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陵县工山镇境内的笔架山,不驻仙佛道场,自然就没有了晨钟暮鼓,没有了香烟缭绕,没有了所谓的祥云瑞霭,但笔架山有自己的风致。四季这个五彩的画笔勾勒出来一个美好明亮的世界,徜徉在春夏秋冬四季之间,让走近笔架山的人仿佛走进了一幅幅炫彩的画。
笔架山,称法颇多。旧时称之射的山,后又有人称之为磕头山、破头山、蝌蚪山;一种称法,一种传承。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有该山的记载,说它“望之似射候因名“,意为:”这山看起来像古代用布做的屏风样的箭靶子”。
民间版《南陵县志》记载:射的山,县西北四十里。居人常于元旦以山色占岁,云:“射的白,米斛白,射的元(玄),米斛千”。用现在的话就是:如果射的山发白,就兆丰年,一斛稻只值一百钱;如果射的山发黑,即示歉收,一斛稻值一千钱。这一占卜的准确性已不可考,但经历历代文人的咏颂渲染,便成为了旧南陵十景之一的“射的占丰”。
由昔日的射的山,演称为今日的笔架山,似乎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上山坡,入林间,捻一截云绦,抽一藤野蔓。这山中的岁月,便是一卷可以细细翻阅的线装书了。这些典故也会叩开记忆中的贮藏,让凝视的双眸,检索着山野深处的历史文化。
虚渺渺一页青山,又一页绿水,空旷的高处,可否挽一袖流云作伴。
登至山顶,笔架山数峰对峙,壁立千仞,向下望去深不可测。极目远望,旧南陵十景之一“工山削翠”隐约可见,让人神清气爽。
象密而有序网绳的田野,弯弯曲曲、层层叠叠,映衬着四周,分隔着山野,又宛如母亲的臂腕,搂着希望的季节。
清风领路,阳光镀亮季节的音符,自然的天籁引出我们无数的渴望,把心头的私语捧在笔架山的面庞之上。季节,正已她含蓄的热情烘暖人生成熟的誓言。
走向自然,那殷勤的鸟鸣呼应着您的呼唤吗?居高临下,任行一方土地都是我们蓬勃的胸怀。远方的视野拿遥遥无期的思念,诱惑我们,每个人生的罗盘都会辨别一个三岔路口。遥望大山,我们为你而呐喊;走向自然,这是季节的安排。
部分图片由微友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