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见福》第七更
成蛹的过程
不,我不疲倦,只有动摇不定和缺乏信心才会使人疲倦。
——列夫·托尔斯泰
1,坚持的七年,蓄力的七年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5家。7月,陕西科技大学对接见福第一批储干到岗实习;8月,见福第一家门店开业;引入POS机、“顶尖”商业系统;12月8日。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11家。见福运作模式、商业体系初步搭建完成;“见福”首届供应商联谊会举办。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19家。7月,陕西科技大学对接见福第二储干到岗实习;见福推出内部承包制度,第一家承包店诞生;见福与香港“影响力”(影响力国际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期一年的内训项目完成。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27家。见福第一家加盟店诞生;见福与“超市人”合作,为期一年的内训项目完成;见福运作模式、商业体系的确立成型。见福厦门岛外首家连锁店——集美滨水店开业。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50家。见福LOGO、户外店招第二次升级;“见福”第二届供应商联谊会举办;见福店长级以上员工赴安溪进行拓展训练;见福物流配送中心扩容搬迁;见福便利店同安汽车站店开业,见福拓至同安。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家。见福与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顶岗实习订单培养项目”第一届学员毕业并到岗实习;见福第三届供应商联谊会举办;与深圳中旭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见福鹰团队”计划启动;见福公司首获厦门农村信用合作社0万元信贷额度;见福与厦门市福利院结成帮扶对子;见福物流拣货系统完成升级,信息传输系统设备完成升级;见福老门店完成第一次大规模翻新改造;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五周年庆典活动于年12月8日举办。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家。“见福商学院”人才培育计划启动;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与聚成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共筑见福人才梯队”项目启动;厦门见福商铺成为红十字会全国首家义卖点;见福连锁店与可口可乐公司达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见福公司与深圳市华天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作,为期半年的6S推进活动展开;见福完成第二次组织结构升级定位工作;见福配送外包试运行;见福便利店进军厦门海沧新城,嵩屿、医院等店铺相继开业。
年:见福便利店门店数量:家。年3月9日召开工作启动大会;5月10日在见福总公司永同昌大厦召开加盟商会议;见福连锁店在厦门消费领域品牌读者满意度调查”评选中,名列“厦门十大金字招牌”之首;正式引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并于9月份开始试运行;与上海海鼎商业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引入零售精矿顶级信息系统;于11月7日在总公司召开标准化DV启动会,通过拍摄标准化DV视频进行员工培训;6月18日,新三板挂牌签约;龙岩事业部成立,龙岩第一家见福店开业,标志着厦门见福业务拓展至龙岩区域;开通部服务专线电话;开发见福手机APP、门店视频管家等业务。
上述文字抄录于《见福大事记》,我摘录的,是前七年的内容。(如果从年份上看,我列举的是八年的时光,但年见福公司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是这年的12月8日,也就是说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见福”的存在,所以年、年对见福来说更像是“一个年度”。)
把前七年当做一个整体,是受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张利的启发,在采访中,他谈到,有一次他向一位台湾资深的企业家、便利店经营者连锁便利店怎么样才能赚钱?我感觉我已经很努力了,所有的方式方法都想到了都用到了,可是,还是看不到希望。我,该怎么办?那位老先生告诉他:七年,坚持七年。这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在前七年,没有一家便利店企业是能赚到钱的。还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家店。
张利或有所悟。当然他也将信将疑,他希望,自己再努力些,再多些方法手段,或可以打破这个“7年”之期——
不过,为七年,为家店的准备,他做得更加充分了。尽管眼前还是被大雾所笼罩,走一步走一步依然是重重的雾,可他,让自己有了信。
我们说见福的前七年,是“坚持的七年,蓄力的七年,煎熬的七年”毫无半点儿的夸张。他们是如此度过的,他们对坚持、蓄力和煎熬这几个词有着更为复杂、丰富、贴骨贴肉的理解。
“什么是胜利?挺住意味了一切。”这是诗人里尔克一句太过著名的诗句,它,成为了“坚持”一词的最佳阐释,我想把它用在见福人、用在张利的身上很是贴切。我想,张利会记住它的。
不只是张利会记住,他的妻子于兴军会记住,许许多多的见福人也会记住。不过,记住的程度和方向是有所不同的。余璨汝记住的是劳累,是奔忙,是每日全部身心的投入,是完成一项工作之后的小小欣喜,“说实话我可能和老板的感受不太一样。我觉得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老板吩咐的活儿,给定的工作任务我都按时完成,压力感并不重。也许是我并不了解财务状况的缘故吧。”不了解财务,只盯着自己的活儿干当然是一个原因,而更为重要更加潜在的一个原因是,她感觉“这个老板值得追随”,而且,这个老板会把企业经营好并且越来越好,对此她有信心。负责财务工作的陈珠妹对财务状况是了解的,不过她的感受应与张利也有不同,她记住的是劳累,繁忙,是学习新知识的刻苦和必要,是恋爱中的故事,是顾不上的个人生活……是的,她是一个愿意与自己的老板、企业一起分担的人,她同样把自己看成是与“见福”休戚与共的一分子,与它连着血连着肉,但她同样感受不到特别的艰难感。“前几年,是在赔钱,但在财务上并没有特别难,困难的时候、周转出现问题的时候于姐总是有办法解决。我要做的,就是杜绝跑冒滴漏,尽可能地严格控制。做企业,肯定会有顺利有艰难的时候。”当然,陈珠妹同样暗暗地认定,“这个老板值得追随”,而且,这个老板会把企业经营好并且越来越好,她有信心。
张勇说,对他来说最为艰难的时候是,和他一起来到见福的那些储干一个个地离开,仅剩下他的时候。海韵园的海景房里欢声笑语渐渐稀少渐渐远去,他,甚至有点害怕下班回到那里了。那时候,他确有动摇,那种“动摇”是感染性的,甚至是一种可能也可以扩散的菌。那种菌,也侵入到他的体内,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当初选择,怀疑自己在留此地的坚持是否具备真正的意义。
某个假日。张勇早早地坐上公交,然后沿着岛内的路线漫无目的地走,他会选择相对随机的地点下车,然后走一段路,然后,再坐上另一辆公车。那一日,他也去了鼓浪屿。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南宋时称为“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这个名字,盖由海水涨潮时,“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是厦门最大的卫星岛,也是厦门最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国家5A风景名胜区。岛上风景迤逦,街道起伏、纵横,并留有美国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天主堂、安献楼、汇丰银行经理公馆、杨家园、八卦楼、林屋、怡园、白家别墅、廖家别墅、瞰青别墅、黄家花园、观彩楼、三一堂、毓园等造型迥异、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坚实牢固的现代建筑群,日光岩、笔架山、升旗山等自然景观也极具特色。张勇说那天他在鼓浪屿漫无目的地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下来了。张勇说,那天,他忘了自己在鼓浪屿都看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只记得回住处的一路。他说,晚上,他坐在一家小餐馆的角落里,一个人吃着饭,看着外面的熙熙攘攘,心里总有莫名的酸楚。他自己喝了两瓶啤酒,已经让他深陷于醉意之中。“那时,你是不是也想着离开?那,是不是你的……告别仪式?”
张勇说事隔多年,他也记不清楚了,大约是这样,反正,那天自己的心境非常非常地不好。好像就是那样,又好像不是那样。“我也说不明白。”
我理解这个说不明白,我理解。
我理解其中所包含的那份复杂。它有着内在的,涡流感。它一直在吸纳他深入,深入,它也一直让你在其中挣扎,试图摆脱掉。
但张勇还是留了下来。张勇没有给我谈及在他内心里发生的搏斗,没有给我讲他的内心经历过怎样的撕扯,但他也还是留了下来。他说,也许是自己比较笨,想不出离开了见福还能干什么;也许是自己的“惰性”,他只是想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张勇的话当然不能完全当成真话听:见福已经经过了它最为艰难的时刻,张勇的生活也平衡快乐,已在厦门落地生根,诸多的成功人士和对生活基本满意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过去“自嘲”,这也是常态,我把张勇当成是对目前生活满意的人,应当不谬。多年之后,在见福即将十周年的今日,我想张勇也许真的会继续会想起自己的那个假日,以及自己在摆荡中的最后决定。他,或许会为自己的决定感觉高兴。
在那时,他选择了坚持,继续,而放弃了另外的可能。那些可能当然充满了诱惑。
我想起乔布斯关于“专注”的一个论断:“人们以为专注就是要对自己所专注的东西说YES,但恰恰相反,专注意味着要对上百个好点子说NO。因为我们要仔细挑选。”专注意味着对上百个好点子说NO,意味着对另外的多种可能性说NO,意味着对眼前跑过的多只兔子或鸟说NO——张勇所做的是,说NO。这个NO,说在自己的确不知道自己的奔跑是否一定会追上前面的“那只”兔子,并肯定能抓住它的时候。
曾在内心里发生过搏斗并将它说出来的还有吴奕明,在我对他的采访中他说过,在我的调查问卷中他把自己的这一“搏斗”放置在坎坷里又一次说出:大概就是在——年之间,当时见福效益并不是很好,而更大的问题是看不到希望的黑暗,工作中,待遇低,看不到希望,有人劝我别干这“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去跟他合伙发财,家人也催我辞职去考公务员……最终让我下决心留下并坚定走下去,是张总和我的一次对话,他说,人生的事业就像计算机编程的二进制,逢一就进,遇零则清,任何一个行业,你干五年你就是专业人士,十年你就是专家,二十年你就是行业泰斗,干了当天就要回报,那是临时工。听了这段话,我觉得有道理,就抛开了所有的杂念,跟随张总干到底……
第一批由陕西来到厦门的“储干”,在见福十年的时候依然留在见福的还有三个;第二批由陕西来到厦门的“储干”,在见福十年的时候依然留在见福的似乎还有张勇一人。不止是这些储干,有些在见福建立最初便进入到见福的老人离去了,有些在某个时段进入到见福的青年人也于“中途退场”,离开了见福……人员的进进出出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非常正常,张利对此看得很开,他只是暗暗叮嘱自己,要善待每一个在自己公司工作过的人,要善待每一个离开的人,“离开,总有他的理由。要么他有更好的去处;要么,他认为我这里提供不了他需要的。要么,他对我这个老板没有信心。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合理性。我愿意我出去的员工能有好生活,当然,我更愿意继续和我一起工作的员工生活更好。”
张利说,往往,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刻,离去的人最多。对任何企业都是如此,这是人性,最基本的人性。人,会有他的“趋光性”。
稻盛和夫的“京瓷”也曾遇到过同样的“艰难时期”,也遇到过同样的大体相似的员工离职问题——其实当初的稻盛和夫也曾试图离职,在他还是少年,在松风工业工作的时候。“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了,最后留在这家破公司的除了我之处,还剩下一位九州天草出身的京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我俩商量后,决定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结果我俩都考上了。”
稻盛和夫最终没能进入候补生学校,原因是,“老家不肯寄户口簿复印件给我”。稻盛和夫承认,“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只剩我一个人了,我非常苦恼。”但这一留下,最终成为了稻盛和夫的人生转机。也让他悟到一个重要的道理: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后来,当他的京瓷从日本京都西京原町一家配电盘厂仓库、员工只有28名的小厂开始创业,最终成为西京原町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终把日本京瓷珠式会社带入世界强之后,稻盛和夫回望自己的经历和企业经历,回望企业的成长和员工们的成长,不禁这样感慨:
“迄今为止,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但偏偏就是这些人,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结果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我看过好多这样的例子。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从平凡变为非凡的呢?
是不厌其烦、默默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是拼命过好‘今天’的力量,是将‘今天’不断持续的力量。换言之,将平凡变为非凡的就是这个‘持续’。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需要承认,在创业伊始的见福便利店是小的、弱的,民营企业,第一年5家店,第二年11家,第三年19家,它成长为“大企业”的路程实在显得遥远而漫长,它对风雨的抵御力也让人担心,“缺乏信心”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一点,就是在创业之始的那些年,工作的强度较大,疲累的感觉也会有,而且多是繁杂的具体事务,这,也许与部分“储干”的、员工的期待有些落差,像庄磊谈到的对“欢迎光临”的练习便是其中的心理折射,它,同样可以理解。还有一点,从太格尔到见福,从批发经销到零售,其中的变化看起来貌似不大,但其实其中改变多多。有许多需要重新学习的地方,有许多的“无中生有”,包括在管理上——经验上的某些匮乏也是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之一,这里有经验匮乏有双重的指向:一是针对企业而言的,一是针对员工们而言的。惰于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也使部分的员工决定离开,这,同样可以理解。还有一点,就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有闯劲有激情,但同时往往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对自我估计过高,不够踏实,不肯在小事上尤其是日复一日的小事上付出努力——这并非是特别的指责,而是对普遍事实的“承认”:每个人都是从这个年轻过来的,每个人都曾如此,这是天性的普遍,我曾是这样,我相信你也曾是这样。张利,一定曾是这样。稻盛和夫,是这样,俞敏洪、柳传志、马云也曾是这样。
都曾这样。但能不能克服,在什么时间开始“踏实下来”,在什么时间认识到坚持的重要认识到艰难对人成长的促进,则是每个人有所不同。
我相信,在见福刚刚起步的几年,其中小小的“混乱”也是存在的,这点儿,也曾被厦门其它的便利店企业所轻视。那时的见福绝没有后面“大象”的面目,当时的人们都将它看作是一条蛇。或者一条蚯蚓。反正不是大象的样子,如果谁在那时将厦门见福比喻成大象,一定会遭受普遍的嘲笑。
但那时,张利已经将自己的见福比喻成大象了。这是信心也是动力,虽然它多少有些“自不量力”的成分在。深受稻盛和夫影响的张利自然懂得,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在同仁面前展示这个目标。“在不断坚持这个想法的过程中,不知从何时起,你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员工们也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和你一起共有这个似乎荒谬的目标,并为此每天都付出无尽的努力。”
付出无尽努力的首先是于兴军,她负责着这家企业的“心脏”部分:一条是财务的血脉线,一条是物流的血脉线。她开始早出,晚归,成为几乎永远的第一个: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这,成为她坚持的最正常的、最规范的一件事。我说过我对于兴军的印象,在我的感觉里,她应当是和下午茶、和音乐、和话剧、和闲适地阅读有着天然亲近的人,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被她压置起来,把自己做为一个绝缘体。付出无尽努力的是余璨汝,她属于那种“自燃型”的人,有着强烈的工作主动性,不是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有了命令才去干”,而是有着自发的热爱,总想把自已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付出无尽努力的还有陈珠妹,为了让自己“从外行变成内行”,她一边做一边思索,不断地请教请教,甚至会把外聘帮助公司做账的会计问得翻起白眼:陈姐,你是不是需要付给我讲课费才对?付出无尽努力的还有吴奕明、庄磊们,那时他们要么在便利店里装货卸货,向顾客们说着“欢迎光临”,为打电话来的顾客送去他们需要的水、饮料、啤酒、方便面,要么骑车在去各家门店检查的路上,要么在某家便利店的门口,与人家商谈加盟的事宜……付出无尽努力的,还有陈志平,李润江,张勇,李建鑫,赖建辉、罗小来,还有许许多多在见福的员工们,恕我无法一一地列出他们的名字。需要记住的、感激的见福员工实在太多了,太多了,在我的文字中只能写下其中的一些“代表”,在这些代表的背后,是更多同样付出艰辛的员工。
见福知道。
见福记得。
七年,七年是一个相当大、相当漫长的跨度,对一个个人的人生来说也是,它要有多天的累积,而这每一天里,都有24小时,而这24小时里又有——我是说,每天,每个小时,甚至每分钟,那些见福员工都可能是在“付出无尽努力”,也正是这些积累着的无尽努力,才使得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一个不被同行重视的便利店企业成为厦门最大的便利店企业,并使得省会福州都有了“狼来了”的惊恐。
见福当然需要知道。见福当然需要记得。
尤其需要记得的是,那些艰难岁月。
见福第一家店、第一年的艰难,我们已经谈过。不再赘述。
年进入到见福的罗小来记得他刚来时的艰苦,那一年,世界金融危机暴发,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其对中国的影响是:据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统计标明,中国经济增速由年的11.9%回落到10%左右。国家外汇储备遭受损失,出口的困难性骤然加大,经济增速减缓,失业率增加,人们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市场萧条……“经济的不景气,对零售业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当时,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那种萧条的存在——尤其是在厦门这样一个沿海开放城市。货卖不出去,但房租要交,水电费要交,工人们的工资要付……当时店长很焦急。大约是在8月份,夏天,店长决定从‘节流’上入手,店里的空调能不开就不开……要知道,厦门的夏天室外温度差不多能达到40度,放在门口的糖果、巧克力都开始融化。进店来的客人热得受不了,他们会很快地离开,而我们这些员工,则要顶住酷热还要运货送货……”
郭歆说,他是07年进入见福的,现在,见福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已经和他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他记得最初,公司只有5家店时的“窘迫”,以及最初拓展的艰难。他记得,一次他和一位已经离职的领导去找加盟,进入到一家超市,那位领导和这家超市的老板去谈:我是见福公司的,我来是想……“见福?什么见福?我不知道,别和我谈。”那位领导一向有锲而不舍的劲头:我们现在还不够大,但我们的前途是广阔的。所以,我觉得你如果加盟我们……“出去,给我出去!”那位超市老板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拉下了脸。“什么狗屁见福!就没听说过!”锲而不舍的领导不为所动,他还在继续,然而一壶热茶水兜头浇下——“我在他一侧。我眼看着他的脸色变得腊黄,也眼看着他头上的青筋一点点暴起……”
郭歆说,这样的经历在最初的几年并不鲜见,大家不知道见福,不认识见福,谈加盟,实在是困难。浇茶水的有,挨骂的时候有,被棍棒逼出门的时候也有。“有一次,我们和一家小超市去谈加盟,我们满腔热情地说着可人家就是不为所动,还露出了一丝不耐烦。这时,店主来客人了,我们也跟着店主站起来,和他的客人多多少少寒暄了一下,但当我们准备再坐下时,却发现我们屁股下面的椅子已经被撤走了。”
郭歆说,当时他的那位拓展部领导也许是急于出业绩,在与一家食杂店商洽加盟的时候说下了大话:你如果加盟我们,保证你每日的销售额会从现在的多、0多达到以上!我给你保证!如果做不到我们就……然而,在这家食杂店成为见福的加盟店之后,其日销业绩根本无法达到,在最初的几日里甚至降到了0元……加盟商急了。“你们见福就是一家骗子公司!你们根本没有信誉!承诺,你们的承诺根本是一句废话!”加盟商找到见福,找那位拓展部领导,找张利……最后,公司承诺这家门店退出加盟,见福拉走所有配送的货品,补偿其部分损失……在前去拉货的时候,郭歆发现一批本不属于见福的货品,这当然不能算在见福的身上。“不行!给你什么你就什么都拉走,给我算钱!我可是被你们害苦啦!”郭歆说,那是他在拓展部工作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次”,那位拓展部领导没有露面,谈判和拉货都是他去的,就在他坚持非见福的货品不能拉走的时候,雪亮的刀子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郭歆说,他至今还记得他刚到见福工作,第一年,张利站在一个临时的高台上对自己的员工演说时的情景。他说,那天有风,外面的灰尘很大,张总站在台上讲,我们见福以后将要怎样怎样,我们将要产值过亿,我们将要拥有几百家门店,我们将要……“说实话我们员工们可能都不信。不敢相信。那个目标实在太高太远了,我们才只有区区几家店,就想几百家上千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那些他和他们曾经不信的梦想,现在已经在慢慢地实现之中。“后来我才发现,张利董事长的话其实是种高瞻的预判。他的承诺都一点点地实现了。”
“那一年,9月8日,我来了。徘徊择业,一次偶然,7个年头。”——愿意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回答我的问卷的采购部的彭佳新这样写到,他说,在刚来的第一周,尤其是第一周,简陋的物流环境和陌生的人际关系曾使他动过离开的念头,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而这一留就留了七年。在公司最初的“婴儿”期,是最难留得住员工的,世界上的任何公司都是如此。在最初,它自有它的简陋感,何况,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遭遇过“金融危机”的冲击。那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颇有台风感,只有在经历过它的洗礼而依然得以屹立,才更能理解“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的真正含义,它的抵抗力也会获得有效提升。
年9月。在见福总部业绩和物流业绩的绩效考评大会上,张利做了一个后来被员工们反复记起的演讲。
年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在每一位见福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见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实际门店数已经超过家。预计年底门店数将在—家,与我们的战略目标家略有差异,但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我们见福正朝着正规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企业发展。公司投入了多万做信息系统升级,同时,手机APP已经进入调试阶段,下周就可以运行;电话也签约完毕,将在本月开始上线执行。
一、虽然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并不漂亮,实际的经营状况并不好,并且存在着规模不够,管理不严谨,具体操作比较粗糙,流程不完善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5月份开始做绩效考核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近5个月的准备,我们从9月份开始试运行绩效考核。
“为员工搭建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就包括增加员工收入。我们出于对员工负责,出于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同时也出于见福整体的大发展,我们推动进行绩效考核。但考虑到我们员工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1、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做绩效考核;2、不可能也不想从我们员工的原有工资拿出一块来进行绩效考核。那怎么办?公司办公会决定,公司另外再投入一部分资金进行绩效考核。课员每月公司另外拿出元,课长元,经理元,总监元,副总一级0元进行绩效考核,准确的定义和数据,随后以人力资源部的正式通知文稿为准。这个钱你拿多拿少,靠你的绩效。不可能人人都一样,根据岗位职能与职差,你所拿到的实际绩效工资会有差距,人力资源部会组织各个部门的绩效专员做绩效评估、绩效分析以及绩效面谈;不可能人人都一样,但我们追求最大化相对的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求1、各部门的主管领导做好本部门的绩效宣传工作,说清楚考核什么;2、为什么能拿这么多,怎么拿得到,本部门的领导要负责给本部门的员工解释清楚;3、我们的绩效考核,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一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人无完人。从人力资源部制定到各个部门负责人制定,多少都会有一定的缺陷。任何一种管理方法都有一些必然的缺陷。
可能会使你原来的工作习惯发生改变,可能对你过去的工作方法有影响,但不影响我们的整体大方向,整体战略目标不会发生偏移。所以,我希望今天参加会议的每一位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课员,都能够正确的理解这件事情,能够积极响应这件事情。年我们将在全公司推广绩效考核,从公司到一线员工,方法各个部门有所不一样,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拓展部和其他部门就不太一样,方法不一样,但考核的理念要一致,考核的思路要一致,考核的步骤要一致。年我们将彻底打破大锅饭,尤其是在一线,以绩效为主。大家一定要记住,绩效不是某一个单一指标、销售额、销售情况,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考核。因为我们做过培训、学习,我今天在这里不过多地赘述。
二、人力资源部正在起草我们公司工资的新标准。根据新的国家规定,我们的薪酬制度要做一些调整,9月份开始执行。什么理念呢?整个公司按照职等,职级,分为12等7级。改革之后大原则:就高不就低。改革过程中不会把任何一位员工的工资降低。当然,任何一种改革和变动都会引起一些议论,一些人的说法。公司在发展,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设。企业要发展,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提高员工待遇。在这之间找个平衡点。如果有问题、有想法,增加的待遇还不满意,可以找你的领导、你的直接上司咨询。任何一位员工要理解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支持企业的发展。如果实在不理解,价值观不一致,我们可以选择各走各的路。因为涨工资你再闹意见,我也无法接受。我们设计制度,追求平等,但不可能绝对平等;我们追求完美,但制度中一定有漏洞。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公司这次的做法,能够给大家带来欢欣喜悦的一面,不要带来负面的比较争执的一面。
我们见福发展到今天并不是已经到了最好的时候,而是刚刚起步。从全国来讲,我们排名刚刚进入50名。全国数量最多的一家便利店连锁企业,超过家,我们才多家,我们的路还很长很久。
三、中秋节、国庆即将来临,放假的通知以人力资源部的文字通知为准。当然,大家都要记得8月中秋给家里打个电话。在外面工作,儿行千里母担忧。建议每个人每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
初步定在10月8日、9日举办公司的中秋晚会和博饼。各个部门积极组织,提供积极向上、给我们员工带来快乐的精彩演出,既能展示你的才华,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欢乐,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释放。我们这几年的节目都非常好,我也希望年各部门能再接再厉。我们的采购部也准备了一些博礼。大家都积极参与,能参加的尽量参加。我们也通知总经办、人力资源部积极组织这项工作,各部门应积极配合。
年即将过去,再过4个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员工都要老一岁,而不是大一岁,我就真正52周岁。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60岁退休,也只剩8年。见福走过了前面8年,后面的8年,我该退休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时间紧迫,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我只是希望我离开见福之后,见福能够在你们的手上欣欣向荣,比我做得更好,这是必然规律。所以我比较急迫,给干部开过会议,要培养接班人。明年见福一定突破家,后年一定突破家,那么按照管理学的规定和理念,人在事前,人应该在事的前面。我们的管理模式必须改变。我们大多数的管理干部,不管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到50家、家、家,如果还用管理5家、50家店的方法管理我们的企业,能把家、家管理好,那不可能。我们的管理模式要发生变化,我们的管理跨度要发生变化,我们的组织结构要发生变化,人员也会发生变化。公司有好多90后,已经“不稀罕”了;门店最小的员工是97年的。
前年在电梯里,小朋友叫爷爷好,我心里难受;现在叫爷爷,坦然接受,这就是世间。当初很多人来公司的时候还是毛小子,现在很多都当爹了。所以我们要1、珍惜宝贵的时间;2、珍惜我们的友情,我们这么多年相互交流的珍贵感情。我们中间很多人把珍贵的“第一次”都献给了见福,比如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生孩子、第一次当领导……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工作,珍惜我们在座每一位之间工作上深厚的情谊。希望见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健康稳固的发展,也希望见福能够给每一位员工带来更好的经济上与精神上的收入。没有经济基础,大家怎么生活。工作不快乐,再高的工资也没有意义。希望大家能快乐开心地工作。最后,中秋即将来临,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祝你们的父母好!
它的里面有百感交集。它的里面包含众多。它的里面,有张利对企业状况的认知,有张利的坚持和期望,也有对员工们的语重心长。
……
“经济景气的时候,不要认为经济会一直这样好下去,要考虑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在财务有余裕的时候就要注意储备,就像水库蓄水一样。经营企业,随时要为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做好准备”。这是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一次演讲中的主题,当时年轻的稻盛和夫也听到了这次演讲。而让稻盛和夫先生记忆深刻的却是在松下幸之助演讲之后的提问:有人举手,用一种多少带有抗议的语调:先生所讲,就是经营必须有余裕,我理解了。但是这层意思,松下先生即使不讲,我们中小企业经营者也都明白。正因为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才感到苦恼。怎样才能让经营有余裕?如果不教我们具体的办法,我们很难办。
稻盛和夫说,当时,松下幸之助也露出相当困惑的表情,他沉默片刻,仿佛是自言自语:“不,你不想可不行啊。”
稻盛和夫说,这句貌似答非所问、未能给出答案的话却让他仿佛受到了电击,让他感觉震憾。“你不想可不行啊”——
想,当然是要想,要苦苦地想,怀有强烈愿望地去想,千方百计地寻找——在最初的七年里,张利一直在想,一直在苦苦寻找,不仅是余裕的问题,还有如何坚持如何发展的问题,如何强化管理同时又让持续的力量不会衰竭的问题,怎样让自己的员工们相信自己的蓝图描绘并与自己一起不懈努力去完成它的问题……
七年里,他要回答的可能不止于十万个问题。有些问题,是一遍又一遍地回答。譬如,坚持。如何坚持。
在那七年里,员工们多数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