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它的行政由来,以及变革到底如何,今天沽酒客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泸州,夏、商时属梁州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年)设置巴郡,管辖川东、川南、黔北,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地区。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分天下为36郡,今泸州全境属巴郡辖地。汉承秦制,西汉景帝六年(公元前年),封赵国(诸侯国)相苏嘉(亦作苏息)为江阳侯,以奖其征讨淮南有功,泸州才有了建制江阳县(不够今天这个还有一些新的说法,暂时留存),设治于长江、沱江交汇处。至此,江阳成为长安中央郡县制里面的名邑。

《史记》卷十九载:“汉景帝前元六年四月壬申,赵相苏嘉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江阳侯,二千五百零七户”。

《水经注》载:“江阳县枕带双江,据江(长江)洛(沱江)会口,汉景帝前元六年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为泸州秦汉时为江阳县的最早文献依据,也是文献记载可查的泸州政区建制之始(江阳简问世后这个被提前了)。

《春秋传》曰“水北为阳”,江阳因处长江之北而得名。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

西汉末,公孙述割据四川,江阳县为益州所辖。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年)置江阳郡,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各代沿用。至南朝梁武帝萧衍大通初年(公元——年)割江阳郡,建置泸州郡。

梁武帝大同年间(公元——年)建置泸州。宋史乐《太平环宇记》载泸州是“梁大同中置”。经考证,梁武帝于大同十年(公元年)征“夷僚”置戎州(今宜宾),同时取消以西江阳郡置泸州。

段玉裁说“梁置泸州,至马湖江口,马湖江即泸水,故曰'泸州”也。”马湖江概指今三峡至金沙江一段长江河道,别称泸水。泸州建置于江阳,从此相沿成习,以后置所多有迁徙、改名,均未离开泸字,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梁置泸州,领郡一:江阳郡;辖县江阳县(治所)、汉安县(今纳溪县大渡口镇)、绵水(今富顺赵化镇);戍一:安乐戍(今合江镇)。

隋炀帝大业三年(年),效法秦制,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遂改泸州为泸川郡,隶属西南道行台。唐高祖武德元年(年),废全国诸郡,实行州县两级制,泸川郡复为泸州。武德四年(年)升泸州为都督府,委派开国功臣程咬金镇守,辖1州7县14羁縻州。

宋太宗时,调整全国政区,泸州隶属剑南道,宋真宗咸平四年(年),四川分为四路,泸州属梓州路。宋神宗元丰四年(年),在泸州设置泸南安抚司,统管泸州、叙永、长宁沿边之地。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年),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军入侵,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今合江笔架山)最终筑州城于今合江焦滩乡神臂山,坚持抗击元军达35年。元朝,泸州属重庆路。

明太祖洪武六年(年),泸州直隶四川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清嘉庆七年(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民国ニ十四年(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1月,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政府)驻泸州,设置泸州专署、泸州市(县级市)。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泸州专署,所辖市、县划归宜宾专署管辖。年3月,国务院同意成立省辖泸州市。目前,泸州市行政区划辖三区四县,分别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和古蔺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