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

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

作者东篱

很多年前我读到一本小书,叫做《商州三录》,我只读了《商州初录》就已经被深深震撼和吸引了,商州水气氤氲的面纱被轻轻撩开,商州穿越秦岭诘屈聱牙的奇险之路被书中的文字呈现,商州诡秘异常的风情人物从那山洼里沟坡上走来。从此,我知道在中国的版图上,还有这么一块树木茂盛山气日佳、近乎于原始状况的土地。它在秦岭的南坡。他现在的名字叫商洛,古时叫做商州。

正如这本书的作者贾平凹所说,那里是天下最贫困的地方,山是青石,水是湍急,屋沿沟傍河而筑,地分挂山坡,耕犁牛不能打转。但那里又是绝好的国家自然公园,土里长树,石上也长树,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有山洼就有人家,白云在村头停驻,山鸡和家鸡同群。屋后是扶疏的青竹,门前是夭夭的山桃,再是木桩篱笆,再是青石碾盘,拾级而下,便有溪有流。曾经那里的人苦焦,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面馍馍。红白喜事,席面上红萝卜上,白萝卜下......

这朴素又充满魅力的文字,从此使我对商州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后来因为文学的关系,我到过好多次商州,也到过属于商州的贾平凹的故乡棣花。棣花那个地方不光有灵异的山水,更有灵异的人物。那地方自从出了贾平凹,像是花果山有了孙悟空,一下子聚集起了一大堆的文人骚客,个个拿起笔都能写出美妙的文字,像山水一样清朗带着水气山岚的文字。要列名字,我在这里可以列出一大堆来。

今年十一假期,是个淫雨绵绵的阴冷日子,每天都在下雨,每天都在下雨。实在无法出门,勉强出去了两次,打着伞,脊背却又被雨淋湿了。回到家就感冒了,躺在床上,听着屋檐下滴答不停的雨声,不觉有些心烦意乱。对于北方干旱少雨的铜川来说,这样连绵不绝的雨实在是太少见了一一近年来的天气越来越不正常了,各种异象频出一一天空一片灰蒙,地上一片水汪,连平日溪流一般的漆水河也突然暴涨,洪水滔天浊浪翻滚。不断传来有山体滑坡的消息,心情简直湿透了。整个一个湿漉漉的假期,湿漉漉的心。

幸好有一本书陪伴我度过了这阴郁的日子。这本书就是张书成老师的《棣花细语》。。

《棣花细语》是写贾平凹故乡的一本书。而作者张书成也是商州棣花人。他曾经和贾平凹一块儿在水库工地上办过油印的刊物《水库快讯》,和贾平凹是小学的同学和玩伴。他的这本书,非常类似于贾平凹的《商州三录》,不过笔墨更集中在贾平凹的家乡棣花这块土地上。作者描写了许多棣花的传奇人物,描写了棣花山中那些比人还聪明的动物,狼、狐、金钱豹等,描写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那些生命中最难忘的故事。描写了父母、友人,还有单位里的人。作者细声慢语的讲述,如同你翻越秦岭来到棣花,遇到了一位善良朴实又热情的朋友,他引领着你沿着丹江河,一边走一边指给你看河岸的森林、人家,给你讲森林里的故事和河岸人家的故事。那故事都不是一般的故事,传奇又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就是动物的故事里,也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启迪和智慧。你听的兴致盎然却又难免不陷入思考。

这样一路走下来,你会发自内心地为棣花感慨。棣花,这个有着美好名字的地方,这地方真是太有意思了。这里的猴子这里的狼这里的柳树都有着神奇的作为。同时你还会为棣花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感慨,这地方的人真好,这地方的人朴实得像块石头,这地方的人善良,善良到饥饿年代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唯一的食物让给要饭的人,善良到可以去原谅文x中陷害自己的仇人。这地方的人又有一些灵气,灵气到能工巧匠倍出,作者的父亲就是一个做“暖老虎”的高手。

说到善良,我并非是在滥用这个词,作者张书成本身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人才能看到善良的事,善良的人首先能够分辨善与恶,从而弃恶从善。圣经云: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圣经还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

张书成老师的言语行为就是对善良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和诠释。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仁爱的、信实的、赐平安给别人的人。他得了来自棣花的圣灵的光,所行良善,写的书也自然充满了圣灵的光芒,信实、仁爱和公义的真理。

说起来,我和张书成老师的认识是很奇特的。

受棣花文联周文治主席之邀,我到棣花参加了一次有关文学的会议,张书成老师也在那次会议上。张老师知道了我,但我并不知道张老师。会议结束我就匆匆返回了,跟会议人员并没有单独或个别接触。

去年的时候,我在“贾平凹棣花乡土文化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