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http://m.39.net/pf/a_4792638.html

「本文来源:合肥在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合肥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民生账本”做实做细,特别是今年以来,1-7月全市民生支出.45亿元,高质高效推进31项民生工程实施,惠及全市超万群众,涉及教育、卫生、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合肥市坚持“听民情、问民生”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全市工作重点位置,补齐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院区共建“医联体”,特色家庭医生服务便居民

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安徽中医院托管运营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该院每周都会精心安排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脑病科、呼吸内科、针灸康复科、急诊科(全科)、风湿科、儿科、妇产科等30余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中医专家到社区坐诊,通过专家资源的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双方共建的医联体最大的优点就是系统一体化,一张就诊卡既可以在总院使用,也可以在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同时两地实现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有效减少居民重复检查的费用。”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忠志介绍,如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患者中需要转诊的,医院,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医院内恢复期和稳定期的患者,也可转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治疗和康复。

该中心还提供特色家庭医生服务,即与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孕妇进行闭环式的全过程管理,孕妇产前、分娩、产后等环节都可以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多方面的指导、诊疗。“我们还推出三大类中医特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并开通总院特色专家服务包,让知名专家成为辖区居民的签约家庭医生,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专家服务。”

年8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打造了健康智慧小屋,使用前沿的科技手段为居民完成血常规、血糖、血脂、尿酸、糖化各项检测和健康问卷调查帮助居民了解自身当前的健康状况并针对健康问题,给予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膳食建议、生活方式纠偏等健康指导。

老旧小区换新颜加装电梯通畅居民生活

道路宽了、环境美了,天上的“飞线”理顺了,掉色的墙面粉刷了,堵塞的管道疏通了……近年来,合肥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民生工程,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旧貌焕新颜,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以大幅改善。位于蜀山区西园街道的名君家园小区就是其中一例。

漫步于小区内,记者发现改造后的名君家园变化真不小。每天早上买完菜,66岁的曾芳霞都要在小区里散散步,有时也会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一会儿。“去年底我们小区开始改造,从目前来看效果很好,小区几乎焕然一新,车位更规范,道路更通畅,甚至连小区里的绿化都比以前上了一个档次。不过,让曾阿姨最兴奋的是,就要数眼前一排排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电梯。

西园街道名君家园小区属于典型的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人中人是60岁以上老人,占到将近一半。“之前上下楼都喘气,除了必要的生活采购和日常锻炼,其余时间上下楼能省就省了。”曾芳霞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小区实行改造,其所在的楼栋安装了崭新的电梯,从此便可以享受到这“上上下下”的幸福。

据介绍,为了让老年人不再“上楼愁”,—年,合肥市连续三年将加装电梯工作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方案中,体现了合肥市推进工作的决心。特别是去年,作为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名君家园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加装电梯12部,改造总投资金约万元,其中政府投资万元,居民共同承担万元。

打造“幼有优育”新品牌,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

“我们都是外地人,在合肥没有房产,即使这样我们的孩子还能够在辖区内上公办幼儿园,能不开心吗?”9月1日,刚送完孩子上幼儿园的代女士喜悦溢于言表。

代女士和爱人均来自皖北,目前在合肥打工,目前没有房产还能上公办幼儿园吗?然而夫妻俩的顾虑是多余的,小区逍然居就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双岗幼儿园教育集团逍然居分园。“上了才知道,公办幼儿园不仅硬件好,收费标准还低廉,相比较私立园,一学期学杂费加上伙食费才两千不到,这对我们打工一族不敢相信。”代女士开心地说道。

为强化园所质量、做强公办园,庐阳区深入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全面完成辖区13个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其中举办公办园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所,完成率达%。该区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做多普惠园。按照“零租金”、公办园收费标准举办4所公建民营幼儿园。年新认定1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运用各类奖补资金,鼓励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截至年7月,全区幼儿园所(其中:公办性质园4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7所、民办幼儿园7所),普惠率为86.3%,公办率53.5%,均居全省、全市领先水平,为实现老城区公办园全覆盖、区域内普惠园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合肥教育给每位家长的期许。合肥,正在让百姓真切地提升教育“获得感”,享受优质教育变得触手可及。

“1+8+N”,创建民生工程建设服务新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长、居民需求日益多元,当前民生工程项目管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基层民生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和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满足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让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与社区治理相辅相成?包河区开创“1+8+N”,闯出了民生工程建设服务管养的新模式。

在包河区方兴社区服务中心二楼老年人综合托养中心,71岁的退休教师黄继英正在和其他“小伙伴”开心地玩着编织,“每天我把孙子送到幼儿园后,就跟着大伙在这里玩游戏、做操,饿了就在食堂吃饭,累了就坐按摩椅解乏,头发长了还可以理发,有烦心事还可以跟大伙聊聊天……在这里我感觉生活很有意义,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黄阿姨提到的幸福生活,属于该区创出的民生工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之一。近年来,包河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紧抓民生服务短板,做好顶层设计,创出民生工程“1+8+N”管养新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一批社区“两级中心”(社区中心和睦邻中心),将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残疾人托养、农家书屋、学前教育促进工程、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社区老少活动家园等8项民生工程有效整合“嵌入”。

“打造这样集民生公共服务、行政服务、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既实现了社区民生服务设施的全覆盖、高标准,还提供了一体化、人性化、差异化、便携化的社区民生服务。”安徽省人大代表、省级民生工程监督员张文艳表示,这种管养新模式真正走出了一条民生工程建设、服务、管养的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民生工程“怎么建”“怎样用”“如何养”三大难题,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的民生课题。

·合肥在线记者李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