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荨麻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056409.html

来到客都梅州,看过很多的围屋,有殿堂式、圆楼式、方楼式、中西合壁的,其中张弼士故居比较特别,它是典型的客家风格客府院第,下面,就跟着乐玩君,一起去看看这个带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客家民居建筑吧。

张弼士故居位于梅州西河镇车龙坪村,航拍角度看,发现这个围屋的外门很有意思,外门口比较小,并且它跟围墙是有一定的斜度。

据导游说,这种设计是古代风水学原理建造的,目的是让门口可以正对着远处的笔架山腰,有客家人“晴耕雨读、耕读传家”的寓意,也希望后世的子孙都能饱读诗书之意。

进门后,大门的横額上有书“光禄第”,三个大字。

为啥说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光禄是清代一个官位职级的名字。

清朝光禄大夫为一品官员。

张弼士在年上书清朝皇帝,提出“振兴商务条议”12条建议。后获得皇帝召见,建议采讷,赏赐其头品顶戴,一品光禄大夫之职。

因此他的故居就是“光禄第”啦。光禄第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年),历时七年才建成。

张弼士是一栋非常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它是由三堂四横一围构成的,围墙都是由沙灰水泥建成,非常坚固。

作为客家民俗风格官府院第,张弼士故居内有花园、书房、卧室、餐厅等。

装修精美,屋内抬梁、斗拱和门窗上都绘制或雕刻有各种花鸟和飞禽走兽的图案,还有厅堂里也是方形的石柱,及屋脊上的灰塑让人目不暇接,就像到了一座民间的工艺美术博物馆。

其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特点:

麻石天井

“光禄第”天井地板遵循中国传统古宅“四水归的设计理念,采用方形条状“麻石”作铺垫

一是:方便排水用;

二是:体现张弼士无论是做人、经商还是做官,一定要方方正正;

三是:表达先生“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铮铮誓言,做人做事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四是:老先生一生主张“主权自掌,利不外溢”,寓意他实业兴邦、振兴中华的追求和愿望!

五福临门雕刻

光禄第正大门左右两边的雕刻的匾中五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

左边题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这里的“寒山寺”是指他年下南洋时所经过的潮州湘子桥对面的寒山寺,借用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来表达当时漂洋过海时的心情。

右边题写是唐代杜牧《清明》中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泛指卖酒的地方,张弼士引用这句诗表达自己与酒的一生渊源。

“荫远流长”横匾

张弼士外墙大门的横匾上有“荫远流长”四个大字,这是清代李鸿章给张弼士所手书的,意思是讲因为光禄大夫张弼士对国家有功,所以他的后世子孙们,可以得到皇恩的荫护,直到永远之寓意。

至“荫远流长”横匾下面的还有两幅石雕,上面雕刻的图案是“龙腾虎啸”,体现了围屋主人的身份高贵,地位不凡。

私家码头

航拍下,可以看到码头的挡水围墙历经百年了,现在还保存无好。当时花了三年时间才建好这个码头和拉水围墙。

沿着台阶往下走是当时河船的停靠口,原来是一片沙坝,施工时先建码头后建光禄第,码头建好后用河沙填平地基才开始建造故居,所用材料大部分都是通过个码头经水运运输进来的。如今,在此修建了竹艺长廊,成为游客品茗休闲的绝佳场所。

关于张弼士

张弼士(-年):他是张裕萄葡酒的始创人,也是爱国实业家,近代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商务大臣。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

看完,留言告诉我,你想来这里看看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