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4

衢州经视

古韵峡川

它坐落于衢北名山笔架山与石梁山之间,美丽芝溪流灌其间;古道古桥古祠堂,风光旖旎,人文荟萃。一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让这里留住古韵,绽放新姿。

峡川风光

山叠成峡,水流成川,峡川镇夹衢北名山笔架山与石梁山之间,因芝溪流灌其间,故称之峡川。境内有隐柿东坪国家3A级景区、唐官古道、姚氏宗祠等,是衢州著名的古镇之一。

初秋时节走入峡川,干净整洁的道路一边是屋舍俨然的民房,清一色的白墙黛瓦,外立面被刷成了统一的土黄色,错落之中透着一丝齐整。道路的另一边是碧青平静的芝溪,静静依偎在峡川一畔,让这个小镇像极了袅袅婷婷的江南美人。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峡川镇紧紧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和“大花园”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以“美丽城镇,美丽田园”为目标,精准发力,加强规划设计和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劈波斩浪,整治环境卫生和城镇秩序,敢叫旧貌换新颜;妙笔生花,谋划芝溪慢步道和节点景观,增添生机与活力。锐意创新,借力乡贤重续传统文脉,悠悠乡愁一语道不尽。

63岁的橘农舒洪福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家”竟能变成如今这般美貌。舒洪福在集镇有两栋房子,其中一栋平房被常年用作储藏柑橘的仓库。去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需要拆除他的仓库,了解情况后,舒洪福二话不说便自行清空了房子,全力配合整治工作。

舒洪福说,虽然原来的房子没了,但是看到这里变成了这么美丽的景观,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来走走逛逛,他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还绿于民、还路于民、还用于民”是峡川镇在这次整治中始终坚持的理念,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视作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切工程项目都以民生为出发点。

峡川变化

建公园、增车位、通管网、筑公厕、整环境等,着力将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在解决民生痛点上。

71岁的刘玉侬最早是镇里的养猪户,自从生猪禁养后,刘玉侬关闭猪场改种水稻,但原先的猪棚一直闲置着,被他作仓库之用。这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涉及到他的猪棚及空地总共多平方米,属集镇农户中被拆改面积最大的一户。

原先多平米的废弃猪棚变成了花园,被竹篱、盆景、绿植取而代之,紧挨着花园的是古樟、古桥、游步道,统统修缮一新,芝溪河畔美景一个接着一个,老百姓一出家门口就是公园,饭后有游步道散步,天热有公园纳凉。村里的人们个个笑逐颜开,刘玉侬更是引以为傲。

刘玉侬说,开始的时候自己心里还想不通,但是如今看见环境做起来了,做得这么好,自己也很自豪。

拆房造景,因地制宜,峡川镇从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发力,拓宽集镇内部道路四米,硬化道路21公里,绿化庭院多平方米,惠及全镇多户百姓。投资0余万元实施镇区排污及综合管线工程,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全覆盖,小微水体整治率达%。

充分利用芝溪宝贵的景观“水”资源,打造亲水慢步道、集镇公园、下金大桥休闲公园,十多公里的亲水溪游步道等特色景点,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完善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峡川的景美了,文化发掘同样也是这次小城镇整治的重头戏。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定位出发,以“古韵峡川”为切入点,将青山、秀水、古道、古街、古村及浙派文化等“古韵”元素融入到集镇改造之中。

姚氏宗祠位于峡川镇新姚村与新槐村交界处菜市场边,始建于清代同治七年(年)。祠堂内雕刻精细,恢弘古朴,是浙西规模最大的宗祠。因年久失修,多年来这里成了村民堆放杂物的仓库。这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峡川镇借力乡贤,重续传统文脉,重新修缮装点姚氏祠堂,并建成乡贤馆两座,使之成为小城镇整治成果中的特色亮点。

衢江区峡川镇乡贤会秘书长江向东接到的任务便是,在六天时间内,把原本是垃圾成堆的宗祠,布置成一个文化的场所。从精心策划设计到最后的着手改造,他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半个家”都搬到了祠堂里。

灯光、音响、布景、摆设,甚至连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是江向东自掏腰包置办的。江向东坦言,他就想竭尽全力地还原祠堂文化传承的功能,让集镇百姓在这里感受到文化熏陶。

原本杂乱无章的旧祠堂突然改头换面成了文雅之地,村民们一开始很不理解。江向东便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村民,有时候甚至当起了“服务员”,端茶倒水,扫地浇花,闲话家常,还不定期邀请一些文人墨客来祠堂写字作画。久而久之,姚氏祠堂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有读书看报的,有休闲聚会的,还有村民义务为祠堂打扫。

江向东说,接下来他在打算怎样把祠堂充分利用,实现为村民增收,同时也吸引更多来到峡川的游客。

从碧波荡漾的芝溪水到古韵悠悠的下金桥,从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到古朴美观的市井老街,从浙派风格的民居房到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一条条宽阔整齐的马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祠堂,一张张满怀幸福的笑脸,处处显现着峡川自小城镇整治以来的巨大改变。通过整治,如今的峡川镇古韵依旧,而集镇已焕然一新,山水脉络与人文历史的交相辉映,名儒叶秉敬先生笔下畅想的峡川正在展现出无比夺目的风采。

衢江区峡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戚曦文透露,下一步峡川镇将考虑发展民宿,让更多的游客能够停留下来,给周边的群众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把峡川这个衢北小镇打造成一个游客能留得住,群众的经济收入能增加,文化不要被破坏,历史能够传承下去的一个人文小镇,保留峡川的古老特色。

(原标题《看古韵峡川的完美蜕变》。编辑叶晓倩于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