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涨潮落,出现隐没,山海一样永恒,日月一般守约。在过去的时光里,踩着天桥徒步登上笔架山,总是很紧张。
“要快点走啊,快点走。”世世代代的声声催促,培养了锦州海边渔家人“要守时”的集体习惯。哪怕是小孩子也必须对此刻骨铭心,不守时就是失信于天桥,那么天桥就会隐没于大海。“今晚可就回不去家了!”
那时候,笔架山和天桥都是锦州人生活的一部分。天桥是渔家小孩儿捡拾鱼虾蚌蛤的天然宝藏,而笔架山在锦州海边渔民的陈述里,即使是在最严重的海雾里,也总是能“奇迹般出现”,仿佛一位时刻召唤渔民们平安归来的守护者。
“海上有仙山”,渔民们如是说。后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等综合影响,天桥每天浮出水面的时间逐渐变短,还有的地方出现了断裂带。现在,人们只能在特殊的干潮期间徒步抵达笔架山。另一方面,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显示:笔架山的体积每一年都在缩小。
痛心、惋惜,但也在日思夜想找原因、想办法。世界奇观笔架山天桥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导致其即将隐没于大海?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抢救,让世界上唯一的自然天桥盛景重现?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科学规划研究,笔架山天桥抢救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今年8月底,抢救计划即将完成;预计今年底,天桥盛景就将重现。
01:26地质奇观天桥最高处曾达1.5米
海有仙山,孤岛独秀,三峰列峙,形如笔架,有神路可往仙山,神路九天仙女造,随潮涨落日现两次,亦称天桥。
在渤海锦州湾,当地人之间流传着关于笔架山天桥的神话传说——神仙看到锦州海边这座小海岛上男耕女织、日夜辛劳,怜悯他们不能与陆地互通,于是派下仙女划出一道天桥。天桥每天出现两次,每次四五个小时,可以保证人们来往于陆地和海岛。
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先生曾为笔架山天桥赋诗赞曰:“浩瀚渤海湾,绝景笔架山;退潮通一路,潮涨走千帆。”
在土生土长的锦州海边人韩立彬的记忆里,小时候的笔架山天桥风景优美。每逢春夏之交,笔架山岛上云缠雾绕;晴天时从岸上观看岛屿,笔架山岛身披万道霞光,被流光溢彩的大海轻托着,恰似一座笔架柱海摩天,笔走龙蛇。而小孩子们心中的天桥更是一处神奇的存在,随潮起潮落时隐时现,天桥最高处比海岸要高出1.5米,非常壮观。韩立彬说:“那时天桥高到两侧滩涂上的人们互相不能看见。”
除了奇观,当地人还从笔架山天桥得到了慷慨的自然馈赠——每当落潮,天桥浮现,渔家的孩子们便成群结伙,拎着大盆小桶“爬”上天桥,将砂石里的鱼虾蚌蛤尽数拾回,或用于家庭改善伙食,或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售卖。
世界唯一随潮汐每天“浮现”两次
在当地人的表述中,诸多历史人文景观也是很重要的内容。“这里是国内罕见的道、儒、佛的三教合一的寺庙分布区。”
当地人对笔架山与天桥尤其崇拜,天桥、神路,每一位当地人都能讲一段笔架山的传奇故事。当然,还有它作为明清代战争等重要历史战争遗迹区的史实。
实际上,锦州有公里的海岸线,有着年的历史,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发生在锦州的重要历史事件不计其数。
科学研究则抛开了无数神秘,从科研的角度对笔架山天桥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观形成的原因予以解释。
科学研究表明,天桥的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巧合。笔架山位于海岸线以南约1.6千米,面积约0.15平方千米,海拔最高点约78.4米,因岛上三峰形如笔架,故称笔架山。其在地貌学上则称为连岛坝,是基于山形走向与海岸岬角的位置关系才得以形成。连岛坝“天桥”长米,由砾石组成、伴随潮汐出没连接陆地与海岛,由于岛屿前的迎波区受到侵蚀,沙砾等物质被带至岛屿后侧的波影区堆积起来,而浅海区的存在利于沙砾堆积,形成了天桥。
历经万年的沧桑变迁,在距今约年前,现在笔架山天桥的雏形奠定。据多方资料查证,这座连岛坝在全世界也是姿态最完美、形体最完整的,是极为奇特和稀有的地质奇观。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笔架山天桥是世界上最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地貌特征、最典型的陆连岛,具有山(岛)及连岛坝(天桥)造型优美、天然完整、观赏和研究价值极高等特点,使它在世界同类地貌景观中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遗产的水平。
从事笔架山研究多年的锦州文化学者、原锦州电视台副总编辑、新闻研究室主任刘景毅说:“韩国有一座天然形成的天桥,全长2.8公里,每年只出现1次,每次出现1小时。像笔架山天桥这样每天出现两次,每次出现四五个小时的自然天桥,全世界仅此一座。”
面临危机天桥逐年“缩小”
笔架山天桥每年吸引近百万国内外游客,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笔架山景区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AAAA级风景名胜区。
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锦州湾海域环境发生变化,笔架山天桥也受到了威胁——天桥曾经的“双S”婀娜曲线逐渐改变,天桥也慢慢降低。后来,天桥已经不能完整呈现,即便在落潮期,最浅的部分也能淹没成人的大腿。
一份来自锦州官方的报告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锦州湾开始开发,锦州港的建设完全阻隔了南西向波浪对连岛坝的营造过程,使得笔架山天桥的形状和物质组成成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岛坝被切为数段,严重改变了坝体的地貌形态,极大削弱了天桥的魅力,原生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削减了来自于笔架山西向的水动力对坝体的塑造动力,致使连岛坝(天桥)两侧水动力环境严重失衡……
这份报告充满惋惜之情。“经历近20年,连岛坝(天桥)产生向西偏移的趋势。演变至今,已在坝体局部区域出现了3条断带。连岛坝(天桥)体的地貌形态与魅力、原生景观资源遭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游客徒步登岛的游览活动,以最美连岛坝而著称的笔架山景观因外部环境的改变,正在逐步失去昔日的容颜。”
抢救计划建立潜坝进行改善
来自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