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富有文化意义。可以说,木质建筑承载了中国的历史记忆。然而,时代变迁下,中国建筑风格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地方的年轻一代,已经无缘见到古老的房屋。最近几年来,很多地方为开发旅游资源,建筑了很多复古风格的房屋,但这些假古建筑并未让游客满意,很多游客希望见到历史感厚重的真古建筑。旅游热刺激下,张谷英村等古老村庄广为人知。那么,这个被人誉为“民间故宫”的湘北小村,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何能得到后人的如此高评?
一、聚族而居,古风遗韵
张谷英村坐落在湖南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和龙形山之下,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张谷英村已经走过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据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张谷英为江西人士,明朝洪武时期,在江西填湖广的热潮中来到湖南。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长于住宅选址,仔细勘测后,便建宅安家,发展生息。张氏一族居住的村落有了规模之后,便以先祖之名为村名。
张谷英村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该村家族凝聚力极强,历经数百年沧桑,依旧聚族而居住在此。现存建筑主要由明万历年间的“当大门”、清乾隆年间的“王家塅”、清嘉庆年间的“上新屋”三部分组合而成,村落群建筑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很多建筑年代久远,整个村被建筑专家誉为“湘楚明清民居之活化石”。
从建筑外形来看,张谷英村设计十分精妙,整个村落就是一个大围场,屋与屋无缝对接,几乎户户相通,蕴藏着祖先希望血脉亲情不断裂的想法。村内共有60条长短不一的巷道,纵横交错下将全村各户连接起来,并且巷道两侧建有高墙,上面以瓦片覆盖,“晴不暴晒,雨不湿鞋”正是这一建筑特色带来的便利。
从建筑内容来看,张谷英村极富文化底蕴。张谷英村内各房屋虽大小不一,但建筑内容相同,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天井是张谷英村中最多见的景观,而且房屋外形看上去也像“井”字,所以张谷英村沉浸在“井”的世界里。其他景观,如百步三桥桥身由27块条石组成,寓“张谷英”三字于其中(张谷英三字的老式笔画正好为27);渭溪的金黄浑浊与边上长寿井的纯净洁白形成鲜明对白,井水不犯河水得到很好的印证。
美景让人醉,一些专家对张谷英村赞不绝口。他们认为张谷英村房屋设计之巧妙、村落规模之大、古朴特色保存之完好,无愧于“民间故宫”和“天下第一村”的称号。
二、耕读传家,村落长存
张谷英村经历数百年变迁,依旧向后人展示其古风雅韵,没有一定的力量支撑是难以做到的。追本溯源,张谷英村生存发展的源动力就在于人们熟知的“耕读”二字。耕读传家是湖南很多家族兴盛的法宝,如陶澍、曾国藩、左宗棠等家族都是在勤于耕读的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张谷英村将“耕读传家”转化成每位村民的思想灵魂,“耕读”成为张谷英村的一道人文风景。
张氏家族尊奉孔孟儒学,在祖先堂中挂着“世业崇儒”四个字,村内以读书好学为荣。据说,张谷英村人都喜欢写对联,上至耄耋下至总角,都有一定的对联功底。相传,清乾隆年间,一位盐运使听闻张谷英村善于对联,前去挑战。不论是私塾先生还是黄口小儿都能应对自如,这位盐运使只能甘拜下风。好学之风影响下,张谷英村也是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就有进士1人、举人7人,当代也有博士生和留学生。
除读书上进外,张谷英村人也很勤劳朴实,恪守祖训,不走歪门捷径。张谷英村的民俗展览馆将祖辈的生产工具陈列出来,让后人从实物中体会到祖辈自给自足的踏实感。张谷英村民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承着湖南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于山水之间,营造着独属张氏家族的小确幸。
数百年来,张谷英村在“耕读”中稳步前行,村内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气氛,重孝义、和睦邻里成为张谷英村民众自觉遵守的原则。张谷英村屡修族谱记载着家族发展的历史。现在的张氏族谱中写有25条家训、5条族戒,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训诫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张家人严于律己。张谷英村中也出过一些官员,但良好的族风影响下,没出过一位贪官。现在,我国大力提倡家风建设,或许从张谷英村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虽然时间如白驹过隙,但张谷英村在六百多年的日日夜夜里好像变化并不大。任他喧嚣,任他尔虞我诈,张谷英村好似在静止的时空中,以淡然的姿态长存着。
文史君说
张谷英村的存在,不仅向我们展示着古风雅韵的艺术魅力,更多的是向我们诠释着家风底蕴的力量。俗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一个家族,如果不将勤劳上进的家风传递给每一位子孙,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张谷英家族,绵延六百余年而不衰,就是“耕读传家”这一核心精神的影响所致。张谷英村切实的做到了古人要求的“修身齐家”,这么一个魅力而富有人文情怀的村落,无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去参观学习。
参考文献
海默,滕英杰主编.《辉煌的中国》系列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05.
墨非著.一生一定要去的个中国小镇[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0.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六艺之学)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