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岭,在万宁市东郊,南望南门洋(万宁四大田洋之一),北靠盛产和乐蟹的港北小海,东边即是浩渺南海。唐代称之为“笔架山”,宋代以后改称“东山岭”。它的主峰与两侧山峰相连,形似笔架,俗称“笔架山”。

东山岭山体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海拔不过米,却敢号称“海南第一山”。但奇怪的是,鲜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即使是海南第一高山五指山,也是沉默不语。

谁给了它号称“海南第一山”的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山岭以现实映照。

东山岭牌坊

01岭中多奇石

东山岭最惹人注目的,当然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巨型石头。

这些石头来头可不小,与天涯海角的那几块岩石可算是兄弟。一亿年前,南海频繁的海底火山爆发,致使岩浆上涌,一部分形成花岗岩体。后来,随着地质运动,海水退去,地壳隆起,花岗岩出露地表。长期以来,这些花岗岩经受温差及海水、海浪的侵蚀风化作用,导致岩体分崩离析,遂形成山中岩石遍布、乱石相叠的自然景观。人们给这些自然石景赋情,命名为“正笏凌霄”“仙舟系缆”“瑶台望海”“七峡巢云”等。

石景:正笏凌霄

人们或许没想到,也正是这些粗砺的石头,给东山岭镀上了海南稀有的文化的光泽。自宋代(宋宣和四年()有人在华封岩内东面花岗岩石壁上刻“华封岩”三字以来,万宁城里城外的许多登山者,在山中的数百块巨石上,刻下长短不一的诗词、题句共处,含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形成海南最大的摩崖书法石刻群。这些摩崖石刻,字径最大的达1.7米(为“东山耸翠”的“翠”字),最小的仅有6厘米(为清朝万州学正副堂吴辉发的题诗)。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底蕴,明代的万州牧曾光祖才敢斗胆题写下“海南第一山”。

摩崖石刻石门小景

02“仙山佛国”

当然,给“海南第一山”撑腰的,除了摩崖石刻,还有佛教。

在东山岭的佛教传说中,给压阵的,自然少不了那位到处都争抢的鉴真和尚。相传,唐代天宝七年(公元年),鉴真法师第五次东渡日本未果,漂流至海南,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时,曾在东山岭讲经弘法。这个说法实在虚无缥缈。但在唐代时,这里确实已有佛教的踪迹,当时的高僧雷真海,即在华封仙岩中设寺修道。

佛教踪迹

这开启了东山岭佛教文化的源头。随后有了小乘佛教的潮音寺(原为南宋时纪念宰相李纲而建的灵照堂,后明朝百户王凤翔建成佛寺)、东灵寺(原名鸡竺庵。明崇祯六年(年),僧人心空、心觉在鸡竺庵的旧址上重建)和真武殿等,引来不少善男信女,一年到头香火炽盛,东山岭因此有了“仙山佛国”的灵气。

潮音寺

史传,南宋宰相李纲流放海南,曾欲上东山岭削发为僧,但潮音寺住持见他气宇不凡,是能成事者,遂劝其诚于佛,以逢凶化吉。果不其然,不久后,李纲又被朝廷召回重用。这里提醒一下,一些人张冠李戴,认为这是“东山再起”的出处。殊不知,“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会稽东山(位于今浙江上虞市),当时那个再起者,是晋代政治家谢安,他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符坚。

03东山岭有美羊

华南地区的饕餮一族,可能都听说过东山羊一物。它与文昌鸡、加积鸭以及和乐蟹并称海南的四大著名食材。

没错,东山羊正是出自东山岭,是这里的“三宝”之一。这种山羊的饲养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毛色乌黑,因长期攀壁跳崖,食用东山岭中稀有的鹧鸪茶等草木,饮用山中的含有多种矿物质的山泉水,肉质无丝毫的腥膻,皮薄脯厚,肉嫩鲜美,气味芳香。当地有句俗语说:“冬季吃了东山羊,少穿一件棉衣裳。”即说的是东山羊肉肉性甘温,有营养。山下东山村,多以养羊为业。

东山羊

除了东山羊,东山岭的其他二宝是鹧鸪茶和矿泉。鹧鸪茶历来被誉为“灵芝草”,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通常被称为“山苦茶”或“禾姑茶”“毛茶”,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俗称“五月茶”。以它的叶片入茶,叶大色鲜,香冽甘醇,汤面泛有植物油层,饮用时甘甜若饴。岭上多泉水,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其中又以“蓬莱香窟”的“海南第一泉”和“海眼流丹”的“水流鼎”清泉为最佳。另外,岭下人家所烙制的东山烙饼,外皮酥脆,内皮软润,香浓味美。

东山岭,植被茂密,山泉水质优

有人仿“海南第一山”之称,誉之为“海南第一饼”。

需要提醒的是,自驾游东山岭,进入其地界时,勿停右侧停车场(私人开,贵,还有人不经意间会抓你的手看相,然后索要红包),径直往里开,真正的停车场都在左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