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年),合江县进士先汪在他吟咏安乐山的诗中,提到过合江安乐山即今日笔架山刘真人飞仙之事。诗曰: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代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一身回首天边立,万整皆从脚下看。

莫道烟霄无路上,但存仙骨到非难。

这个先汪在唐朝是个人物,既是个神童又得以长寿,三岁能读书,七岁就背诵万言,也是当时泸州为数不多的进士。后来在合江选了个地方养老,就成了今天到的先市古镇。

那么这位神童晚年诗歌中提到的刘真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了,江阳沽酒客特意做了一番考证,还颇有趣味。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合江的笔架山号称“笔架连云”,是“合江县八大景”之一。隋唐时称安乐山,明代合江进士曾少岷把它更名为少岷山。为榕山主峰,位于县城西10里。从山脚登顶5里,主庙延真观又名云台寺,是川南有名的古刹禅林。

大凡天下名山,或多或少都要蒙上一些传奇色彩,也许是有意点缀,也许是故弄玄虚,笔架山也不例外。早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流传着刘珍飞仙的故事,千百年来越传越神,越传越妙。以至于离他不久的唐朝人先汪也非常神往。

话说在隋炀帝大业年间,这里有个樵夫叫刘珍,其幼年失父,母子相依为命,居住在合江县城北门外半边街茅草棚里。

13岁起,刘珍肩上没离扁担、手头没离斧子,起早贪黑,出入于安乐山中,砍柴出卖为生。

那年真是三月早春时节,夜雨初晴,刘珍上山特别早。爬上山岗,太阳刚露一线金边,悬崖滴露,彷佛珍珠一般,让人着迷。突然白光一闪,悬崖出现一幅奇观:一只老毛猴雪白而透亮。

这些年,刘珍常常进山,看见过的珍禽异兽不少,却未见过这样的猴子。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看,就看出个名堂来了。

但见那闭目养神的白猴,呼气时将颗红珠吐出来,吸气时将珠吸进鼻孔里,一吐一吸,煞是好玩。其实这并不是猴子,乃是猿,修炼了多年,毛发已经白了,不日就要飞升。

刘珍是个孝子,他也是看看稀奇,并不懂得,而母亲要等他卖柴买米下锅,没有闲功夫久看,也就急急忙忙挑柴回城。

其后刘珍不时又见此景,慢慢得出规律:每逢晴天的初十五,白猿出现。太阳露出地平线不多时,就不见了。

不知是有人替刘珍出主意、还是他自出心裁,这天五更锣未敲,他就摸黑上山。抬头一看,白猿一如既往,在那里吐纳练气。刘珍悄悄扭紧葛藤,上得崖去,白猿刚好呼气把红珠吐出来,刘珍将红珠一手抓过来就放进嘴里。

白猿忽然一惊醒,见一樵夫攀藤下崖,一切都明白了,乃拱手作揖要求还珠。刘珍一惊,珠一滚,滑进肚子里去了。眼见白猿惨状,于心不忍,乃张开嘴巴,拍拍肚子,表示已吞下肚。白猿情知难以挽回,千年道行化为乌有,立时痛极气绝。也该当成就了刘珍。

自从他吞下红珠,身轻似燕,不食烟火。

不久老母去世,他就去云台寺出了家,潜心修炼。功德圆满后,一个雷鸣电闪之夜,刘珍两脚腾空,羽化成仙而去。

安乐山巅顿时出现两个缺口,形成三个尖峰,中峰高耸,左右两峰稍低,看去酷像笔架,从此叫它笔架山,原名安乐山就逐渐淡化消失了。相传刘珍仙去时,曾留下七绝一首,载在旧编《合江县志》里:

竹杖长拖别景游,临行十步九回头。

洞中得会真消息,一点灵光射斗牛。

到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过此,吟诗两首,其一曰: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醒,满山秋叶岂能神。

其二日

仙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明代合江县训导李鸣珂对安乐山历史留下短文说:“此山旧名安乐,隋刘珍故居,三峰壁立,绵亘数十里,石碣多唐宋遗迹。”

又留诗曰:

唐碑宋阁隐岩端,野草飞花踏未残。

青鸟已衔丹粒化,白猿虚临紫台寒。

好山仙去春容在,旧迹人来老眼看

晓觉蒲团清梦远,恍如天界访阿难。

清代乾隆年间合江县解元、贵州石阡府知府罗文思题诗:

片片云楼断壁连,嶙嶙怪石响飞泉。

当年仙迹今何在?尽使尘心到此捐。

还有杨升庵、张船山等很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有诗章,就不ー一列写了。

是不是真有其事,其实已经不重要,自古名山大川,不在山高路险,而在是不是有神仙。凡间岁月蹉跎,总有人希冀寻觅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才会让成仙的梦想一直有人追寻和着迷吧。下次你去笔架山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奇遇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