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杜甫故里前猜想,能诞生诗圣的地方一定少不了青山绿树、小桥流水,少不了散发着古意诗趣的亭台楼阁和飞檐挑角的古老建筑。杜甫故里每个角落里,都该充满灵性,飘逸着唐诗宋词的韵味。一块老砖一片碎瓦就该是百读不厌的诗章。

杜甫故里在河南省巩义南窑湾村,是一座极为普通的村庄。村边路旁,有一古朴典雅的碑楼,内立清代碑刻,正面楷书“唐工部杜甫故里”,距此不远并立一碑刻,近瞧是郭沫若先生的墨宝“杜甫故里纪念馆”。杜甫纪念馆,陈列历代杜诗版本和研究杜诗的论文,杜甫世系表以及‘三吏’、‘三别’诗意画等。

巍峨的笔架山下,当年杜甫诞生窑还在。这是一孔座东向西约有11米深的砖砌窑洞,元明时期曾修过。左侧是一通青石碑,正面楷书大字为:“唐杜工部讳甫位”。“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少年杜甫,曾攀爬过的梨枣树已难觅仙迹了,惟窑洞后山峰突兀的笔架山,还将早慧少年“七令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诗句保留在记忆里。这座犹如文人案头笔架的山峰,莫非是当年杜老夫子放笔之所在?而山后那“砚台池”一定是他泼墨挥毫常用的巨砚。

走进昏暗的杜甫诞生窑时,发现原来悬挂有杜甫炭精画像的窑洞里,摆放着一些杂乱的物什,驻进了看守工地的民工。这是巩义人在重建纪念馆。院内四处堆置的砖瓦木料等建筑材料。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年)的大年初一,杜甫在南窑湾村杜闲家出生了。他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所以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幼年丧母、青年壮游、科举失第、壮年奔波、衰老流蜀、漂泊鄂湘,贫病而卒。沿着这条轨迹,伴着苦难的命运走完了他与唐王朝息息相关的一生。

笔架山山峦起伏,芳草萋萋,绿树葱茏,山下东泗河清溪如带,涓涓长流。遥望着高高的笔架山,我仿佛回到了由盛入衰的唐王朝,看到了满怀忧国忧民情绪,一袭长衫,一脸清瘦的诗圣朝我走来,与我倾心交谈……

杜甫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他的正统儒家文化教养,令他很难有高蹈出世的思想,追求仕途和不朽的诗名,终其一生。

在长安,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结果求取官职一再碰壁,仕进无门。天宝后期,杜甫在长安、在飘零的旅途上,目睹了大唐帝国皇帝骄奢淫逸、奸相专断独行、国戚贪污弄权、对外穷兵黩武、百姓田园荒芜,流离失所,遍地哀号的家国苦难,渐渐地他的政治抱负和报国幻想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他终日忧国忧民,纠结在心中的依旧是国事和家事。

安史之乱爆发,他沉痛地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把忠君和爱国看得一样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既忠君,也爱民。生活在乱世里的杜甫,遭受了过多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等等悲苦和不幸,他透过自己的不幸,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不幸。于是,《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反映社会黑暗和老百姓悲惨遭遇的作品,从他饱蘸忧患的笔下喷涌而出,他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

汤汤河洛水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诗人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故乡,他在颠沛生活中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