的采光来自天井与倾斜的瓦顶,在确保阳光照进屋内之余,也保障了室内空气的流通。同时,房间的四个房门都被设计成朝向大厅的方向,这样房间里不会显得阴暗。

天井既用于采光,在辅助排水的同时,也有着吉祥的寓意。李氏先民在采用南方传统的滴水壁檐疏导雨水的基础上,按照“前9后9左3右3”的比例,将滴水壁檐设计成长方形,下雨时雨水从滴水壁檐上流下24条水柱,看上去十分有趣且美观。同时,雨水又通过天井条石下方隐蔽的排水孔流入排水渠再顺流至村前水塘。

深水村的青砖大宅长久以来都养在深闺,但它们都是曾经繁华的沧江航运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李汉华介绍,高明过去隶属肇庆府,经济文化等活动也是以西进为主。明城四周被大山围住,一条沧江河,改写了山区交通不便的发展困局。

距离深水村不足两百米便是深水村古码头,数公里之外,是高要、高明和鹤山三地交界处名噪一时的新圩街。新圩街扼沧江航运要枢,有谷市、鱼市、牛市、猪市,人们在这里集结成市后,又发展成街圩和城镇。

深水村是最靠近新圩街的村落之一,虽然如今的深水村一片寂寥,但当地却流传着“先有深水村,后有新圩街”的说法。

透过史料和村民记忆,历经百年磨砺的深水村仍然熠熠生辉。年,该村被纳入佛山市30个特色古村落名单;年,成为佛山市首批古村落活化之一。随后,深水村以“礼孝”为核心,先后启动实施18个活化升级项目,对休闲公园、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并设立村史馆,为村民和游人提供休憩之地。这一切荣誉和改造,让有着百年历史的深水村向外界散发出更大的魅力。

来源: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洪海)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