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镇
文
胡飞燕
广西全州的最北边,坐落着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美丽小镇文桥。文桥镇距全州县城48公里,距桂林多公里,北面与湖南省东安县相界,南邻庙头镇,西依大西江镇,是广西最北端的边镇。这里地处越城岭下,四面环山,呈小盆地状,面积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古时候属全州的“六乡”之一的升乡,自古有“富贵落升乡”之说。这里人文荟萃,历史悠久,风景宜人;这里物产丰富,美食繁多;这里民风朴实,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富贵之乡,文化之乡。
从全州县城一路往北,经过永岁、黄沙河、庙头,公路两边分布着许多山,有石山,有土丘,都不高,公路就在这样的山中穿行,偶尔经过一些小镇和村庄,还能看见湘江蜿蜒向北的倩影。当到达庙头镇大溪洲村时,公路两边有两座石山,分别是密士岭和金榜山,这是进入文桥镇的门户,也是出入文桥的必经之地。
公路右边的密士岭,它从湖南地界延伸而来,有人说它像雄鹰,有人说它像雄鸡,有人说它像凤凰,也有人说它象一个大盆景,其实它更像一个笔架。笔架山下,靠公路边的山崖成垂直绝壁状,这就是九龙壁。它因峭壁上悬挂着九条形状如龙的钟乳石而得名,常年可见水珠从峭壁石头上滴落。自小我沿公路从峭壁前经过,每次总仰累了脖颈,也没数清壁上的九条龙。只能看见龙身飞舞,龙爪飞扬,栩栩如生。笔架山正对文桥镇,这一带文人辈出,后裔发达。在科举时代,据说文桥考中进士11人,贡士15人,举人40多人,为官甚多,密密入士,故而把这座山命名为密士岭。
密士岭旁边,有一座椭圆形的小山,周长两百多米,高约70米,它的前面也成绝壁悬崖之势,一条五米宽的清流从山脚下环绕而过,如玉带缠腰,这就是金榜山。当年升乡进京赶考的书生,行前要到金榜山下烧香化纸,中榜后第一件事就是叩拜金榜山,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庆祝高中,这在升乡已成为一种习俗。
穿过风景秀丽的密士岭、金榜山之后,就进入到文桥镇的腹地了,沿路再无石山,一座座土丘,散落在公路两边。路边大片大片的水稻,是这一方百姓的主要粮食作物,这里土地肥沃,被谥为桂北的粮仓。
文桥的河流众多,水量充足,主要有文桥河、白毛河、大口源河、谏水,它们纵横境内,在居民村庄、田园阡陌分割,灌溉这里的良田,养育了这一方百姓。文桥河是镇上的母亲河,由东北向西南环绕小镇,缓缓流过。上游郑家堰坝上的河水倾泻而下,声如奔雷,水花四溅,十分壮观。依江而建的楼房一栋连着一栋,错落有致,大多已是钢筋水泥楼房,往日的木板吊脚楼已不复存在,从前踩在木板吊脚楼伸出河面的阳台上,楼板发出吱嘎吱嘎声响的乐趣,成为童年时美好的回忆。
这里的古桥历史悠久,姿态优美。
因为河多,所以桥也多。每条河上,每座山每座岭流下的小溪上,路路都有桥,文桥因桥而得名。桥梁种类繁多,有风水桥、风雨桥、石拱桥、木板桥、石板桥、亭廊桥等,形态各异,建筑优美,雄伟壮观。主要的桥有东峰桥、南溪桥、郑家桥、黄家亭子桥、大缘桥、凌云桥。
沿着小镇的文桥河往下游走一公里左右,就是著名的东峰桥了。东峰桥一边是一个小山地,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果树。桥身两头是两孔石拱墩门,桥面平整铺设着青石板;上面是木瓦结构,圆木柱、方栏杆、长条凳,顶盖木椽青瓦,造型美观。这桥始建于年,历经几百年,依然雄伟牢固,被《全州志》康熙版列为县内第一桥。附近的乡民每天来往田间地头劳作,全靠此桥相连。登上东峰桥,夏日里凉风送爽,清凉惬意,风吹稻浪,十里飘香。近看桥下,波光粼粼,水草飘摇。远看两岸,小学和初中母校,少年时我成长的摇篮、梦想起飞的地方,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不管历经多少岁月的变迁,母校依然在这里痴情地等候!
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美食独具特色。美食有文桥醋血鸭,还有肘子肉、禾花鱼、谏禄豆腐、红薯粉丝、酿田螺、红油米粉、麻圆粑粑等,每一样家乡的味道,都让人留连忘返。
文桥的醋血鸭,风靡两千年,如今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成为文桥乃至全州游子难割难舍的思乡味。文桥的养鸭户,饲养的是小脚麻花鸭,白天赶河塘里放养,它们吃足草虫,自食其力,因为经常运动,鸭子脂肪含量低,最大只一般不超过三斤,鸭肉结实不油腻,肉细有嚼劲。醋血鸭就是以这样的小脚麻花鸭为原料做成的。这道菜,这里的乡民个个都会做。首先抓一只小脚麻花鸭,取酸坛里泡辣椒的酸水装碗,杀鸭放血,留待备用。然后取五花肉切块,配苦瓜,或峨眉豆,或芋苗;备香炒花生捣碎,或芝麻,鲜辣椒或酸辣椒若干;豆豉、生姜丝、蒜头、鲜紫苏叶或鲜茴香叶。材料基本备足,炒时火候也很重要,煮时讲究下锅三响:一是放油要响,二是放豆豉、姜要响,三是炒鸭子要响,这样炒出的鸭肉特香。鸭肉和配料都炒熟后,最后放鸭血,撒上碎花生或芝麻,一道清香扑鼻的醋血鸭就出来了,让人吃了回味无穷,满嘴留香。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有传统的古村落邓家大泉井和宅地村。
据说科举时代,邓家村出举人36人,占整个升乡举人的大部分,有邓家大祠堂等古遗迹。村里有棵千年古樟,距今已有年历史,是全州最老最大的古樟树。古樟树下,是清澈的大泉井,井泉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雨水再大,泉里也清澈见底;若是天气干旱,大泉井依然水量充足。村民们在泉里放养了许多草鱼、鲤鱼、鲢鱼等,成群结队的大鱼在泉里游来游去,树、泉、鱼相融,成了十里八乡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这里的人们勤奋好学,崇尚耕读传家。乡民们在辛勤劳作之余,不忘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也培养孩子爱文化、学书法,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不断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兼顾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宅地村,这个传统村落,是书法家伍纯道先生的故里,受先生书法精神的鼓舞,全村掀起了爱书法、学书法的热潮,全村成立了全国少有的村级书法协会,每年正月初九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镇里各学校也积极倡导练习书法,举行书法大赛,弘扬传统文化。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上初中时,初中母校进行的一次书法大赛,一等奖就是书法家伍纯道先生的一幅字,这幅字激励了多少热爱书法的家乡学子!边镇文桥,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之乡。
近年来,文桥这个桂北边镇,积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重点塑造邓家万亩良种杉核心示范区景点,创建特色品牌,发展乡村旅游,有伍纯道故居、蒋琬夫人墓、甄山庵、五星级农家乐雅文睿丽庄园等景点。镇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乡村都铺上了水泥路,村村之间大部分已实现了水泥路相通。泥瓦房已慢慢地隐退,水泥砖楼房取而代之,家乡的经济文化取得了重大发展。
舒婷的《这也是一切》诗里写道:“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着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文桥人不会忘记这片美丽的故土!离乡的路已经启程,故乡离我越来越远,可热恋故土的心却从未走远……
编辑
夏岩
END
作者简介:胡飞燕,广西全州县文桥镇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国画创作,现居桂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