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赫山区法援中心工作人员赶赴沧水铺法庭为15位农民工现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红网时刻通讯员冯曦王锦花益阳报道
为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振兴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赫山区司法局充分凝聚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力量,以法治之力筑牢乡村振兴法治基础。
凝聚法律服务力量建设和谐乡村
“谢谢你们来镇上帮我们办理法律援助手续,不耽误做工的时间,被拖欠了三年多的工资也终于拿到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在回访电话中,农民工薛某对赫山区法援中心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赞不绝口。
4月13日,赫山区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承办律师在风雨中赶赴沧水铺镇,通过“巡回服务”为15位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手续,同时免除了对他们的经济困难审查,做到现场受理、现场审批、现场指派,免去了他们来回奔波之苦。“之后,你们就只需要等着被拖欠的工资款到账了。”当日,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就给了农民工一颗“定心丸”。
为确保农民群众能够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赫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由法律援助机构、调解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乡村振兴法治服务队,设立“乡村振兴”服务通道,完善主动服务机制,向乡村群众提供远程服务和巡回服务,实现涉农服务“零距离”。
除此之外,“一村一法律顾问”是该局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法律服务力量。“每个村都配备了法律顾问,主要目的是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该局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个村(社区)已经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每年对各村(社区)开展“法治体检”,为基层法治建设“把好脉,问好诊”。
年以来,该局共开展乡村振兴法治服务队进乡村活动12次,为村(居)委干部、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0余次,为农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件,为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提供专业法律意见46条。
凝聚人民调解力量建设平安乡村
家住赫山区龙光桥街道高岭村的黄嗲嗲握着龙光桥司法所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来看我,现在儿子儿媳把我照顾得很好。”
去年4月份,黄嗲嗲和两个儿子因为责任田和房屋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导致父子反目,老人无人赡养。多次调解不成后,龙光桥司法所调解员联系了赫山区法援中心。区法援中心涉农绿色服务岗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会同律师赶往高岭村为黄嗲嗲排忧解难,一方面从法律角度为其儿子分析责任田和房屋分配问题,另一方面告知不赡养老人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在调解员、承办律师的共同努力下,黄嗲嗲和两个儿子在对簿公堂之前解开了心结,达成一致协议,维系了父子亲情。
“为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效率和效果,去年8月以来,我局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援调对接’工作机制,在法援中心设立‘涉农绿色服务岗’,对涉农矛盾纠纷实行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相结合调处方式,实现双向分流,力求法律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该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除了“援调对接”工作机制,赫山区司法局在实践中还探索出“1+3+X”“1+1+N”等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近年来,赫山区司法局始终将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并以此为平安乡村建设的切入点、突破点,逐步构筑起法治化平安乡村治理体系。目前,赫山区已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个,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人。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次,预防矛盾纠纷件,调解涉农矛盾纠纷件。
凝聚法治宣传力量建设法治乡村
“我娘家土地征收,能分到征收款吗?”“邻居家建房把我家出行的小路占了怎么办?”今年2月份,在赫山区笔架山乡上新桥村“送法下乡”法治课堂上,前来听课的村民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大学生普法宣传员们一一耐心解答。课后,村民们意犹未尽,“这些法律知识都特别有用,希望以后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年以来,赫山区司法局动员全区各普法成员单位,组织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结合农村法治需求,举办了“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一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用乡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治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同时,该局充分利用乡村已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法治公园、广场、长廊等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围绕与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宣传活动。年以来共开展乡村法治宣讲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0万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