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检察官:“古树名木是一个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活文物,也是人民对一方水土的情感寄托,对经济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树名木疏于管理,不仅会使生态资源受到损害,也会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传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近日,合江县检察院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符阳街道办事处及泸州阜阳投资集团,在合江县符阳街道三块石(小地名),举行“合江县古树名木保护现场会”,对一棵被合江百姓誉为“荔枝王”的近五百年的荔枝古树,开展了现场修复。
这场保护会的起因源于今年年初,合江县检察院结合该县作为全球北纬38°唯一的晚熟荔枝之乡,以及荔枝产业作为全县特色经济的具体县情,重点针对全县范围内的古荔枝树,兼顾其他类型古树名木,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专项巡查行动,巡查足迹遍布合江县11个乡镇山区及规模种植园1处、古树名木集中种植点3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单体古树3处,在巡查监督过程中发现五百年“荔枝王”存在管护问题。
为了保障“荔枝王”的林木资源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检察机关在向林木种植专家咨询意见后,向负有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整改行动随即开展。
图:今年3月,干警发现,“荔枝王”存在保护设施断裂、下塌,树干中空、存在虫蚁侵蚀,部分树枝下垂严重,树叶多有病斑,整体呈现不健康态势。
图:经检察机关督促整改,“荔枝王”保护设施已经修复,树干部分采取土壤覆盖,防止虫蚁侵蚀,经施药、输入营养液,树叶已经长出新芽。
此时,一场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持续更久的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也正在持续开展。
●“望闻问切”式交流座谈,摸底全县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合江县检察院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公益诉讼检察部干警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主动加强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开展座谈交流,调阅资料等方式,对本县古树名木的具体分布、保护现状及生长特点进行掌握,核查古树名木保护主管行政机关的履职情况。经调查,合江县检察院掌握了该县株各级古树的类型、树种、所在地、坐标、树龄、树形、生长情况、不利因素和管护人及单位等详细信息。通过听取行政机关和林木种植专家对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困难及优化意见的分析,合江县检察院明晰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为调查和科学制定检察建议打好了基础。
●排查式“全身体检”,对不利因素登记入册
合江县检察院联合县自然资源局,采取“重点排查深山老林、重点排查高龄古树”的工作办法,深入云峰山、笔架山、观音岩、荔枝古树公园等地,以是否正确悬挂保护标识,是否出现寄生植物缠绕、枯枝断枝、根系裸露、树干空洞、白蚁侵蚀、水土流失和人为破坏等不利因素为检查重点,共排查三级古树名木古97株,其中树龄在年以上的17株;排查二级古树名木5株,树龄均在年以上。排查发现的17个问题,均详细录入古树名木问题登记册中。
●“对症下药”制发检察建议,及时“复诊”强化跟进监督
合江县检察院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展开协商,针对古树名木保护不足和监管存在的漏洞,对照古树名木问题登记册,逐棵制定整改办法。在林木种植专家评估可行性后,合江县检察院向相关负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要求:一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明确保护责任人,定期开展保护设施维护、健康检查巡视工作;二是及时组织协调,对照问题清单逐棵整改;三是尽快组织专业力量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加强管护。为贯彻落实“检察监督,有始有终”的原则,“回头看”检察行动将在6月开始实施。
为了进一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完善生态修复补偿机制,为合江县古树名木、林木资源提供司法保障,服务和保障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检察院、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四川省合江县农业农村局、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合江县白鹿镇人民政府、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在长江支流塘河河岸建立起“川渝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区”。示范区内设置林木补种区,用于监督判决、责令补种林木的集中执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司法监督+行政监管+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