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被朱元璋“连哄带骗”挖到南京后不久,就看到了这样一幕。朱元璋率领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举行日常典礼,而典礼上的“主公”席位却是空着的,朱元璋不往那儿坐,反倒带着众人一起朝这个座位行三跪九叩大礼!

刘伯温不解,盯着那个席位仔细一看,上书“小明王韩林儿御座”。他这才明白,原来朱元璋还打着小明王的旗号,韩林儿现在还是他朱元璋名义上的皇帝呢!

刘伯温自己是地主士大夫阶层,本来就不大喜欢红巾军系统的人,他内心里极其反感小明王这些所谓的流寇。于是笔直地站在那里,像个笔架山一样,不肯朝小明王行大礼。

朱元璋跪在那儿朝左右瞥了一眼,余光看到了一个人站在他右后方不下跪,再一看,原来是刘伯温。刘伯温看到朱元璋在看他,更加表现出一副倨傲不恭的神态,睥睨地俯视着小明王席位。

朱元璋见此大怒,腾地一下就站起来,心想自己作为主公都下跪了,你刘伯温居然如此无礼,就准备大骂刘伯温。李善长在一旁见此情形,赶紧拉着他的裤脚,给他使眼色。朱元璋是个明白人,知道刘伯温有奇才,又是刚归附,撕破脸不好。于是强忍着怒气问道:“伯温先生为何不跪?”

谁知刘伯温非常不屑地回了一句:“牧竖尔,奉之何为!”这是《明史》上记载的刘伯温原话,翻译过来就是:韩林儿不过是一个放牛的小娃娃,拜他干什么?牧,就是放牧的意思。竖,竖子,孺子,小孩子的意思。

刘伯温这几个字说出来,李善长等一众人都吓坏了,都替他捏一把汗。因为谁都知道,主公朱元璋以前就是放牛的啊,虽说刘伯温这话是冲着小明王去的,但谁听了都会往朱元璋身上联想。

朱元璋从来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也是气得冒火,当时就想结果了刘伯温。但毕竟尚未取得天下,倘若因一句话就处死一个大名士,影响太恶劣,于是也就忍下了。

朱元璋拂袖而去,典礼也就草草了事。

不久,陈友谅率领15万大军从西面、张士诚率领5万大军从东面来进攻南京,此时的朱元璋实力还不稳定,南京城中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三万兵马。于是在紧急军事会议上,几乎所有人都主张要么投降要么弃城撤退。

朱元璋被这两种意见架了起来,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间,刘伯温突然发话了。他铿锵有力地说道:“主降及奔者,”(《明史·刘基传》)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示众!

朱元璋看着如此“有力量”的刘伯温,心里非常高兴。他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不太懂事、看起来不太愿意辅佐我的弱小文人,竟然能在这种关键时刻说出如此忠义、如此有血性的话。

刘伯温的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儿里,他令刘伯温把话说完。《明史》上记载刘伯温接着说道: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矣!

意思是张士诚没啥大志向,就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这次也是被陈友谅胁迫来攻打我们。只要我们能先击败陈友谅,则张士诚不足为虑。而这两人平定之后再北向中原,便可以建立新王朝了!

这几句话说的朱元璋内心沸腾,这不正是他一直想的但从未对人说过的吗!这刘伯温不愧是与诸葛亮齐名的王佐之才,几句话就把天下形势说中了,了不起!

而刚才吵吵着要投降逃跑的人,也被刘伯温这一番话所折服,

朱元璋见众心稍定,便对刘伯温说道:“先生有何妙计,尽管讲出,不要吝啬胸中韬略!”

刘伯温也不藏着掖着,当仁不让地说道:“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简而言之,陈友谅觉得肯定能战胜我们,我们正好利用这种“骄横之气”诱其深入,打个埋伏,必获全胜!

朱元璋用了刘伯温的计策,将陈友谅大军诱之南京近郊的龙江湾,徐达、常遇春等事先埋伏在此,将陈友谅大军尽而歼之。

这是刘伯温投奔朱元璋后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他们用一场大胜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朱元璋也一扫一开始对刘伯温恃才傲物的看法,对他越来越信任,越来越钦服,直到建立明朝之后一直将其视作股肱之臣。

有时候我就想啊,不论怎样的关系,其实一开始有误会并不可怕,或许反倒是一件好事,当两个人明白对方都是不错的人,并且目标一致时,这种反转或许会令关系更牢固。

不过,历史上的事情正应了那句话,与恶龙缠斗久,自身亦化为恶龙,刘伯温也逃不过这句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文官内部迅速分化成两个集团,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两个集团之间展开了极为激烈的派系党争。

而身处党争中的刘伯温,也逐渐失去了智者的光环,一头扎入斗争当中,与李善长集团不死不罢休,可是他不明白的是,李善长的淮西集团背后有一个巨大的身影,那就是朱元璋!他无论怎么斗,最终的胜利者都是朱元璋。

洪武8年刘伯温病了,朱元璋便派淮西集团的大佬胡惟庸前去探望,不久刘伯温就死去了。

从这些历史中能看出,如果一个人能在最巅峰的时候激流勇退,那才是真正的智者。否则当你深陷斗争当中,那就只有两个结局,要么败亡,要么继续斗!没有胜利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