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在城厢镇笔架山下有一古村寨,便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劈开山间的荆刺草丛,找到了隐身于原始林丛中的古寨残垣,掀开了藏在深山两百多年的古村寨的神秘面纱。
1
择居笔架开荒种田
“很多上了年纪的谢氏人都知道古村寨的历史,但年轻人知之甚少。”70多岁的谢力强是清楚古村寨历史的老者之一。砖文门楼谢氏宗亲一听说要探访先祖的祖居地,大大小小四五十人,跟随谢力强寻访他儿时的脚印,也开始一次爬山之旅。
一路上树荫掩映,青翠环绕,梯田层叠,伴着深山鸟语,恍若走入了另一个时空,路旁厚厚的落叶、松针丰富的无机养分也为各种蕨类植物,提供安家场所。笔架山的中尖下有一处叫“土斜埨”地方,古老的村寨便掩藏在这深山密林中。
由于时间久远,已是杂木丛生,藤蔓缠连,视野内满是残垣断壁,颇具规模。石基由大量山石简单垒砌而成,构成石墙的石头大小不一,找不到水泥沙子等现代筑墙工艺中常见的材料。石墙平整而坚固,垒砌工艺甚是了得。附近还有五六个圆形的深坑,谢力强说:“这是粪池,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粪便用做肥料。”
“家谱记载,大约在清乾隆年间,砖文门楼自第十四世祖谢余务到这里放羊,看到这里山美水丰,宛如世外桃园,便于耕作,放牧,就从门楼迁居于此。”谢力强告诉记者,先祖生活得很顽强。每家每户的墙壁用石头砌成,屋顶盖的是瓦,都是自己到十几公里远的圩镇上挑回来的。当时这里有大约有五六户人家,二三十人。”
这里山势陡峭,山石林立,但这里的梯田却宽大平整,不能说是一奇。据说,当年谢余务在这里开荒,为了平整田地,每遇到搬不动的大石,就先挖个大深坑,再把石头推入坑内填没。“有一次,人在下挖坑,上方的石头塌陷下来,好在石头被卡住,人在坑底大喊‘救命’,兄弟听到声音赶来救援,方脱险。”谢力强说。
“当时,这里有一大片茶山,每年能生产18担干茶,现在山里还分布着许多老茶枞,还有一些稀有的茶品种。”据村中老人介绍,“祖先们硬是用双手和锄头,把山开成一块块梯田样,每家每户都开有大片农田,在农田上种稻谷、蔬菜、茶叶、黄豆等;都养猪、鸡、鸭、鹅;都有一个石磨和一支猎枪,石磨用来磨豆腐和米粉,猎枪用来打猎、防匪。”
2
匪患猖獗回迁门楼
“民国时期,匪患猖獗,石墙坚固,土匪就从屋顶拆瓦而下,屋里人拿尖棍戳贼,或拿鸟铳防卫,与其抗争。”谢力强说,笔架山的正面是安溪地界,背面是南安地界。由于这里牛羊成群,粮食年年丰收,惹红了山后土匪的眼睛,村民常与土匪发生正面冲突,牛羊全被土匪拉走,粮食被抢空,由于人丁少,被迫迁回后垵砖文。
“我属第二十一世,从爷爷这一代就从这里搬回砖文居住,算下来,这个古村寨有多年历史。”谢力强如是说,“从前,我还是小娃儿的时候就跟父亲到这里耕作过,喜欢到这里来耍。砖文离这里有五六公里远,白天父亲上山耕作,晚上把粮食一担担稻谷往回挑。”
山的对面有一座石头房子,五开间,设有炉灶、床铺。年,耕山队到这里开荒种田,管理集体山林,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石房子的左边是一棵百年枫树,粗壮的树,三个人才能环抱过来。初春时分,枫树吐出满枝嫩绿的牙黄,真是无限生机。树下,是一座仅有几平米的小庙,供奉伽亻南尊王,相传唐代诗人周朴,迷恋笔架山美景,曾隐居于笔架山下,面对笔架山美景,整天吟诗作对。死后更化身为伽亻南公,也成了当地百姓的保护神。
笔架山山高林密,深深的山涧里,不乏潺潺的溪流,如她灵动的脉搏。俯视山脚错落梯田,宛如一块温润的翡翠,在那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淡绿的光芒。想等到漫山红叶时分,笔架山一定又会是另一种风情风姿,以她的四季不同的丰姿笑对世人,各有惊艳。难怪当年的门楼先祖谢余务慧眼识宝地,会选择在笔架山生息繁衍。
“希望后辈不要忘记先辈的艰苦历史,古村寨历史浓缩了几百年前山上居民的生活和习俗,是难得的历史遗产。我们很珍惜这笔文化遗产,正在思考如何复兴这座古寨,保护和利用好它。”村里另一位村民谢力昌说。(记者洪金示/文刘伯怡/图)
推荐阅读
1.最全安溪县城夜景,美到惊艳!
2.航拍!年清水祖师巡境盛况~~
3.人间仙境!安溪清水岩惊现云海奇观……
4.温馨提示!安溪下个月新增3处测速点,就在这些地方~~
5.途经安溪的兴泉铁路提上日程,前期工作已经开始……
6.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啦,看看安溪都有哪些岗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