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2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韦春森

资料图片

“早上5点钟我上来过一趟,这是第二次上山,鸳鸯路下面一段碎石有点多,不扫一扫,走路容易滑倒。”日前上午8点许,前往笔架山“笔峰园”的一条山道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伯,拿着畚斗和扫把,一边不紧不慢地爬着山,一边与登山健身的市民聊着。

据了解,这位老伯名叫吴寿喜,今年已73岁,家住吴宁街道朝阳社区。因家离笔架山很近,他退休后,选择了登山作为健身的方式。

笔架山紧靠市区,每天前往登山的市民络绎不绝。跋涉了上千米崎岖山路,到了笔架山峰顶大多已累得气喘吁吁,大家都要在“岩秃背”上歇歇脚。于是,吴寿喜就与一些人把原先七高八低的峰顶整理了一番,从山下背了些水泥、砂石等,在那里安装了单双杠、吊环等运动器具,建了个简易健身坪,美其名曰“笔峰园”。

笔架山有几条路是原生态的土路,很是逼仄。虽然在笔架山的东面有一条比较宽的石阶路,但不少市民还是习惯走这些原始的土路,因为土路很少有台阶,步子大小不受限制。但是,一场大雨后,这些山路就会被山水冲出一条条沟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坍塌,给上山健身者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于是,吴寿喜捡了鹅卵石,一担一担挑上山,将塌陷的路坎叠砌起来;有的路段太陡,他就用大理石板和水泥砖铺设几个踏步;有的地方屡遭山水作祟,他就因势利导,疏浚成流,并与热心人一起抬来水泥板,架起小桥。

吴寿喜常说:“路好不好,只有亲自走过才知道。”因此,他每天赶早爬山,不仅是为了锻炼,更是为了巡查路况。一旦发现安全问题,他就立马回家背上锄头扫帚,及时排除隐患。春夏季节,荆棘、柴草长到了路上,给人们行走带来不便,他就拿来柴刀修理一番;看见路上有垃圾,他就主动捡拾……经常在此爬山的市民韦俊鹏告诉笔者:“吴寿喜每天要上山两三次,不是修路就是扫路。有时还自掏腰包买工具、买材料,这样的好人真是难得!”

就这样,吴寿喜义务护路,一干就是12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